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愜意
字數:8700 加入書籤
不多時,武臨幾個踏步,跨過高高門檻,走過滄桑石塊,越過九曲回廊,穿過枯萎花園,抵達一處裝潢華麗,古樸清幽閨房外。
房中燈光晦暗,搖搖晃晃,光影映照,人影投射在房門上。
稀稀疏疏幾道人影,悄然坐立,纖細挺拔,起伏窈窕,巍然不動。
“將軍,到地方了!”前方清影陡然停止,傳來一道清脆悅耳柔音。
“嗯!”
武臨輕聲頷首,自動忽視其盈盈一笑,其中攜帶打趣與調戲。
寧蘇向右踏出一步,給他讓開路徑,目不轉睛,大膽羞澀,直愣愣盯著他。
“哢嚓!”
武臨雙手一推,兩扇木門緩緩展開,兩雙美目驚喜交加,直直注視著他。
“武哥,你...你來了,今日處事勇猛,我...我向你贖罪了!”
陳奚岑的一下,雙腿合攏,齊齊彎曲,跪在地上。
情況十分突然,他有些吃驚,慌忙上前攙扶,
安慰道:“奚兒,此事無礙,你我自幼一起長大,朝夕相處,情深義重,保住了城池,何錯之有。”
陳奚眼眶淚水打轉,嗚咽道:
“可是...可是,我擅自插手軍隊,私自取走兵符,引發爭端。
為你帶來麻煩,影響威信,擾亂軍規,後患無窮。”
陳奚全身顫抖,麵色通紅,聲音顫動,氣息斷斷續續,哭泣不止。
武臨見她淚眼婆娑,害怕不已,真情流露,確實在擔心,麵色憔悴,心中恐慌。
拉扯半天,陳奚死活不肯起來,隻是一味自責,心緒不寧。
武臨沒有辦法,一同跪在地上,雙臂環上她嬌弱身軀,把她抱在懷裏。
寬慰道:“好了,好了,你哭得像個小花貓,你張姐姐還看著你,你聽,她可在笑話你!”
此言一出,立竿見影。
懷中人兒身軀一顫,哭泣聲緩緩停歇,腦袋深深朝懷裏鑽,耳尖紅彤彤,染紅了白雪脖頸。
“嘻嘻嘻!”張寧看著眼前這溫馨一幕,戲謔一笑,眼中卻有些悲傷,仿佛在懷念什麽。
歉意道:“此事,是我們考慮不周,有損將軍顏麵,違反軍法,屬實不可開先例,請武哥責罰。”
說完後,用腳移開凳子,幾步移出,在兩人身邊跪了下來。
武臨抱著哭泣陳奚,對這番行動有些詫異,因為張寧皓腕環繞他身子,嬌軀靠在她肩膀上,三人相互抱在一起。
武臨麵色通紅,感受著胳膊上傳來柔軟,胸前氣息喘喘,一陣酥麻,有些恍惚。
三人皆沒有說話,沉默著感受此刻溫柔靜謐,幾人心意相通,暗生情緒。
朝夕相處,情感日益增加,且住在一起,郎情妾意,無需訴說。
在外人看來,簡直是天生一對,私底下毫不避諱,均稱呼為將軍夫人。
此舉,不僅是承認其地位,也是尋找靠山,武臨軍中勢力簡單。
由黃巾軍前身構建部隊,以張寧為首,主要成員由簡修、薛蘭、徐晃、周倉等人。
也有出身於下河村,以武臨同鄉構成勢力,奉陳奚為主,其中以牧馬、典韋構成。
雖然沒有明顯爭鬥,卻也涇渭分明,暗中較量。
畢竟,誰都知道,枕邊風極為可怕,抱團取暖,相互支援,方為上策。
權力鬥爭很是普遍,卻全是圍繞君主展開,不可避免。
很多人不為權利,不過是被席卷罷了,甚至在無意中卷進去,身不由己。
在地上跪了好半天,三人腿腳發麻,很是難受。
武臨笑道:“天色不早了,地上冰涼,天寒地凍,又衣裳單薄,勞累一天,擔驚受怕,快些歇息吧!”
話落半響,無人回應,目光左視,一雙美眸凝視著他。
眼中略帶羞澀,有些期盼,眼眸汪汪,神采奕奕,情意盎然。
突然,兩眼對視,神情恍惚,她卻大膽直視,眼神拉絲。
眼中倒映出一抹紅暈,俏臉微熏,仿佛喝醉了一般,紅霞滿布,紅唇微張,誘惑嫵媚。
兩人氣息融合,喘著粗氣,緩緩接近,十分曖昧。
張寧眼簾閉合,長長睫毛上下顫抖,臉頰緋紅,呼吸急促。
武臨有些意動,此情此景,郎有情,妾有意,水到渠成,十分流暢。
頃刻間,雙唇接觸,唇齒交合,溫潤濕滑,仿佛觸電般,感到一陣酥麻。
時光暫停,腦海中一片恍惚,唇舌接觸,發出輕微嗚咽聲。
“啊!”
一聲尖叫打破寧靜,不用想,此人就是陳奚。
兩人迅速分開,張寧本想拔腿就跑,剛要站起來,始終使不上力氣,幹脆擺爛,腦袋靠在武臨背上,躲避陳奚目光。
陳奚一聲驚呼,語序不連,吞吞吐吐,
害羞著說道:“你...你們居然...居然這樣毫無顧忌,都忘記我了,我還在這裏呢!”
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黑影,唇角一片濕潤,她瞳孔緊縮,有些慌張,雙手抵觸胸口,由稍微掙紮到毫無抵抗。
陳奚緊閉雙眼,不敢睜開眼睛,接受了現實,感受嘴角溫暖,一陣吧唧聲,斷斷續續回蕩在房間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寧聽聞聲息,眼眸閃現幽怨,又有些幸福,相處多日,兩人關係終於有了進展,也算是了卻一片心願。
自從家人離世,張寶戰死後,失去了最後一個親人,就孤苦伶仃,獨存於世。
雖然武臨優待她,且尊敬有加,給予她溫暖關心,即便芳心暗許,卻從未獲得呼應。
今夜,一吻定情,算是確定兩人關係,心中自是波瀾起伏。
“嗯!”
聽聞道一陣吮吸聲,有些疑惑,
悄悄露出眼眸,抬首看去,隻見兩人唇齒緊緊貼近,動作起伏很大。
“呀!”
一聲驚呼自身後傳來,陳奚身軀一窒。
對方卻不願放棄,緊追不舍,隻得順從,隻感覺頭腦沉浸迷糊。
張寧有些生氣,就這樣看著,十分難受,見雙方繼續忽視她。
毫不顧忌,把她撇在一邊,冷哼一聲,極為不悅。
右手抓住武臨腰間,心中頗為難過,用力擰動,發出聲音極為難受。
隻好放棄了繼續之前之事情。
兩人齊齊看向他,眼角含笑,十分喜悅,見她眼中有些憤怒。
給其騰出一個位置,讓她靠近了過來,
相視一眼,
雙方頓感羞澀萬分。
世間靜謐,溫暖隻是暫時,奔波忙碌才是永恒旋律。
夜幕厚重。
寒風冰冷刺骨。
陳奚與張寧正在說話。
經過這次談心,算是了卻心結了。
不再選擇停留下來。
暫時離開了,回到府衙居住。
夜盡天明,微光顯現,天邊烏雲逐漸變白,大地慢慢展現生機。
漢軍大營人影稀疏,一片爭吵,嘈雜萬分。
“可惡,董刺史,若你及時馳援,我軍怎會招致大敗。
幾萬兵馬損失殆盡,再無一戰之力,連大將曹仁被俘,曹純、夏侯尚慘遭屠戮。”
曹操奔逃了一夜,一路驚慌,迷失了方向。
夏侯淵尋找多時,這才在一處密林中尋回曹操,見他棄甲割袍,十分淒慘。
又經過一路奔波,今天一早,才抵達軍營。
從路上得知西涼軍潛伏許久,待曹軍大敗,才領軍出擊,一度攻破城池,順利撤退。
心中憤怒不已,不顧狼狽,對著董卓一陣咆哮,發泄心中怒火。
其實,曹操並非是害怕兵敗,而是為了穩定軍心,推脫責任,把自己從中摘出去。
反正,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坑董卓,反正已經得罪了,身為袁紹好友,早就倒向世家,也怕對方報複。
隻為了讓其他人知道,此次慘敗,並非是他一人過失。
也不是曹操謀劃不足,而是友軍按兵不動,放任雙方爭鬥,遭到友軍算計。
董卓氣憤不已,怒火中燒,麵對曹操當眾指責,隻感覺麵上無光,顏麵盡失。
“刷刷刷!”
腳步淩亂,一片嘈雜,兵甲碰撞,人影重重,雙方劍拔弩張。
夏侯淵、曹休麵色憤慨,右手緊握刀柄,氣氛十分緊張。
兵刃林立,相互對峙,火藥味十足,一觸即發。
華雄等人聽聞消息,見勢不妙,迅速帶人趕往主營。
西涼軍損失不大,人馬保全,幾番大戰,均未直接參與,僅僅損失六七千人。
“嘩嘩嘩!”
一隊隊士兵衝入軍帳,眨眼間,便把五六千曹軍團團包圍住。
見己方支援趕來,頓感底氣十足,董卓冷笑道:
“曹校尉,昨夜大敗,全是你一人責任。
若非你貪功冒進,單獨行動,各部完全不知情況。
我軍雖提請知道消息,連夜趕往支援,但路途遙遠,行軍緩慢,這才遲遲未抵達。
如果不是我部及時支援,恐怕...哼,你身後這幾千人,怕也是葬身雪海了。”
董卓輕蔑一視,眼中極為不屑,對方用意,自是十分清楚。
昨夜,叛軍壓出安平城世家,逼迫曹操撤兵,對方卻禍水東引,嫁禍於他,令其十分憤慨。
曹操冷眼相視,沉默不語,雖心如明鏡,肯定是不會承認此事。
見對方無言以對,董卓趁機發難,質問道:
“曹校尉,天氣日漸寒冷,柴火不足,士卒忍受寒冷。
你接下軍令,承擔全軍伐木之事,如今三日已過,絲毫不見一根木柴,你該當何罪?”
曹操冷哼一聲,對此事不屑一顧,傲然道:
“幾車柴火,怎可難住我曹操,傍晚時分,自會補齊數量,你不必以此激怒,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哈哈哈,曹校尉這般自信,本刺史深感欣慰,彼軍經曆大敗,軍心渙散,人手不足。
此番作戰,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建議你軍,還是負責全軍後勤。
屆時,大軍破城,定會分你部一份功勞。”
曹操對對方虛情假意,極為嗤之以鼻。
坦蕩道:“多謝刺史大人厚愛,經曆一場大戰,我軍缺兵少將,無力討伐叛軍。
待完成任務,便領軍會高陽城,遠離戰場,祝賀主帥大人大獲全勝。”
曹操言語嘲笑,十分痛快,開懷大笑,氣得董卓臉如豬肝般難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此次決定,並非一時之氣,而是無力出兵作戰。
深感叛軍聲勢浩大,氣候已成,對此戰完全沒有信心。
幾次大敗,內部分裂,認為此戰必然失敗,隻想趕快撤出旋渦。
先趕回高陽城做出部署,招兵買馬,補齊兵力,擴充實力。
至於完成軍令,自是怕給對方留下口實,落於下風。
況且,僅此一戰,叛軍絕對不會出兵阻攔,可大膽砍伐木柴,暢通無阻。
聽聞曹操領兵遠離,董卓十分喜悅,但還是麵露挽留,假裝可惜道:
“曹校尉不必氣餒,不過是一場失敗,說明不了什麽。
叛軍勢力強盛,你部兵精將勇,驍勇異常,擊潰敵軍,唯有團結一致,才能攻破城池,十分需要你軍支援啊!”
“嗬嗬!”
曹操嘴角顯露出一絲嘲諷,沒有反駁對方虛情假意。
假笑道:“多謝主帥大人關心,部隊損失過大,我心灰意冷,無心作戰。
不必挽留了,待我補充好兵力,定會及時趕來馳援,助漢軍破賊!”
話音未落,董卓還未反應過來,便看見曹軍整齊有序,迅速撤離了此地。
經過這番爭吵,漢軍矛盾傳遍各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他四城城主,對於董卓見死不救之事,深感憤怒,暗中達成一致,不願聽其調遣。
當天傍晚,一車車木材運回漢軍大營,曹操如約而至,信守承諾,當夜便領軍返回高陽城。
傍晚時分,一支漢軍緩慢朝北行軍,軍旗飄蕩,曹字極為顯眼。
“主公,曹仁兄弟深陷敵營,危在旦夕,怕是性命不保啊!”
夏侯淵發現大軍北撤,似乎忘記了一些事情,心中著急,這才開口詢問。
曹操笑道:“此事,我自有判斷,無需擔憂。”
膘了眾將一眼,發現他們麵露憂慮,明顯不信,繼續解釋道:
“叛軍首領有勇有謀,絕非庸才,擒獲敵軍大將,必然不會斬殺泄憤。
黃巾軍攜卷百姓,數目龐大,又無後援。
即使平安渡過寒冬,明年春天也缺少糧草,我已經派人往城中送信。
許給糧草,撤兵罷戰,讓其優待,大戰過後,必會平安歸來。”
其他人這才恍然大悟,不再擔憂此事,一群人冒著風雪,無奈離去。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