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悲催的華雄

字數:4087   加入書籤

A+A-


    典韋這邊的埋伏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華雄和八百飛熊軍在皎潔的月色下急速奔馳。
    強悍的騎兵遍布堅硬的鎧甲,黑色的甲胄在銀色的月光下泛著森嚴的寒光。
    沿途林深草茂道路蜿蜒狹隘,為了快速趕往前線也顧不得行駛在山野中。
    徐晃帶領的先遣軍早就等待多時,他在暗處盯著疾馳而過的西涼騎兵。
    感受到對方精銳的全身甲胄,以及強壯高大的士兵,組成緊密而秩序井然相互配合的陣型。
    在親眼見證中深刻理解了,何為天下聞名的精良騎兵,他也算是和武臨,打過幾萬人的大戰見過大場麵了。
    但對上這支全副武裝,而具備極大視距衝擊力的軍隊,估計一個回合就會把我軍陣營衝散。
    為自己先前的莽撞冒進的心情深感汗顏,同時也對武臨超出常人的判斷力,與冷靜的頭腦佩服不已。
    他提前安排士兵在路上事先挖好了陷馬坑,幽暗的路麵還撒上了無數鐵蒺藜。
    東漢時期的騎兵普遍使用布匹或者動物毛皮包裹馬掌,這時還沒有發明出馬蹄。
    雜草中掩藏起來的絆馬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華雄一馬當先的衝入陷阱中,高速行駛中馬匹直愣愣的撞倒了絆馬索。
    還未待其反應戰馬便不出意料的被掀翻在地,華雄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率先反應過來。
    在即將倒下的馬上雙腿一蹬淩空而起,利用數米長的大刀穩住身形,矯健的身手在空中往側麵一閃穩穩的落到了地上。
    身後的騎兵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
    數十位騎兵被掀翻在地,摔的人仰馬翻,有的馬腳筆直的陷入坑中。
    纖細脆弱的馬腳發出清脆的骨折聲,戰馬躺在地上悲痛的哀鳴著。
    顯然是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是不能再繼續站起來自由馳騁了。
    鐵蒺藜無情的刺穿薄弱的馬掌。
    吃痛的軍馬撲棱棱的跪下,騎兵不出所料也重重倒在了地上。
    高速奔跑帶來的龐大勢能作用在士兵身上,全幅鎧甲保護身體避免遭受皮外傷。
    但人體的五髒六腑絕對的承受不住撞擊的。
    地上的戰士都感覺身體內部一團漿糊,口中吐著白沫流失道道鮮血。
    皆是軟弱無力的躺著進氣多出氣少,明顯是失去了戰鬥力離死不遠了。
    華雄被困在重重陷阱中仍然謹慎的關注四周,在損失數十人之後其餘人果斷的勒住了馬匹。
    見敵方士兵中計才死了這點人,頗為欽佩其訓練有素的戰鬥素養。
    抓住戰機一聲令下,巨大的床子弩呼嘯著破空而出。
    淩厲的破風聲使神經高度緊張的華雄眼皮直跳。
    還不待他下令,麾下的士兵早已舉起手中的盾牌,臨危不亂的應對意料之中的箭矢。
    可惜這是具備強大破壞力的重弩,誰會想到敵軍會把無比沉重的重弩,改良為方便攜帶的形式。
    數米長的槍杆毫不費力的捅入薄若蟬翼的裝甲,無與倫比的殺傷力被無情的連人帶馬刺穿。
    聲嘶力竭的哀嚎聲此起彼伏,華雄看著這一幕幕慘狀呆若木雞,剩下的士兵也是目瞪口呆的傻站著一動不動。
    一輪箭羽過後又損失了百人,他在巨大的震撼中迅速守住心神,衝著發愣的士兵厲聲嗬斥。
    “大軍迅速衝過陷阱,下一次攻擊很快就會來臨!”
    立即翻身騎上親衛牽來的戰馬,他首當其衝的飛奔而出,殘存的騎兵令隨禁止冒著滿天箭羽衝了出去。
    徐晃放了幾次弓弩未能獲得較大的戰果。
    但在出其不意下也讓敵軍損失近兩百人,這可是驍勇無畏極為精良的飛熊軍啊!
    華雄領軍逃出了包圍圈,回首下令各軍立即清點人數。
    當得知此次遭遇戰損傷了近兩百人,瞬間感覺天都塌陷了。
    他從未遭遇如此慘重的傷亡。
    僅僅是敵方安置的幾個陷阱而已,仿佛是專門對付西涼騎兵精心製造的。
    第一次感到對這夥黃巾軍的畏懼,同時也恨透了輕敵冒進被包圍的董越。
    無可奈何的仰天長歎,人他還是必須去救,對方是董卓的族弟斷然不能見死不救。
    短暫的休息過後選擇繼續前往救援。
    董卓和軍中將領焦急的等待著,漆黑的夜色中微弱的火焰暗淡搖曳,眉頭深皺好似預料到不幸的消息。
    焦慮的思緒迫使他不經意間谘詢身邊的謀士李儒,
    “文優,今夜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你有何對策?華雄領兵前往不不知會不會順利啊。”
    李儒也猜測不到敵軍此舉的意圖,不過一股隱隱不安的直覺還是直衝腦海。
    “主公,黃巾軍應該是出來什麽變故促使其冒險出兵,原本的目的大概率是為了盯住我軍不得輕舉妄動。
    董越將軍也是誤打誤撞與敵軍交戰,這夥賊軍的統帥深感兵法,屬實是一名極有謀略的勁敵。”
    董卓聞言也是深感擔憂,夜間行軍加之起伏不定的地形,完全不利於騎兵作戰。
    他突然想到一個可能立即出言征詢意見,
    “會不會是接應黑山軍殘餘人馬,才迫使城內人馬出城?”
    李儒的思路也瞬間打開,不過他是有其他方麵的猜測,
    “主公,黑山軍不過萬餘兵馬,據我所知城內賊軍主將之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卒。
    對方幾次與皇甫嵩大軍周旋數次建功,不可能不知道對方會奪取他的兵權。
    根據對方的原先低下的地位,屬下猜測應該是接送親人村民才值得對方冒險,據稱他身邊的將領大多是一些同鄉人。”
    不得不說李儒思緒快如閃電,隻言片語間就把事情推測出大概來。
    “主公,屬下建議派出斥候以及一支兵馬,前往之前敵軍堵住河流之處探查。
    一群老弱病殘想要渡河肯定是在水流最緩處。
    同時也要派出大將前去接應。
    如果賊軍調整戰略轉頭對付大軍,深夜大戰人數不足的情況下,軍隊可能會傷筋動骨啊!”
    董卓沒想到局勢如此的危機,毫不遲疑的發出作戰指令,
    “李傕、郭汜領軍千人前去救援華雄的飛熊軍。
    牛輔帶本部人馬前去賊軍築壩處探明情況,不可輕易與敵軍交戰,違者軍法從事。”
    有了董越的前車之鑒,謹慎的強調了軍規。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