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董卓敗退
字數:4300 加入書籤
李儒情緒低落,歎息道:“主公,我們中了叛軍奸計了。”
“戰鬥打到現在,敵軍隻出現三十支兵馬,其他人絲毫不見蹤跡。
叛軍有五六萬兵馬,城外不過三支部隊,怎麽可這般薄弱,被區區萬餘人攻破。
我軍深陷城中,若不及時撤退,待敵軍包圍而來,怕是不能逃脫。”
董卓心思極為複雜,神情頹靡,也認清楚了現實,
難過道:“文優,耗費極大代價,損兵折將,才攻破城門,此時撤兵,實屬不甘心啊!”
李儒對其心思洞若觀火,深知麵對這番天大功勳誘惑,任何人都難以自持,
歎息一聲道:“叛軍計劃周密,早有防備,算計人心,令人膽寒。
這本就是陷阱,若心生貪念,大軍葬送待機,諸位將軍生死不知,主公也逃脫不得。”
“唉,都怪我過於貪心,讓大軍白白損失,無功而返,此事之過,均係我一人,其他將軍無罪。
傳我軍令,大軍速速撤出城池,朝北麵而去!”
董卓深知其中潛藏危險,處事果斷,絲毫不拖泥帶水,接受李儒提議,全軍撤離。
“謹遵刺史軍令!”信使接到命令,翻身上馬,一路疾馳,高呼撤軍。
西涼軍一片震動,皆目露不解,但手腳靈活,絲毫不帶猶豫,丟盔棄甲,倉皇朝董卓周邊集結。
“再嚐試一次,由我等三人帶一支精銳,衝破叛軍防禦!”
李傕眼神犀利,神情慌張,心中焦躁。
西涼軍數次衝鋒,毫無建樹,均被打退,還折損兵馬。
三人冷眼凝視這支精兵,鐵盾連連,漆黑無亮,均由純鐵打造,堅不可摧。
三四米長槍,長柄銳利,觸手難抵,完全摸不到對方。
盾牌後麵弓弩強勁,連綿不絕,輪換迅速,毫無空隙。
且盔甲堅固,兵刃難破,武器銳利,切金斷玉,簡直無計可施。
就在幾人苦苦思索,尋找對策,搖頭晃腦,滿麵憂愁之時。
“刺史大人有令,立刻撤兵!”
“刺史大人有令,立刻撤兵!”
“刺史大人有令,立刻撤兵!”.
...突兀間,一道道呼喊聲接連傳來,眾人凝神一聽,心神大亂,不知所措。
三人一臉茫然,麵麵相覷,六目相對,不知進退。
“誰在亂出軍令,把此人給帶上來!”
董越率先發聲,聲音中包含森寒殺意,嚴肅森嚴。
“將軍就是此人,口口聲稱,言辭鑿鑿,表麵是刺史大人軍令!”
片刻後,幾名士兵壓著一人,穿過重重人群,在眾目睽睽之下,麵露驚慌,跪在幾人麵前。
董越斥責道:“你所言可屬實?
若亂傳軍令,擾亂軍心,定斬不饒!”
信使見這番陣勢,底氣不足,語氣減弱,顫顫巍巍回複道:
“稟報董越將軍,此言的確出於刺史大人,就是給我十顆腦袋,也不敢謊報軍令啊!”
場中一片沉默,車環位於軍中,也聽見西涼軍撤退之事。
又見對方紋絲不動,頓時疑惑不解,不知道敵軍為什麽會突然下令撤兵。
很快,李傕與二人商議片刻,不再猶豫,很快就帶軍撤出安平城。
發現敵軍緩緩後撤,百戶詢問車環,是否乘機攻擊,卻被他給拒絕了。
百戶歎息一聲,有些無奈,雖心有不甘,可無軍權,隻能眼睜睜,看著敵軍安全撤退。
“全軍上城,接管城池,關閉城門,避免敵軍偷襲。”
等待片刻,見西涼軍離開了,迅速下令部隊接守城門。
車環忍著疼痛,跟隨部隊登上城牆,極目遠眺,發現敵軍在城外集結,正朝左側離去。
就在他們疑惑之時,一陣馬蹄聲驚擾全場。
隻見一支兵力從右側殺出,一路暢通無阻,令西涼軍節節敗退。
“殺啊!”
一道粗獷聲音傳來,一將身軀魁梧,紫髯碧眼,虎背熊腰,威武不凡。
仔細一看,來將手持雙戟,正是先前逃遁典韋,大約有六七千人,聲勢浩大。
原來,典韋遭遇董卓算計,殺出重圍,一路向南逃竄。
在人心惶惶,悲痛萬分之時,遇到了太史慈等人,兩人一同商議,合兵一處,領軍前來複仇。
“撤,快撤!”
董卓發現敵將是典韋、太史慈,哪敢停留,顧不上軍隊,帶著李儒獨自逃去。
華雄與典韋交手一個回合,心驚肉跳,絲毫不念戰,果斷領軍撤退,李傕三將也率軍撤離。
最終,由於董卓決策果斷,軍隊出城及時,才沒有被圍困城中。
太史慈擊退西涼軍,見城下密密麻麻全是屍體,城頭上掛滿人,硝煙彌漫。
見此場景,頓感心驚,深知此戰極為激烈,便沒有追擊,領軍回歸城池。
周倉、徐晃率領八千多人,與曹休、夏侯淵萬餘人,在北麵展開大戰。
雙方勢均力敵,絲毫不退讓,戰鬥尤為慘烈,均死傷頗大。
當兩軍混戰時,一支敗兵從西麵逃竄,曹軍一番詢問,才得知曹操大敗,生死不知。
夏侯淵獲悉此事,戰鬥意誌銳減,心緒不寧,消息傳開,曹軍軍心不振。
徐晃見狀,更加勇猛,企圖一舉殲滅這支曹軍。
二將左右包圍,企圖截斷敵軍退路,分割包圍,一點點吃掉對方。
然而,異況頻發,一騎信使衝入軍中,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徐司馬,具我軍斥候來報,武陽、臨城總二萬大軍。
正朝此地而來,距離戰場,不足十裏,請速速做出決斷。”
斥候聲音洪亮,周圍士卒都聽見了,沒有掩飾,口中顯露出急切。
徐晃沉思,有些為難,曹軍戰鬥力低下,抵抗不足,對殲滅敵軍,十分動心。
“唉!”
徐晃歎息一聲,最終,還是做出了撤兵決定。
片刻間,周倉接到軍令,也不再朝前推進,
下令道:“全軍聽令,前軍變後軍,有序撤離,本司馬親自墊後。”
周倉、徐晃領一支軍,虎視眈眈,緩緩抽身離去。
“呼!叛軍終於撤兵,不再糾纏了,全軍原路朝北麵而去,隨我解救主公!”
夏侯淵輕舒一口氣,未曾追擊,而是領軍追趕曹操。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