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戰前準備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武臨早就命令胡達在百姓中尋找飼養鴿子的人家,雖然找到一些飼養的人家,但時間太短隻能短距離內飛行。
鴿子,亦稱鴿、家鴿、鶉cuu)。
鴿子是由“始祖鳥”演變而來的。
家鴿是由野生岩鴿和原鴿經人類長期馴養而成的。
在我國,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關於喂養鴿子而食肉與觀賞的記述。
漢劉邦枯井放鴿,解除了敵兵狐疑而脫險。
信鴿通常需要從小培養孵化,加之業餘訓練。
異地至固定地點:當信鴿帶離鴿舍至異地,僅需將它放飛,它將飛回鴿舍。
兩個固定地點之間:訓練送信的信鴿是喂食在a地,但是晚上不讓它進a地的鴿舍。
隻能進b地的鴿舍。長期訓練後,信鴿可往返於兩地送信。
異地至一定區域內移動的鴿舍:這種情況下軍鴿居多,比如建在軍車上的鴿舍,可在一定範圍內隨意移動,異地放飛的信鴿可自行飛回。
經過這幾日的訓練大致可以實現短距離五六十裏送信,方便兩軍交戰時相互配合。
工匠營忙的熱火朝天,工匠們見武臨前來視察紛紛停止製造圍了上來。
從他們激動的眼神和興奮的麵容,無不說明軍隊給他們十分滿意的待遇,一群人烏泱泱撲通跪下。
高聲大喊:“感謝將軍救命之恩,員不離不棄誓死效命!”
武臨連忙彎腰扶起最近的老師傅,對之前選擇冒死救下他們感到欣慰。
古人信守承諾、一諾千金、推崇信義,一旦認可就不會因為一些利益選擇背叛其主。
“諸位無需如此,我等同為活不下去的鄉裏人,隻因朝廷苛捐雜稅、酷吏暴政才選擇揭竿而起,隻有我們同心協力定能建立一個共同幸福生活的國度。”
勉勵工匠繼續為大軍打造武器,在胡達的陪同下走入一間保護森嚴的密封房間。
室內光線充足,四五米高的牆壁上方是一麵麵可活動的窗戶,十幾張寬大的桌子整齊的擺放著。
上麵是一些線路精準的圖片,各類巧妙的零件分類別致,所在此地的都是他們最信任的老鄉組成的親衛。
這些人時刻被暗探監視,所有的零件從外麵分開加工,彼此之間都不知道製造的是什麽。
與普通的物件混合在一起毫無異樣,這些不相幹的物件就在此地組裝,作為對付漢軍騎兵和殺敵的秘密武器。
體型十分龐大的床子弩整潔的擺放在桌子上,大約有五六十架,其製作材料和難度頗大,幾乎耗盡數百人心血才製作而成。
除了開始階段探索緩慢需要試錯,後麵就是批量生產,現在的工藝水平不高在一點點的改進。
它是一種重武器,是在唐代絞車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它是冷兵器時期的重大發明,是騎兵的噩夢,箭矢有三支,一槍三劍箭,射程1000米。
武臨手中的有八百米左右,準星還偏差極大,有效射程有七百米,也算是跨時代的大殺器了。
為了對付西涼騎兵的小型陷馬器用以刺傷馬蹄,其一曰刺球,以鐵製球,四周有鋒;
其二曰蒺藜,即鐵蒺藜,其上有鋒,並萃之以毒藥;
其三曰茅針,鐵製,其形如針而稍大;
其四曰鵝項,即鐵製鉤狀物,其形狀兩曲而兩頭銳利;
其五曰菱角,即鐵菱角;
其六曰皂角,即以鐵製成皂角形狀。
此類陷馬器,成本低廉,還打造了大量拒馬樁與三矢連弩。
連弩其體積和重量減輕,成為一種騎兵必備的單兵武器,此弩正在大規模製造,可以趕得上此戰發配給全軍。
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攻城殺敵利器投石車,根據武臨多日的設計,他們使用的投石車不僅裝載量比漢軍的大了七八倍。
幾百斤的石頭密密麻麻從天而降,光是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就令人熱血沸騰。
巡視檢查這些秘密武器,給打贏這場戰爭充滿了信心。
董卓的前鋒部隊在董越的率領下疾馳前往左人山駐紮,眼前涓涓流淌十幾米寬,水位不及腰的淺水完全阻擋不了大軍行進。
可惜董卓下令他不準渡河,隻需打造渡河器械即可,李儒的本來目的是盯住武臨並且震懾對方。
武臨之前選出的上萬名少年人中,被牧馬選走兩千多人培養為斥候探子,還剩下近萬名預備的水軍,正日夜不停的在滋水和夷水中訓練。
北方士兵多陸軍不習慣水戰,訓練用的船也是漁船,他們還沒有實力和時間打造高大的樓船。
主要還是找不到造戰船的工匠,不過有建造幾百石商船的老師傅,在世家中找到一些適合造船的木頭不過不多。
滋水和夷水都不適合開展水運,可以說黃河都不太適合漕運。
董越幾人縱馬臨河眺望唐縣,心中也是感慨來晚了一步,他們連夜出發,一路馬不停歇還是讓武臨等人先攻下來縣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賊真是狡猾啊,居然如此果斷連夜攻下來城池,接下來我軍想要剿滅對方怕是傷亡頗大了。
本來我們是為唐縣護衛成掎角之勢,就是為了避免賊軍攻城,還是慢了一步,數千守軍連一天都堅持不了,真是一群廢物。”
幾人罵罵咧咧的說來一堆泄憤的話,安排信使把情況快馬加鞭報告給董卓,其餘人砍伐樹木原地取材建造渡河木橋。
董越抵達夷水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城外密密麻麻的百姓,和繳獲的軍資在世家組建的俘虜。與兩萬多青壯組成的運輸營艱苦勞動下接近了尾聲。
這些世家子弟搬著沉重的軍械與糧草,行走在泥濘水坑的土路上,穿著單薄的粗麻衣忍受凜冽寒風。
其各種艱苦隻有個人自知,剛開始時一群人叫嚷著虐待、不尊重讀書人、自持身份傲慢不已。
在冰冷堅硬鞭子、拳頭的稅負下身留數到血淋淋的傷口後,都選擇老老實實的幹著最辛苦體力活。
至於那些被安排去編織和做夥食的女子,除了個別桀驁不馴被餓了一頓後,也無可奈何的默默遵從規則。
軍中的規則就是,“不幹活就沒飯吃”,那些婦女雖不會直接拳腳相加,但排擠孤立與流言蜚語著實令人難以忍受。
那名鬧事的就是唐家大小姐唐容如,在經受過社會的毒打後默默坐在角落中織布,古達的世家小姐皆能會做女紅、識字讀過一些書。
軍中沒有閑人,被買入或者豢養的歌姬舞女丫鬟仆人都有了一份工作。
聽聞免除了奴籍有了自由身,除了一些自願忠誠依附世家的人,軍中也沒有勉強其離開主子,這需要時間消化接受改變。
武臨還未構建好執法機構,如今暫時由簡修和牧馬共同擔任,親衛終於挑選出一百人以及加上百餘名機靈聰慧的少年,希望以後有合適的人選。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