第45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
字數:5737 加入書籤
1619年在愚公移山和精衛填海中悄然滑過。節令已過小寒,名為小寒實則超寒,天寒地凍的。密林中仍有不少高大喬木留有綠葉,將冬日暖陽來遮擋,泄露出一束束的丁達爾光來。忽有嘹亮口號聲衝破林間的陰陽相間。
我們走在大路上
意氣風發鬥誌昂揚
毛主席領導革命隊伍
披荊斬棘奔向前方
向前進!向前進!
革命氣勢不可阻擋
向前進!向前進!
啦啦啦啦啦啦啦
革命歌曲的標配:口號標語式的歌詞+激昂奮進的旋律,它就是能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泰森喊著嘹亮的歌聲大踏步走在山林間的羊腸小道上。歌詞看過就忘,隻得把‘啦啦啦’進行到底。他邊唱邊嚼著沾了鹽的鍋巴,背負沉重的希望,和鉗工結伴向硝酸鹽礦走去。生產與安全條例規定背夫必須兩人一組,所謂人不走空,去程背礦石返回背給養。泰森塊頭大拳頭硬,隻需背槍。鉗工不會武功打不過泰森,負責背負沉重的補給物資,全部兩人份的。
遲疑著慢慢停下腳步,“泰森,感覺到沒有,有麽子東西在跟蹤我們。”
鉗工警覺到半路上似乎有一雙或幾雙鷹隼般的眼睛在偷窺他們。劫道的車匪路霸?肉食性大型貓科動物?這條小路是穿越眾一腳一丫踩出來的,要收取買路費隻有他們才有資格。他腦補著泰森教的鎖喉—踢襠—插眼—扭脖子組成的殺人大法,撿石頭衝兩邊的密林裏扔,“何方強盜,出來,看見你們了。”
大體力工作加上膠皮生產的低鹽低糖毫無口感可言的高熱量高蛋白營養野外口糧加持,鉗工的身體變得愈發敦厚圓潤,變化最為明顯的是大腿和小腿,其粗壯堅硬估計子彈都打不穿。他撿了根粗樹枝掄在手裏,真到危險來臨時對泰森教的拳術頓失信心,手裏還得有根燒火棍才踏實。
1620年的大明強盜非常聽話,三個披著獸皮的野人以矯健的身法跳躍出來,露出渴望,不,近乎瘋狂的貪婪。泰森看明白了,把槍背上肩,叫鉗工把含在嘴上的飯糍上海話,鍋巴)扔遠點扔地上。果然,野人們呼啦圍上去爭搶地上的飯糍。也不知搭錯了哪根筋,向來高冷的泰森表現出極富親民的同情心,蹲下來指導野人們吃東西要細嚼慢咽,小口飯糍大口水。“鉗工,把你的水壺拿來…”
哪裏還有鉗工在,一看,那家夥已跑出半裏地去。泰森隻得飛奔過去喊停。鉗工哪肯停留,卻被泰森一把拽住。隻當泰森怪他隻顧著自己一個人逃命,解釋道剛才確有招呼過一起逃命,項一多為人從來是義字當先的。聽到說要返回給野人投食,不由驚詫泰森當前言行是否是認知障礙臨床表現。“啥?!跟你說噻,這裏可離神農架不遠,野人生吃人肉的啊。”
不能因為穿無袖皮草大衣就說人家是吃人肉的野人,鉗工你才認知偏差,孫悟空還就愛穿個虎皮裙呢。泰森想拎住他耳朵給揪回去,想到川人剛烈不似曹少那般好欺負,隻得自己拿了竹筒裝鹹肉菜飯團和水壺返回。待遠遠觀察許久發現泰森和野人們有良好互動,斷定並無危險,鉗工也回過頭來謹慎介入。
隻要稍稍靠近野人就能聞到濃烈的體臭和口氣,這些野人野居不易,身體有異味是他們身上潰爛的傷口和嘴裏腫脹潰爛的牙齦所致。遠遠觀察,但見野人們舉止文明絕對的智慧生物。危險解除,鉗工放寬心來,又見飯糍飯團不夠野人朋友們塞牙縫,就把自己的一份口糧也貢獻了出來。等他們吃喝好,用最直觀的真人視頻演示傳遞信息給野人們:背筐,半個飯團;挖山石,一個飯團;於是,一個半飯團雇到了3個廉價臨時工。
“川娃子你很行啊!知識分子腦袋就是靈光。”
“開發商你不行啊,剝削占便宜的本事都丟了噻。怎麽樣,這份新年大禮喜歡不!?”
廉價短工才到礦洞,見平地裏有可奴役對象突現身,瀟灑大喜過後充分暴露出其劣根性,自己不幹活了改當拿摩溫,無師自通地吹響指吆喝野人們幹活。這老家夥比原始積累階段的英國資本家好不到哪兒去。
鉗工可看出端倪來:野人們打心眼裏喜歡善良的泰森,對自己和瀟灑則相對冷淡。依此判斷,這些野人具有相當高的智商。
野人們搭建窩棚本領嫻熟且更有技術含量,雖不會說人話但聽得懂人說話。這時候就不能稱呼他們為野人,應他們逆來順受聽指揮叫他們為愚民更妥當。愚民們剛來的時候由於體質虛弱幹不了重活,在礦上吃飽喝足三五天後幹起活來一個頂仨穿越眾。
不說了!這真是撿到寶了,不吃草又能跑的模範員工。難怪我大清熱愛愚民政策,愚民實在太可愛了。為獎勵愚民們繼續賣力幹活,李氏決定給他們加餐。烤肉比鹹肉香,但愚民對烤肉無動於衷,對鹹肉情有獨鍾。
缺鹽,山裏人怎會不缺鹽。泰森給他們小半包鹽,本意是讓他們沾著吃烤肉,結果卻是第二天集體失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呀,不做資本家很久,有些事情恐怕已經忘了。隻有國企才敢才會預發工資,民企哪怕貴為華為好了,你去打聽打聽,那也是下個月的月中領上個月的工資。好處得一點一點給,哪像你出手就整包的鹽。這下好了,人沒了。”包身工的集體逃亡讓瀟灑怨氣很大,忍不住說了泰森兩句。
泰森自懊惱萬分,當下不便回嘴,隻暗自告誡自己今後不要再做預發工資這種傻事了。員工皆刁民,前腳拿錢後腳走人。
若幹天以後的某天。曹少和鉗工一前一後走在路上,到了若幹天以前發生故事的地方,故事情節有了發展。三愚民領著更多的愚民出現在他們麵前,凡男女老少計33人。
“姓錢的好漢留步…”
“啥?你說啥?我?我不姓錢。”鉗工指著自己鼻子一臉納悶。
曹少道:“鉗工不姓鉗姓啥?”
“對呀。音同字不同,他們搞錯了。”“等等!”鉗工睜大眼睛對愚民們喊道:“格老子,你們會說話呐!”
施州這鬼地方三裏不同語七裏不同言,兩邊咯咯咯對嘎嘎嘎雞同鴨講,
上回已經證明身體語言加行為藝術是鉗工的強項,本次卻敗下陣來,因為再豐富的舞蹈動作也無法傳遞複雜信息。
穿越前曹少患有嚴重的保護地方語言的小民意識,過年隻包50塊壓歲錢給隻會說普通話的外甥女以示懲罰,包給其它會說上海話的小孩500塊。外甥女不滿他搞歧視坐地上哇哇大哭,他且任外甥女撒潑打滾隻嚴正告誡道:上海人不說上海話,你想當叛徒啊。
而現在,他把推廣普通話和統一度量衡劃上了等號。好在土家族隻有本民族語言而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字。聽不懂不會說不打緊,會寫字會畫畫就行!愚民中那個身板最高大幹活最賣力的折根樹枝在手,清掉腳下一片落葉層,在地上劃拉起來。這讓他深得曹少讚許,此人頗有當初泰森的機智。四年前剛來施州衛,泰森就是在桅杆屯玩了把筆談。
憑借文字圖形為主身體語言為輔,雙方得以實現有效溝通。野人、愚民、蠻子被逐個劃了叉。此33人由一個名叫田郭音的父族、母族、妻族3個大家庭組成。這位田郭音原是容美土司幕僚,五年前他效忠的土司二兒子陰謀勾結漢官與正統法理繼承人長子田更年爭奪土司位,篡權事敗,田更年上位後把田郭音砍了腦袋,將其父母妻三族直係放逐深山不許外界與之交往。田更年新上位,各司多少都要給麵子,而各司出於維護土司司法權威考慮表現出高度一致,依據田更年通報嚴格執行封鎖,被逐者隻能拿山貨偷偷和漢人以物易物,偏偏漢人大多居於施州城,做筆買賣要冒險穿過土司封鎖區,此談何容易。自此基本上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幾年下來真成野人一般,人數從原來的190多口銳減到33人。
這位‘曠工逃人’主筆者叫做闞純士,清楚田更年實屬施州衛超霸不好惹,明白新東家心存忌憚,於是又一番的長篇筆談。那三個老愚民,闞純士、闞純農、闞純商三兄弟認定梁山是救孫悟空於五行山的唐三藏,自有主角光環護體。而且土司管不到漢人,梁山完全可以鑽法律空子救他們於水火。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話你會記住一輩子,比如這句話,說這話的人什麽模樣已經不記得了,但一字不差記在曹少心裏:怎麽判斷要轉運?如果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那就是老天爺在幫你忙,恭喜你,你要轉大運了。
惡劣的原始社會生存條件應運出最殘酷的自然生存法則,活下來的33人個個身體強壯、頭腦靈活、外加好運氣的幸運兒。有這麽多生力軍來援,事業進度將大大加快。
鉗工決定先不自作主張,把人帶到礦上去集體商議定奪。完了要糾正愚民們的錯誤觀念,不管那個闞純士聽不聽得懂,隻管往高處一站大聲宣布道:“前些天是誰雇你們去礦上幹活的,是我。今日是誰決定留下你們的,還是我。我不姓錢鉗),我叫項一多,你們要感恩戴德嗦。”揮揮手,“大家跟我走。”
來到礦上,那個領頭的叫闞純士的不待招呼不等安排便率全夥33人衝進礦洞砸的砸運的運幹了個熱火朝天,實習生們不拿工資拚命幹活的喜人景象讓創業公司的小老板們心情愉悅。一片叮叮當當的勞動聲中,曹少特意把泰森叫一邊把鉗工方才的猥瑣事通報過,“切勿小覷那矮冬瓜。此人可不是啥書呆子,花花腸子多著呢。”泰森便道膠皮危險,這種人精妹夫要不得。把闞家兄弟等人叫來礦上是為好事自攬,如不被收容就甩鍋給別人,川娃子陰險呐!
五年前容美的這出宮鬥大戲是轟動一時的施州衛舊聞要事,人盡皆知。李氏把當年往事細細道來並加上銳評,說施州衛各界各階層都認為公道站在田更年一邊,田郭音罪大惡極理應伏誅,闞家兄弟身受牽連被整得苦大仇深也是真的。站在第三方中間立場,憑良心講,容美司田更年算得上慈悲心腸,換作漢人皇帝對陰謀篡權分子定是要誅九族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3個燙手山芋,吃還是不吃?瀟灑招呼眾人聚攏來表決,喊道:“弟妹,你也來發表下意見。”
“哎呦,這那成啊,茲事體大,你們頭領們拿主意。”話雖這麽說,李氏腿腳可不慢。大夥兒一時想不明白也不說話,都沒主意那就請出臥龍鳳雛吧,有請小諸葛李氏發言。
傻子都看出端倪來了,這位李氏婦人幹政的意願很強替人拿主意的積極性很高。“茲事體大,甚是兩難。”“若收容他等逃人,如容美司來找麻煩如何是好?容美軍力最強,徒堂武卒獨步天下,可惹不得。”這是設問句,她被強拉來下井挖礦幹苦力早已一肚子怨氣,做夢都想盡快脫離苦海,接著自問自答道:“山寨若止步不前自然相安無事,若想興旺發達有所作為難免要收容庇護各色人等,諸位頭領想必對腦體倒掛之現狀早已深惡痛絕。”
“嗬嗬。”瀟灑清清嗓子為李氏做個補充介紹,“大家夥可能有所不知啊,我們小李可是正宗李唐皇族後裔。”
想不到,完全想不到,李氏祖籍金華蘭溪,祖上居然是宋朝宰相李綱,而李綱居然是唐睿宗李旦長子寧王李憲後裔,可不就是李唐皇族。可沒瞎說哈,有老李家族譜《隴西皋門李氏宗譜》為證。
李氏接下來的發言完全配得上皇族後裔的尊貴,“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腦體倒掛為一害,或得罪容美司為一害,兩害孰輕孰重?脫離苦工為一利,給田更年麵子為一利,孰輕孰重?”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