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比帥也比武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光兵書裏的寥寥數語遠遠不夠,尤世威隻恨如此偉大之騎兵戰術大師的著作未能流傳於世,竟遍尋不著詳細記載其戰術的專著。他隻能踏遍草原尋訪當年有此戰爭記憶的老人,亦隻找到寥寥數人這個沒辦法,能活到七老八十的蒙古人實在稀缺)。故紙堆裏的字+當年之敵的口述記憶,兩頭一湊,尤世威自信摸到了馬芳騎兵戰術思想的門道,又在蒙古盟友的幫帶下,鎮北台終於有了自己的騎兵部隊,即便隻百來人的規模,也再不是馬隊了。
百餘人,就是騎兵連了。組建完成不久後就迎來了首戰迎戰曾有殺害武當玉虛宮師徒惡行的流賊王二部。
王二手下一群烏合之眾見武備鬆弛的鎮北台守軍竟然有騎兵,不由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眼看騎兵連首戰旗開得勝,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尤世威弟弟尤世祿領先頭部隊與敵接戰,後邊的兄弟卻沒跟上來。原來是多數戰馬未經戰陣,聽到火銃響,受到驚嚇四處亂跑。騎兵連陣形大亂。見此,流賊膽子大起來,又折返回來還高喊抓活的。衝在頭裏的急先鋒見後邊的人馬跟不上來,好不尷尬,隻得掉轉馬頭邊打邊撤。最後花了半個多時辰才收攏隊伍。
這次虎頭蛇尾的打鬥充分暴露出騎兵連經驗不足、訓練不足的問題。蒙古人教官對騎兵技戰術不精通,特麽就是個江湖騙子。尤世威還得找個專家來帶兵,他很快找到了合適人選—大同鎮右衛旗官、陝西延川老鄉薑襄。
榆林衛閑死,大同鎮右衛忙死。幾乎一整年來,大同邊軍跟實施‘西遷右翼’大戰略的林丹汗大打出手。身處戰鬥一線的薑襄對騎兵作戰有著深刻理解,騎兵科目無一不精。更有甚者,他在蒙古人的射箭、賽馬、摔跤男子三項的那達慕大會中還曾拿到過賽馬的名次。這樣的專業人才,正是尤世威急需的。
薑教官看在豐厚外快的份上來了。來了榆林衛一看,才知道這份工錢不好掙,特麽就是個草台班子啊。問題太多了,撿要緊的說至少也有三條:第一,馬不行,由於是充話費送的,不善奔跑隻能用於馱載拉車,膽子比兔子還小,一聽見銃炮響就朝低於地表的紅石峽裏竄,攔都攔不住。第二,刀不行,製式雁翎刀劈砍動能轉化效率低,更適合步戰。第三,配套不行,馬鞍多為木鞍,又重又滑,走不多遠就得連人帶馬摔地上;馬鐙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甚至編個柳條代替;馬韁同樣亂七八糟,居然用麻繩,一用勁就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支持薑襄的工作,尤世威趁著自己升任參將的熱乎勁慫恿總兵撥付經費購置騎兵裝備,這筆錢這相當於鎮北台守軍半年的夥食費,上級也是真的支持!不僅如此,他還連哄帶騙,動員與其交好的蒙古部落把好馬送到了騎兵連。
家底厚實了,接下來就是訓練。薑襄從實戰需要出發,進行了多項創新。他設計打造出新型馬刀“世威刀”,比騎兵慣常使用的柳葉刀長10厘米,在交戰中優勢明顯。特別規定了世威刀的製作標準:一刀劈下去,能把兩塊疊起來的銅錢劈成四半,刀刃無任何缺損和卷刃才算合格。製定出一套騎射操典,使騎兵連不僅能在馬上熟練使用短銃,還能騰空兩手在馬上打長杆的鳥銃。
事實證明外教不行,水土不服空耗經費。還得是熟悉自家情況的本土教練才能把隊伍帶出來,才會出成績。在薑教練的打造下,隊員技戰術水平光速提升戰力倍增,騎兵連亦逐漸壯大至騎兵營。
乃造化弄人,這麽一支為抵禦流賊打造的部隊,其中大部分的精英卻從了賊,然後又從流賊做回了官軍。
馬芳、尤世威、薑襄青史留名必有過人之處。此三大曆史巨頭聯手打造下的,在趙壽吉湖廣軍特色武裝下的,做回了官軍的原鎮北台200人騎兵連,很有可能是天下最強騎兵。
他們的坐騎清一色的山丹馬場出品的西涼馬,他們棄簡陋火器不用,以精鋼手弩代之。他們擁有昂貴的馬朔,同時保留下了世威刀。他們披掛齊整,著三層甲:最裏層穿純棉壓製做成的棉甲,保暖且有非常好的防護抗震緩衝性能。中間套一層萬曆朝改進過的鎖子甲,采用鐵網甲形式,將環與環構成小方塊,再將這些小方塊附著在甲襯上形成甲衣的各個單元,最終組合成完整的軟甲。其工藝先進,不僅重量輕而且具較柔韌性,防護功能也更出色。外一層披直身布麵甲,內襯豬尿泡製成的防潮層,此黑科技讓鐵片不被汗水侵漬生鏽。戴有沿帽兒盔,鐵環臂、鐵護喉、鐵麵罩、護心鏡,護肩等甲具附件一應俱全。
戰馬則半具裝,佩馬麵子、雞頸、馬身甲、胸甲等。馬麵子護馬頭,內裏填充棉布用作貼額。雞項護馬頸,甲片綴成,前有搭扣可以扣上;馬身甲與馬匹等長,下綴連虎斑部裙防流矢。
單這人馬具甲,大批量製造下成本仍高達68兩銀子。這還不算兵器的費用。湖廣軍騎兵,用銀子堆出來的!天下也隻趙壽吉有這個本錢!
與薩爾滸的老冤家仇人相見,老趙分外眼紅。
不把你韃子打個半死,對不起趙官家砸下的銀子。
夷虜之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
見來者手裏沒有銃炮火槍,韃子便無所忌憚。哪知一經交鋒便暗叫不好。八旗善騎射不假,可射出的箭矢對湖廣騎兵無法造成致命傷害。湖廣軍射出的弩箭卻能力透重甲。對麵的明狗皮厚牙利,韃子哪裏受得住這頓揍。一個回合,頓時氣沮。不論馬軍步軍,被衝了個七零八落,被打了個七零八碎。當看清楚對方的旗幟,知當前之敵並非吳下阿蒙,乃驚呼‘楚霸王來了!’
騎射上差距巨大,對衝也吃老虧。
當騎槍遇上馬朔,唯騎牆跑路。沒有對刀的機會,幾支煙的功夫,殿後的韃子2000步騎後衛灰飛煙滅。
一戰揚名立萬,一戰輝煌勝利!老趙不僅報了仇雪了恥,更創造了在兵力相當情況下擊敗後金八旗的最快記錄。快到阿多多不及逃跑,快到他們的親護不得不留下打掩護。
衝在最前的急先鋒正是高迎祥所率老營騎兵,見一彪人馬氣勢洶洶衝來,感覺驚訝,乃勒馬迎戰。那邊的親兵營見明軍擺開陣型,也勒馬整隊。如此,兩邊隔著二百多步大眼瞪小眼。
高部人馬此前沒見過後金韃子,來此勤王,適才光顧著砍殺了不曾細看。鬧沸沸揚揚的後金韃子究竟長啥樣?開打前先端詳,心虛了一半。人家那才叫七尺男兒呢。哪像咱,又矮又矬。
榆林子弟,老秦血脈。個個小腹微微鼓起,人人身長一米六七。
韃子骨架大,比例上沒有蒙古人那麽粗壯,但個頭高,普遍超過一米七,身材粗壯魁梧。大頭長臉、膚色較淺、肩膀寬闊,顯得孔武有力。身材是極好的。可那臉長得,那叫一個隨意!
臉龐異常寬闊平坦,鼻眼相比麵部小得不成比例,整個麵部好像是被平底鍋拍扁了似的!眯眯眼、大餅臉,相貌極其醜陋。
讚一個人長得好,隻說相貌堂堂。故所以,身材魁梧高大不算優點。比誰長得好,我漢家完勝。
這個結論沒毛病。我方隻尋常普通兵哥哥,韃子卻是千挑萬選的旗主親兵。拿我平均水平跟你上限比,也將你韃子比一個體無完膚羞愧鑽地。
比完長相之後,再行比武。
200對300,兩邊迎頭相撞。隻一回合的互射互刺互砍,300韃子親軍被幹掉大半,其餘膽寒敗退。而高部騎兵完成此戰績隻用了9分鍾。
韃子越跑越遠,鋼弩那變態的射程也夠不著了。趙壽吉決定停止追擊,“今天便宜了這些通古斯野人!”
親兵李齊虎怎麽說都是在王府當過差的,學問境界豈能是凡夫俗子可比,當下問道:“總兵大人,俺知有豬尾巴、建奴、建虜、滿韃、韃子、東虜、蟎蟲的,這通古斯野人倒是頭一遭聽說。”
“回頭與你細說。本兵命你速速回頭,將韃子步軍清剿幹淨,給你一炷香的功夫,若讓本兵見著一個豎著的通古斯半獸人,你休再說你延安府李齊虎當年輸給我五弟隻為不善拳腳隻通槍棒。”
老趙話音未落,李齊虎的戰馬已竄出半個身位,“大人少歇,待韃子見識我八卦槍的厲害。”
蒙格手臂有箭傷,關東大掃子太沉,單手掄不太動。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韃子看出了對手力怯,一手使槍一手飛鐵蒺藜而來。幸虧蒙格及時換了把馬刀才得運用自如,用刀擋住鐵蒺藜的進攻。這鐵蒺藜難對付,兩三斤重的鐵蒺藜砸過來勢大力沉像柄小鐵錘,實在難以招架。這憨憨算是碰上高手了,被打得節節敗走。他奮力擋住老韃子的破風槍,再沒能躲閃開鐵蒺藜的連環擊,胸前生生挨了一錘,如此再也支持不住,跌坐地上。
老韃子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兵,哪裏會容得對手喘息,緊接著便舉槍來刺。蒙格無力招架不及閃躲,眼一閉:“今天算交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