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氣度不凡
字數:8026 加入書籤
大領導反應迅速,立刻追問。
“是的,不過實際負責市場管理的是他的徒弟。”
“你收了他多少租金?”
“嗯,他們很大方,我原本隻打算收50元年租金,他們主動提出要付100元。
我覺得不好意思,所以第一年免了他們的租金。”
大領導聽後哈哈大笑。
“李主任啊,你真是被人家給耍了!”
“啊!”
李姐大吃一驚。
“一年租金才100元,這跟白送有什麽區別。
告訴你,就算你收他一萬元租金,他也會答應的。”
李姐有些疑惑,“他們建造市場花了不少錢,現在每天還要往裏麵補貼好幾百元。”
“你不懂生意經。
做生意嘛,前期肯定要投入,但投入越多回報也就越大。”
陳處長打斷道:“張老,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該讓他們加租?”
“不必不必,別在意這點小利。
我們剛起步,大家要記住,既然是談好的事,即便吃虧也別逼人更改……”
“他們是利用了我們的無知,但這樣做並無可指責。
記住,走市場經濟就得有經濟頭腦。
腦子不如人,被坑也是活該!”
“不對,說坑不太準確。
總之,別因此對人有偏見,這是利民利國的好事,功德無量,絕非金錢能衡量。”
“那就等續約時再調高租金吧,相信他們會同意的。”
“當然沒問題,他們主動提到下次續簽時會大幅加租。”
李姐急忙說道。
“哦?他們考慮得真長遠。
你們這次簽了多少年的合同?”
“五十年!”
“你們……”
大領導不禁莞爾。
“不過,這也是成長的代價。
學 要付出代價,但你們得從中吸取教訓,否則這筆代價就白費了。”
“李主任,我有個任務給你。
你去請那位先生來,和我們開個座談會。
不對,讓他來做場報告。
若他拒絕,就告訴他,隻要來,以後辦事我們都開綠燈,絕不含糊!”
李姐驚訝地問:“大領導,您請他來,他敢不來?還敢提條件?”
“你不信試試,你一邀他準推辭,但你一旦說出我的條件,他肯定心動。”
李姐心裏犯嘀咕,這大領導也太神了,好像能看穿別人的心思。
今天李姐來鼓樓市場,正是帶著這個邀請任務。
很快,在中心路她找到了阿華。
“李姐,早!”
“阿華,早!你師父今天會來嗎?”
“應該不會,他說以後不管這事了,讓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去找他。”
“這樣啊,我有要緊事找他。
你現在就去一趟,請他過來。”
“李姐,這麽急嗎?我還沒忙完呢!”
"快去吧,這次是大領導親自交代的。
這裏的事我會盯著,你盡快回來。"
"好的!"
阿華明白事情不小,立刻騎車趕往師父家。
他知道師父平時上班較晚,此時應該在家。
李姐見到的大領導正是張老。
他複出後地位更高,從主管重工業轉為負責整體經濟。
這段時間,他的主要任務是在調研市場經濟的發展路徑。
當前,許多經濟學家提出各種方案,但張老發現這些方案多是照搬國外經驗,與中國實際情況脫節,難以實施。
最近,他還南下考察,發現盡管南方市場較為開放,但整體狀況仍不容樂觀。
張老希望將京城作為改革試點,以便各部門能快速反饋意見,推動政策落實。
鼓樓市場的出現讓他感到欣慰,這個新事物若能成功,將為全國提供範例,也為他的經濟工作開個好頭。
他急需見到鼓樓市場的發起者,此人顯然有獨到見解,且不會局限於單一領域。
事實上,敢在此時邁出這一步的人,必然察覺到了形勢的變化。
當天李姐離開後,他立即做出安排:若次日李姐帶來相關人員,即刻帶至會場,其他事務均需為此讓步。
同時,他還指示宣傳部門通知市電視台,當天派員拍攝,並爭取在晚間新聞中播出。
當前應鼓勵 ,即使某些觀點偏激,也應播出以引發社會關注和公眾討論。
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現狀,激發活力。
何雨柱看到阿華一大早就匆匆而來,意識到必有重要之事,趕緊詢問情況。
何雨柱聽說李姐有急事找他,沒有猶豫,立刻跟著阿華去了。
現在廚房的工作已經交給馬華負責,他很少參與。
副廠長的職務也沒有具體任務分配,所以他的缺席不會造成影響。
實際上,他一直在考慮辭職,但自從上次大會後就沒再見到楊廠長。
聽說廠裏出口產品出了質量問題,技術人員正在解決。
李姐等何雨柱時,打算證明大領導的看法是錯的。
她不信何雨柱能抗拒這種見到 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久,何雨柱和阿華趕到。
李姐表現得很平靜,告訴何雨柱陳處長請他做報告,問他是否有空。"就這事?”
何雨柱鬆了口氣。
李姐強調陳處長很重視。
何雨柱說自己要上班,又不是專家,不會做報告。
李姐愣住,何雨柱的表現和大領導預料的一樣。
“你真的不去?他們說,隻要你去,以後做什麽都會一路綠燈。”
李姐說是陳處長說的。
何雨柱半信半疑,雖然陳處長有權勢,但他不相信陳處長能做出這樣的承諾。
李姐告訴他,說話的人官職更大。
何雨柱相信了,他知道這個世界的進程加快了。
李姐表示如果是她邀請,他必須給麵子。
李姐不屑地哼了一聲,如果不是大領導提前分析過,她差點就信了。
現在,她才不信呢!“走吧,車還在等。”
大領導為了趕時間直接安排好車了。
何雨柱感歎這個領導辦事效率很高。
到達現場後,何雨柱意識到自己對事情的嚴重性估計不足。
報告被安排在中心會議廳,這是專供部級使用的場所。
更令人意外的是,會議廳內竟然布置了五台攝像機。
這一情況讓何雨柱倍感壓力。
盡管他對局勢有所了解,但他並非專業人士,能否順利完成報告,連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幸運的是,大領導深知這類事情並非輕而易舉。
提前將何雨柱接來,給予他大半天的時間做準備。
隨後,有人引領何雨柱進入一間極為奢華的休息室,並遞給他紙和筆,讓他安心準備。
期間,服務員還送來了點心和水果。
但何雨柱並不需要這些。
餓了,空間裏有的是食物;渴了,空間裏的水豈不更好?
他努力回憶前世初期關於改革的相關路徑,特別是市場貿易方麵的內容。
一邊思考一邊記錄。
好在他穿越後的記憶力驚人,幾乎過目不忘。
同時,他一直保持著每日閱讀報紙的習慣,這些信息都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
花費三小時完成初稿,再用兩小時修改潤色。
直到李姐來通知他去吃午飯時,他才停筆。
此時大領導等人尚未到場,由陳處長接待他。
陳處長首次見到何雨柱,見他如此年輕,不禁驚訝。
得知他是廚師後,更是瞪大眼睛。
然而,何雨柱形象得體,氣質出眾。
兩人寒暄幾句後,陳處長便判定,這位年輕人非同一般。
“何先生,您的講稿準備好了嗎?”
“陳處長,謝謝關心,我已經準備好了!”
“別緊張。
大領導雖未見過您,但僅聽李主任介紹就十分欽佩。
他說,您隻需講解鼓樓市場的思路,就足夠有說服力了。
當然,如果您還有其他內容,我們也非常歡迎。”
“好的,我會盡力不讓大家失望。”
陳處長觀察到何雨柱不卑不亢,既不自負也不諂媚,顯得格外沉穩,終於完全放下心來。
大領導見到何雨柱時,忍不住笑了。
何雨柱對此並不意外,因為李姐在介紹情況時,他就已經猜到了。
報紙上的消息早已透露了大領導主管經濟的事。
他對大領導的魄力很是欽佩,像這樣的高層竟然願意邀請他這樣一個無名小卒。
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柱子,沒想到是你!我一直請你出山,你卻不願意,現在怎麽主動來了?"
"大領導,我還在紅星鋼鐵廠當廚子呢,鼓樓市場也是阿華在打理。"
"別在我麵前裝傻了!我知道你有想法,不會甘心現狀的。
是不是擔心受到限製?沒問題,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但還是希望你能分享思路,讓大家學習。"
"關於工廠職務,實在不願的話,可以找楊廠長商量。"
"是,聽從大領導指示!"
"好,我希望聽聽你的見解。
不用害怕犯錯,如果一點錯誤都沒有,那就太保守了,今天的報告也就失去意義了。"
"請大領導放心,我會盡力而為!"
陳處長得知何雨柱認識大領導後大吃一驚,還發現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他決定以後要多與何雨柱交往。
李姐也很震驚,沒想到何雨柱與大領導交談自如。
她決心緊跟他這棵大樹。
下午兩點半,報告會開始。
一位領導簡要介紹了何雨柱的身份,稱他是紅星鋼鐵廠的副廠長。
然而,台下數千聽眾看到何雨柱後,議論紛紛。
他們原本以為是位老教授或企業家,萬萬沒想到是位年輕人。
盡管何雨柱氣質不凡,但怎麽看都不像是專家。
何雨柱明白眾人的心思,他可不想自己的首場報告變成笑談。
憑借過目不忘的本領,盡管他帶了講稿,卻無需拿出來。
脫稿演講本身就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隻見他站在報告席上鎮定自若,大領導連連點頭,果然沒看錯人。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誌們,大家下午好!很榮幸能與大家探討經濟改革及市場經濟的相關觀點。"
"想必大家都留意到了近期關於鼓樓市場的新聞。
或許有人認為,這隻是個露天版的百貨大樓和供銷社。"
"如果是這樣想,那很遺憾,你已被時代淘汰了。"
"鼓樓市場定位於農副產品交易,但其商品種類遠不止於此,涵蓋你能想到的一切。"
喜歡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