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狼煙再起

字數:4353   加入書籤

A+A-


    金軍走了,但趙桓還有個小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他老爹太上皇徽宗,金兵都走了,徽宗卻還待在鎮江,儼然有搞兩個朝廷的意味。有的官員就說了,這對朝廷的威脅甚至大過了金國,必須趕緊把太上皇接回開封來。
    怎麽接呢?根本不能來硬的,童貫手底下還有著幾萬江南軍隊,一旦鬧起來,那就內亂了,所以隻能派個能說會道的人把徽宗給接回來。
    經過趙桓和大臣們反複商議,選的人還是咱們的副宰相李綱——實在是沒辦法,朝裏麵能幹事的人就隻有這麽一個。
    在靖康元年的三月十七日,李綱在鎮江行宮裏見到了徽宗。一見麵,這徽宗就開始發火了,質問到底趙桓什麽意思,為什麽修改了他在位時候的全部章程,還把他信任的寵臣全部罷免抄家了。
    李綱隻能慢慢勸慰,說危難時刻事急從權,新皇帝一時間沒考慮那麽多,另外呢,皇帝的意思也是為了國家好,是為了徽宗您好。隻要回去了,你們父子之間還有什麽解不開的誤會呢。
    好說歹說,徽宗終於乖乖跟在後麵回來了,他是抱著跟兒子趙桓解除隔閡的心思回來的,這也是李綱的承諾,所以他的心情一直還算不錯。他進城的時候紅光滿麵,到處和市民們揮手致意,好像這三個月的出逃時光,隻是一場下江南的奇妙旅程,日子過得還很不錯。
    等徽宗回到了給他安排的龍德宮,就感覺到不對勁了,咋回事呢?他發現宮裏麵伺候自己的老人全部被換掉了,換成了一幫從來沒見過的新人,他趕緊把管事的提舉皇城司王宗濋喊來問話。
    這皇城司裏哪有傻子,王宗濋立即就說了,稟告太上皇殿下,因為現在屬於非常時期,皇帝說為了您的安全,特地選了一些經過嚴格審查的人來伺候您。徽宗反駁說,我覺得我被人監視了,這感覺很不好,你給我把老宮人換回來。
    王宗濋畢恭畢敬地又回答了,這是皇帝的命令,我不敢隨意更改,要不然太上皇您跟皇帝說一下,末將立即照辦。徽宗皇帝碰了一個軟釘子,被人給懟回來了,但也隻能老老實實聽之任之。
    糟心事緊跟著又來了,他剛回來才四五天,那邊他好兒子趙桓就著急忙慌地立了太子趙諶,趙諶這時候才八九歲。趙桓也才26歲,身體倍壯、吃嘛嘛香,他這麽著急立太子,明顯就是有高人指點想釋放政治信號:大家看我的帝位傳承都已經定下了,徽宗老爹老了、背氣了,各個勢力你們千萬注意不要拜錯了碼頭。
    徽宗那叫一個生氣啊,但也沒有辦法,過了不久他想了一個主意,你讓我難受,那我走還不行嘛?他就跑去趙桓那裏腆著笑臉地去商議了:好皇兒啊,您看我現在不當皇帝了,平時也沒啥事,為了防範金人卷土重來,我就到洛陽去募兵吧,關鍵時候還能支援京城,這事您看行不行吧。
    趙桓是半晌無語,在他老爹反複催促下,最後終於是表了態:國家大事老爹您就不要再操心了,就老老實實待在龍德宮裏頤養天年即可,其他的地方您就哪也別去了。
    徽宗半天才回過味來,這不就是把我軟禁起來了嘛?
    然而徽宗皇帝再反對也沒有用,之後很長的日子裏,他就居住在了龍德宮,再也沒有離開過。在那裏,也沒有人敢來看望他,他孤獨而又幽怨地生活著,一天到晚地寫詩抒發自己被兒子冷落的壓抑心情。
    就在徽宗皇帝喪失人身自由的同時,他最親近的一幫寵臣也一起倒了黴,這些人以前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魄,童貫、梁師成、李彥等“六賊”全部伏誅。
    那個位極人臣的蔡京被免去了所有職務,被流放去了遠在海南的儋州,他的兒子蔡攸和蔡翛也被處死,其他子孫被流放。
    蔡京在赴儋州貶所時,攜帶了大量金錢,但是他的作惡多端招致老百姓的反感,奔走相告不給蔡京賣一粒米,一滴水。最後蔡京抱著巨量的黃金,卻一點吃食也不能弄到,因此不由得感慨:“京失人心,何至於此。”
    最終80多歲的蔡京於七月二十一日餓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崇教寺,死的時候慘不忍睹,肚皮都貼到脊梁骨了。正好當時潭州的官員與蔡京有仇,就故意為難,蔡京的屍體被人用草包裹,簡單葬在觀音殿。
    蔡京死前,想到自己曾經的輝煌繁華和現如今獨自異鄉漂泊、骨肉分離的艱難遇境,寫下了一首充滿感傷的詞:“八十一年往事,三千裏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這首詞表達了對往事榮華的懷念和對淒慘現狀的感慨,正是他這一生的真實寫照。
    有人說,放棄良知是一個人成功的捷徑,隻要你大膽放下,就能做很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隻要領導開心,你可以立馬出賣朝夕相處的新黨朋友;隻要領導高興,你可以隨時拋開所謂的革新理想;隻要你能上位,你可以隨便收割百姓的身家性命,而蔡京就是這樣一個親身實踐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負人者人恒負之”,這樣獲得的成功大都是短暫的,甚至會讓你滑入無法回頭的深淵。在這裏請允許我們借用一下程頤大師的理學——因為這不合人間的大道,不合世間的“天理”。
    蔡京是一個典型的權謀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滿了極致的成功和失敗。為了所謂“榮華富貴”,他付出了一個官員最基本的操守和良知,到頭來,所有的功名利祿、人前顯貴卻都化作了一縷雲煙。
    ——現如今,內部問題處理結束了,難的卻是外麵的事情怎麽處理。直到金兵走了,看著擺在麵前的地圖,趙桓才算是緩過神來,他如夢初醒般陡然意識到丟掉太原、河間、中山這三鎮意味著什麽,為了贖買和平,他到底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這時候,大臣們也紛紛勸他不要遵守和約,因為隻要執行了和約,大宋就關隘盡丟,成了一頭隨時待對方宰殺的羔羊;如果拖著不執行,在外交上偷奸耍賴宋朝可是強項。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如果要問這麽尷尬的境地是怎麽造成的,那就是傻缺皇帝當時嚇破了膽,慌不擇言地答應了不能答應的條件,事到如今就隻能反悔了。
    於是,就在留在太原等著交割的西路軍大將完顏活女不斷催促的時候,二月二十五日,趙桓派出了使者去往金國提出了新的建議:希望宋朝可以保留三鎮,同時作為補償,可以把三鎮每年的租稅交給金國。
    同時,宋朝還找了一些可以賴皮的借口,羅列了金軍先違約的證據,比如斡魯補撤軍的時候曾經在相州、磁州等地劫掠過,既然已經簽署和約,再進行搶劫就是違約,再比如,東路軍撤離以後,西路軍還在不停攻城略地,這也是違反了和約。
    新的和約條件提交出去以後,宋朝這邊是等了很久對方都沒有答複。三月十六日,趙桓向三鎮下發了收回割地的旨意,同時下令他們隨時抵抗前來拿地的金人。
    這時候,皇帝全麵倒向了主戰,一下子全部罷免了主和派李棁、李鄴等重要官員,同時,皇帝號召全體宋軍同仇敵愾抵禦外侮。這一次他表現得硬氣十足,聲言“祖宗之地,尺寸不可與人”。
    與此同時,宋朝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態度讓金國西路軍產生了極度的憤怒。一直在城外安心等候交割的完顏活女發現,太原城突然加強了城防,幾天後太原守將王稟向外表示,他接到了皇帝的最新詔書,要求太原全力抵抗。
    這不是耍人嘛?完顏活女氣壞了,他命令手下三萬大軍立即前進,兵臨太原城下。
    宗翰是會用人的,這個完顏活女是金軍將領中最為厲害的攻城專家,他沒有用蠻力一味攻城,而是用上了徹底封鎖這一招。他讓人在繞著城池四周全部挖上了深達數米的壕溝,壕溝外還布滿了鐵柵欄,把個太原城是圍得水泄不通,連一個老鼠都跑不出來。你王稟不是號稱會守城嘛?那我不打你了,就跟你玩持久戰,看你沒了外援能堅持多久。
    就此,太原徹底和外界斷絕了聯係,物資供應完全中斷,糧草很快匱乏到了極致,太原危在旦夕。而經曆了一場開封被圍的趙桓深深地明白,太原的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他火急火燎地發出了救援令,命令北部防線上的宋軍全麵開赴太原。
    北部的主要將領有三位,分別是駐紮在河北地區的種師道、種師中兄弟,駐紮在山西南部的姚古。這時候德高望重的種師道已經七十多歲,因為過於年邁,他已經請求告老還鄉了。
    姚古出發後一路急行,結果走到半路遇到了完顏活女的突襲,宋軍損傷慘重,隻能悻悻而回。
    事到如今,朝廷就把希望寄托在了種師中的身上。
    和一味喜歡猛打猛衝的姚古不一樣,種師中可是位以智謀著稱的名將,他該怎麽實施救援計劃呢?
    喜歡憶宋:頂級權謀對決【北宋篇】請大家收藏:()憶宋:頂級權謀對決【北宋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