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這顆心要化了
字數:4426 加入書籤
                    待於祥一碗茶下肚,那馬大郎提前到了。短衣草履打扮,派頭卻如上官。來了,所過處茶客紛紛離座欠身相迎。來了,挑當中間一坐。來了,茶博士快步上前將他身前方桌特別擦拭三遍,再換幹淨新布又細細抹了五遍,直到桌子一塵不染,直到平了那三番五次,再給上了專屬於他的小盅茶具。
    看下來,這位講究人,講究人定是有錢人,有錢人定是文化人。
    似於祥這般精明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馬大郎看似地位尊享,受眾人青睞看重,實則如回鄉兜售女裝時的阿q,一時的富貴返鄉,一時的光鮮罷了。其中敗絮,唯其自知也。
    眾人將他圍坐,不催不急,就等他品下那兩口茶之後開壇說法。
    那馬大郎兩指頭捏住茶托,一指頂著茶蓋,‘咣’一聲敲下桌子,手中茶具就當驚堂木來用了,“話說這人呐,從娘肚子裏出來但有四悲四喜。四大悲:少年喪父母、中年喪配偶、老年喪獨子、少子無良師。四大喜: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露。哎額莊稼漢緊要上心的仍是這雨旱天氣...”
    不對勁!絕逼有套路!這位的做派特麽與說書先生無異撒。
    於祥悄悄問茶博士,“待會兒要散賞錢不?聽書錢含在茶水裏了不?”
    “豐儉請隨意。隻是我這快活林,一碗茶才收你幾個子!”
    行吧!那啥,就當遊學了。
    快活林麽,沒有歡樂如何能成名。
    “忽冷忽熱愛感冒,刮風下雨怎知道?今天我來說一段,天氣形勢和預報。昨日我已經和大夥預報了,遼東大部分地區晴!那真是風和日麗啊。不過有句老話您可別忘了,叫天有不測之風雲呐。好嘛,轉眼之間是烏雲密布宛如黑幕,嚓嚓嚓...一道響雷劃過,嗒嗒嗒...這雨可就下來了。”
    馬先生,你這是下馬蹄子呢!不過你這老小子有點意思,借雲圖來播戰線了。
    “你別看東北下得這麽熱鬧,西北天可不錯,不過稍有點偏西風。怎麽回事呢?因為最近兩天啊,有個暖壓槽!由南向北正在移動,所以天好。但你也別高興得太早,從雲圖分析,受奴兒幹司冷空氣影響,東南沿海可能有台風出現。據小道消息透露,台風登陸之後是東風轉南風,南風轉西風,西風轉北風,北風轉東風。”
    你這是旋風!席卷四麵八方,天下打成了個熱窯。多慮了,局勢斷不至此。
    “所以千萬不能輕敵。這就叫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望諸位提前做好防風防盜準備,咱們明天接著再報!”
    無可厚非。蘇州有彈詞開篇,甘泉為何不能有說書開篇。用風雨雷電來比喻軍情戰況,作正式開說之前的開胃菜,博取聽眾一樂。這個馬大郎幽默詼諧,有兩把刷子。
    高手在民間撒!於祥決定:這錢場,給了!
    插一句:如果泰森、曹少、膠皮在場的話,妥妥勾引出他們少年時代的記憶和情懷,那絕對的,三五錢的碎銀說給就給,眼睛都不帶眨。為啥呢?因為這位兄台的風格和沙嗓子,活脫脫單田芳老先生在世啊。
    馬大郎的快活林書場之所以能從窮棒子口袋裏掏到錢自有其獨到之處,別人說書講究個留下懸念戛然而止好討賞錢,他玩的是充分互動,挑起話題讓聽眾參與討論,好比是後世的話題主播。
    今日之重大新聞:別省官軍助我剿匪。
    今日之互動話題:半萬甲兵能否敵得過三萬闖軍。
    評論區裏眾說紛紜,概括起來不外乎左中右三派:大勝、打平、不敵。
    “說不敵的那幾桌,趕緊回家收拾細軟,大路朝天,趕緊南逃。”馬先生朝著他們啐口唾沫,“闖營距此八十裏磨刀霍霍,說話就到,若朝廷兵馬擋不住闖賊,你我還能在此品茶談笑悠哉悠哉乎?甚腦子?豬腦子!”“不瞞諸位衣食父母,前幾日返鄉之時與官道上偶遇了那湖廣軍,額滴神呀,人人披甲全軍披甲。額官軍見得多了,可從未見過這般得齊整軍容。”
    嗬嗬。那是的,我湖廣軍全員配鐵甲,裏一層外一層,咱那甲胄,八個字:用料紮實、做工考究,有麵有裏。邊軍見了都得流哈喇子。
    於祥從麵湯裏撈幾筷子碎麵吃掉,再喝上口湯,放20個錢在桌上,“店家,以後麵湯裏多放些辣子,那玩意兒提鮮。”說著伸臂畫圈,放開纏起的袖擺,起身走人。
    多放辣子當然提鮮了!店家不免嘟囔,你這穿長衫寬袍的說得輕巧,豈知辣子有多金貴,多放半捏捏,小店便要虧本。
    “外鄉來的客人且慢!”
    帶了些陝北口音的官話,這回無需於祥發揮他的語言天賦了,回頭看去,發聲者果然就是那跑碼頭的馬大郎馬說書。
    “客人可是湖廣人氏?”
    不愧跑碼頭闖江湖的,有眼力界。“區區正是。”
    馬大郎離開座位,大步趕將上來,‘啪’一記抱拳,“先生莫非湖廣軍中之人?”
    “區區正是。”
    “啊呀,恩人在上,請受小民一拜。”說著拍了拍捶了捶倆老膝蓋,一手撐地,艱難地彎曲膝蓋單腿跪下。自己拜遠遠不夠,因為個體代表不了民意,他亮開嗓子招呼在場的鄉人,膝蓋不曾生鏽的趕緊與之一起拜謝恩公。拜他保境安民,謝他帶來和平。
    茶攤老板沒來拜謝,他有更實惠的,親自下廚為可愛的湖廣軍人再做一碗熗鍋麵,這回舀了足足半勺子的辣椒醬放到了海碗裏。
    完了完了,老子這顆心要融化了!
    有虛有實、有禮有愛,這是身為大明軍人的於祥在駐地以外從未享受到的禮遇,來自民間的愛戴。
    尼瑪,‘民擁軍’這仨字,到底叫我於文昌親體驗了一回!自帶幹糧保甘泉還是有精神回報的嘛,做好人好事還是挺有愉悅感的嘛!
    他老趙不怎麽缺錢,一雙兒女更不缺錢從不啃老,既如此,斂財來填充棺材嗎。勸他往後繼續貼錢做好人好事有何不可,就當花錢買個開心嘍。於祥乃打定了主意。
    “可看清楚了?”
    “回稟大...”“稟闖王,小的看得一清二楚。”
    闖軍的探子主官親臨一線,看了個一清二楚,也說了個明明白白。
    來者並非榆林鎮或大同鎮來的邊軍,因為來犯官兵的著裝甲胄明顯異於邊軍,乃是南邊的駐軍。
    且看:步營士卒內著劄甲,再外披一層內襯鐵葉的直身土黃色布麵甲,布甲身後圈一‘勇’字,佩戴護腋護心鏡、鐵環臂、鐵護喉,戴尖頂鐵盔內襯土黃色護耳軟帽,束皮跨帶。跨帶上掛皮水囊、雁翎刀、解首短刀、火藥罐等物,手中或持樸刀或持大槍,或背鳥銃或背鐵弩。穿麻布直縫戰鞋打綁腿。另有持藤牌者,持鐵製樹杈狀兵器者...
    ‘鐵製樹杈狀兵器’,你個驢蛋蛋懂個球,本王來告訴你:那玩意兒叫做鐵狼筅。那支官軍若非湖廣兵,老子便不做闖王,回老家土裏刨食去。
    惹不得!風聞湖廣兵有倆師傅,一個姓戚一個姓梁,兩大高手帶出來的徒弟,可不敢招惹。
    探子主官盛讚老大果然馬販子出身,走南闖北有見識。但無懼官軍之光環,官兵嘛,作戰規律已然摸得門清。其兵馬北上,但求一個拒我於湖廣之外。虛晃幾招意思意思,咱不往湖廣去便平安無事。
    應是鼓勵與讚美不止應用於中小學教育,對成年人尤其對上人更具情緒價值,更能激發其潛能。馬販子出身的高迎祥突智慧乍現,發現了一個為人所忽視的細節。
    “你說湖廣兵的布甲染的土黃色,本王問你,為何不是官兵慣常用的暗紅?”
    這個說不好,可能湖廣省紅色染料缺失,很大可能染布的錢被當官的給貪了,又或許湖廣人尚土黃。
    “不對。或故意而為之”“戰袍著色與山地同色,若暗藏於溝壑之中,我軍則不易察覺。”
    “此舉如夜不收著玄衣皂靴,夜色中不能辨。我王明察!”
    “著裝與眾不同,打法或與眾不同,若其用心亦與眾不同...”
    高迎祥很難受,都不願把話講完,再不願在腦子裏設想出湖廣官軍不死不休與他闖軍死磕的畫麵來。
    他的這顆心也要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