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陽世家
字數:4436 加入書籤
皇甫嵩下令駐紮在代縣的董卓,前往東進解決武臨這夥黃巾軍。
董卓原本是和盧植圍攻廣宗的張角,結果兩人雙雙戰敗。
董卓被貶往太行山對付黑山軍,以此戴罪立功。
此時,正帶著五千人馬與黑山軍對峙。盧植被派往青州。
對付當地的黃巾軍。黑山軍的黃巾軍首領是張燕。
手下聚集了三萬多兵馬。
曹操前往恒山的五千精兵,也被安排共同應對武臨等人。
解決好後顧之憂後,現在就差行軍的糧草了。
“你們把這兩封信交給代縣的董卓,還有恒山的曹操。”
信使接過密信傳達命令。武臨散出數百斥候監視漢軍動向。
先後發現三支信使騎兵,緊隨其後的匆忙離開大營。
隨即把此消息告知了武臨。
武臨得知一支信使前往北麵而去,猜測是與當地的世家豪族求糧。
而前往西麵的兩支信使,暫時還猜不到是去什麽地方。
“繼續監視漢軍動向,有什麽異象立即來報。”
斥候傳回消息重複之前的任務。
此時護送百姓的牧馬等人,距離中山不足五十裏。
他們一旦渡過滱水,就到了高陽。
高陽最著名的世家就是高陽許氏。
高陽許氏是當地的郡望,許攸就是出自高陽許氏。
許氏先祖傳說是,由於堯讓其擔任九州長。
許由竟跑下山洗耳朵許,上乃燧皇,至伏羲,至神農,至高陽,至伯夷之後也。
由此可見高陽許氏的影響力與根基深厚。
除此之外還有溫家、齊家、李家、韓家,五大家族最為出名。
而齊家是源自戰國時期的齊國一脈。
當初的田氏代齊典故,指的就是現在的齊家。
漢代時期,冀州的田氏也在河北。
具體來說,如田豐是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帶)人。
而田承嗣則是平州盧龍今屬河北)。
總體來說,這些世家根深蒂固,妥妥是當地的土皇帝。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幾乎占據當地六成的土地與人口。
武臨與皇甫嵩都按兵不動,雙方也清楚各自的位置以及意圖。
皇甫嵩不願與武臨再次糾纏,導致自身白白損兵折將。
這得不償失的白癡行為自然不會采納。
武臨自知漢軍的強大,能保持平靜的局麵自然樂意見到。
第二天如約而至,時間如流水般川流不息的流淌著。
而生活在世間的人們,如平常時分為活著繼續的使自己忙碌著。
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出各種各樣符合自己利益的借口。
隻為滿足各自的私欲,而創造出來的膾炙人口的警世名言。
不斷的累積被後來人引以為傲,奉為經典流傳於世。
他們把這些行為傳頌為無上瑰寶,也就是後人參考借鑒的文化。
世界的所有人,賦予它們一個共同高尚的稱謂。
即每一位後人都學習過的“曆史”。
皇甫嵩探知武臨的位置,對方大膽的駐紮在他五十裏處。
這一挑釁的行為致使漢軍將領憤怒不已,紛紛叫囂著要踏平賊軍。
“諸位,本將軍也對賊軍的行為痛恨萬分,不過我軍也沒有時間趕到對方軍營。”
“反賊一直觀察我軍行動,兩地距離很遠。
等我軍發兵,還沒有抵達賊營,對方就聞風而逃了。”
安撫好諸將的情緒,接著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我也決定放棄剿滅這夥敵軍,不久之後朝廷新的命令將抵達。”
“請問左將軍,朝廷會下達什麽旨意?”袁紹出列問出了眾人的疑惑。
“不久前在兗州的朱儁被黃巾菠才擊敗,兗州戰事不利,朝廷定會下旨命我等馳援。”
“我已經修書給曹操和董卓,命他們共同出兵圍剿這夥黃巾軍。”
諸將聽聞左將軍早就考慮好行軍計劃,也還能按捺下心中的不爽快,紛紛沉默著退出大帳。
高陽城,五大世家的族長聚集一處。
從幾人陰沉的臉色,可以看出他們心中的不快。
“皇甫嵩剿賊不利,大軍糧草被敵軍焚毀。
不找朝廷請求援助,把算盤打到我們高陽世家的頭上了。”
齊家家主憤憤不滿的說出其他人的不快。
“他還直言這夥賊軍有上萬之眾,裝備精良驍勇善戰。
漢軍多次交戰損兵折將,實在是不可力敵,還要求我們派人補充大軍。”
“他怎麽有臉要求我們派出家族私兵,為大漢朝廷剿賊,以及為他皇甫嵩加官進爵的。”
幾大家族的人接到信件,紛紛破口大罵皇甫嵩的無恥。
不過這是袁紹親自執筆送出的信,即使不表明會給他們向朝廷請功。
他們也必須給四世三公的袁紹一份薄麵。
眾人都心知肚明,糧草是一定要付出一部分,具體是多少,就看他們是怎麽商議的了。
“各位不要氣憤了,都說說要給出多少糧草才算合適?”
許家主止住眾人的情緒,詢問各自的建議。
“剿滅黃巾還需要皇甫嵩出兵,給多了我也心疼,我打算支援兩千擔糧食。
”許家率先表示願支援糧草。
身為高陽第一大世家都帶頭捐贈了,其他人也不好直言拒絕。
五大家族帶領城內大大小小的世家,總共籌建了一萬擔糧食。
皇甫嵩接到幾大家族的回信,大軍有了這一萬擔糧食,算是暫時解決了缺糧的問題。
一萬擔糧食足夠補足兩萬人,使用一個多月時間了。
至於這些世家在信中要求他,一定要剿滅作亂的反抗軍。
他也隻能說抱歉了,朝廷的調軍指令怕是不日即將到來。
“本初啊,高陽的世家願意支援我軍一萬擔糧草。
你親自率領五千人馬前往押運,屆時我安排五千人接應你們。”
袁紹領命前往,畢竟是以他的名義發出的信件。
這份人情需要他親自去補償別人。
深知此事的緊急,袁紹帶著他的大將顏良、文醜,領著大軍浩浩蕩蕩的前往高陽城。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