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天下梟雄逐一湧現

字數:4353   加入書籤

A+A-


    洛陽城,一座金碧輝弘宮殿中,大堂上,一幅牌匾,金燦燦顯示四個大字,正大光明。
    以金玉鑲嵌,用名貴木料打造,上麵幾個大字,筆走龍蛇,蒼勁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出於名家之手。
    此殿正是德陽殿,屬於南宮正殿,據說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納萬人。
    德陽殿高大雄偉,據稱離洛陽四十裏外偃師城,也可可望見德陽殿及朱雀闕,其高聳鬱鬱與天相連。
    “說啊,這個武臨是什麽人,誰能告訴朕?
    口口聲聲說一小股匪患,你們推舉之人,朕也重用了,董卓、曹操率領十幾萬人馬。
    居然損兵折將,毫無作為,坐視賊軍擴大,河北趨於安定,人心思穩。
    你們要權利,官職也放出來了,要自主權,也允許各地募兵。
    朕這般信任你們,唯舉薦便任用,這就是你們報答嗎?
    這就是回複嗎?”
    漢靈帝拖著病重身子,聽聞河北大亂,幾十萬黃巾軍匯集巨鹿,聲勢尤為浩大。
    甚至大廈將傾,天下危如累卵,驚慌失措,不顧虛弱,強撐著爬起來,展開群臣大會。
    “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見龍顏大怒,太尉楊賜、司徒袁隗、司空張延,以及侍中何進,均齊齊跪下,口中呼喊著請罪。
    眾人齊刷刷跪在冰冷大殿上,頭顱低沉,沒有人敢冒頭,生怕惹惱了上麵那位,導致九族消消樂。
    “何侍中,你推薦董卓,率軍前往河北平叛,十幾萬大軍無功而返,你該當何罪啊?”
    聽聞森寒聲音,何進被點名,卻絲毫不慌張,暗自慶幸,讚歎董卓機智,早早發出文書。
    “啟稟陛下,臣接到董刺史折報。此戰不利,非作戰問題。
    而是青州管亥,突然率領十一萬大軍,急轉北上。
    盧植將軍圍困賊軍於臨淄,已經有數月了,卻不思攻取,早日破賊。
    董刺史麵臨困境,兵馬不占優勢,天寒地凍,糧草供應不及時。
    不得以,為了保存實力,帶領九萬大軍撤回唐縣,為朝廷保存了實力。
    可那個曹操,三萬兵馬,全部被滅。
    臨城、石門城主,相互猜忌,不停號令,才招致全軍覆沒,石門城也落入賊手。”
    何進言之鑿鑿,把鍋推給了曹操、臨城、石門城主,把文書交給太監,給漢靈帝過目。
    “陛下,曹校尉作戰勇猛,屢次與賊軍交戰,雖慘遭失敗,可壯誌不改。
    退守高陽城,收攏殘兵萬餘人還救回了高陽五大世家子弟。
    請陛下念在他勞苦,讓其將功折罪,參與大戰,剿滅叛軍。
    盧植中郎將有勇有謀,統帥漢朝最精銳兵馬。
    緊隨其後,現在已經抵達巨鹿,大戰在即,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啊!”
    何進禍水東引,司徒袁隗不得不跳出來,盧植可是他推舉之人,其統兵能力卓越,可是剿賊主力。
    “嗯,司徒袁公所言在理,可盧植致使叛軍逃脫,進而引發河北大亂。
    曹操作戰不利,已經報國心切,忠勇可嘉。但功就是功,過就是過,二者不可混於一談。
    眼下,各方籌備大戰,既然手中掌控有兵力,特許其戴罪立功,戰後再依法獎罰。
    石門、臨城兩位城主,不思作戰,卻勾心鬥角,麾下數萬大軍無一幸存,實在罪不可赦。
    傳朕旨意,削去其頂上官服,兩人均斬首,抄家充公。”
    迫於壓力,漢靈帝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不敢妄動。
    曹操、董卓手握大軍,朝中有人撐腰。
    一邊是大戰,一邊是世家,唯有殺兩個小嘍嘍泄憤。
    可惜,石門、臨城二位城主,經過一番大逃難,剛抵達臨城,朝廷屠刀緩緩降下。
    發現漢靈帝並未借題發揮,殿中朝臣均舒了一口氣,兩個小卡拉米死活,均未放在心上。
    “諸位愛卿,黃巾軍軍鋒銳利,人數眾多,可有何良策,幫助朝廷度過危機?”
    靜默片刻後,殿中無人敢出言,漢靈帝不得不拋出了話題。“
    啟稟陛下,此番黃巾軍匯集,可謂是空前團結,勢不可擋。
    據臣所知,青州管亥十一萬、
    南陽張曼成十二萬、
    汝南彭脫十萬、
    豫州波才十八萬,
    以及河北武臨六萬,
    總計五十七萬大軍。
    而我方各路人馬,正朝巨鹿匯合,
    分別有河間董卓九萬、
    高陽曹操一萬、
    皇甫嵩八萬,
    盧植、朱儁各四萬,
    總計有兵力而二十六萬。
    雙方兵力懸殊,極為不利於漢軍。
    臣舉薦號召天下兵馬,兵發巨鹿,一舉蕩平天下黃巾軍,掃除寰宇,可謂是千載難逢機會。”
    司徒袁隗聲音極具誘惑,巧妙抓住其殲滅黃巾軍想法,意圖讓各州郡,趁機擁兵自重,擴張勢力,劃分土地。
    漢靈帝怎麽會上當,之前被逼解除黨錮,令他萬分憎恨。
    所以並未著急回答,冷冷凝視著袁隗,似乎看出其真實想法。
    “臣鬥膽進言,此戰關乎漢朝國運,必須傾盡全力一戰。
    臣聽聞,徐州陶謙有兵三萬,
    北海孔融有兵三萬,
    並州刺史丁原有兵三萬,
    幽州刺史劉焉有兵四萬。
    此四人居然河北最近,兵強馬壯,可下旨,調遣各部匯集巨鹿,參與大戰,縮小差距,實現平衡。”
    司徒袁隗聲音懇請,如不知他底細,還以為是忠臣良士,其他大臣均裝聾作啞,不敢答應。
    漢靈帝氣得咬牙切齒,心中暴跳如雷,在極力壓製情緒,臉色異常難看。
    這才多久,解除黨錮才一兩個月,各方諸郡勢力膨脹太快了。
    換成誰做皇帝,也深知其中危險,榮人不多啊。
    “既然是司徒袁公推薦,朕自然相信,就按這般去辦,此事到此為止,退朝吧!”
    漢靈帝忍受群臣挾持,必須做出妥協,天下屬於劉姓,這點不可更改。
    反正已經不是第一次讓步了,為了大局,他再次忍讓。
    如果武臨得知,他將會對戰天下群雄,恐怕會大罵袁家十八大祖宗。
    本就實力不濟,讓天下群雄提前出來,難度可謂是地獄級,一個不慎,屍骨無存。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