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井陘口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A+A-


    九塞,指古代的九個要塞,即九個險阻的地方。
    泛指雁門關,居庸關,八達嶺長城,紫荊關,楚長城,黃草梁,井陘關,句注塞,平靖關這九個古中原長城要塞。
    見《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太汾、冥厄、荊阮、方誠、肴、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井陘口位於太行山區,具體在今河北省鹿泉市土門關,綿水又稱太平河)是井陘口西側的一條河流。
    古時候太行山有八陘。什麽叫做陘呢?也就是山脈中斷的地方。
    太行山的八陘分別是: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
    而井陘又稱土門關。俗話說:守山守關。隻要派兵守住井陘這個隘口,可擋十萬大軍,飛鳥難渡。
    在周倉率軍占據井陘口時,根據李左車對抗韓信提出的三條建議,做出了一定的調整,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抽騎兵五千,繞道呂布軍隊的後麵,截斷軍隊的糧草。
    糧草一旦被奪,前不能攻破隘口,守又沒有糧草為繼,呂布必敗。
    中策派重兵守住井陘口,不輕易出戰。
    下策派兵出井陘口與呂布軍隊交戰,留一半的兵馬守隘口。
    但呂布軍驍勇,且皆是精銳騎兵,正麵交戰不切實際。
    前期重兵駐守即可,待呂布軍耗盡糧草,趁其軍心渙散奪其戰馬,燒毀糧草即可。
    娘子關,一稱葦澤關,為戰國時期中山國所建長城的關口之一。
    它位於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萬裏長城的一個險要關口。
    關上有對聯雲:"雄關百二誰為最?要塞三千此關名。"
    它有"三晉門戶"和"天下第九關"的稱號。
    在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為中國萬裏長城著名關隘。
    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西口。
    山西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裏處。
    第二天清晨,呂布率領狼軍抵達了娘子關,踏在關外古道上。
    蜿蜒起伏,道路狹窄,山勢險峻,雄偉高大,蔚為壯觀。
    呂布不僅感慨道:“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又見西有桃河水環繞,終年不息。險山、河穀、殘破長城為晉冀間築起一道天然屏障。
    “將軍,幸虧我軍行蹤隱秘,提前占據了葦澤關。
    若是被叛軍占領了此地,縱然是十萬大軍,也極難攻克此處。”
    張遼指著破落的葦澤關,即驚歎於關隘險峻,也為己方軍兵貴神速的先見之明而慶幸。
    又看向西南方向山麓:“過了此處再行百裏,就到了平定縣,複行一百裏就是綿水了。
    井陘口十裏處有一坐小縣城,名為獲鹿縣,可作為大軍後勤基地,再急行軍一晝夜可實現戰略目標。”
    呂布同其他五人隔著重重山巒,凝視著二百裏外的獲鹿縣。
    眼睛緊緊眯起,騎在大健壯宛馬上,手中馬鞭一揚,仿佛勝券在握,
    喊道:“大軍全速前進,爭取明日傍晚抵達獲鹿縣,若又誰延遲,拖了大軍後退,立斬不赦。”
    張遼見呂布趾高氣揚,倨傲無物,在陽泉滯留一夜,嚴重耗費了時間,心中一緊好似有不妙預感。
    太行山另一邊,周倉、臧霸帶著二千騎兵穿越了險峻山脈。
    晝夜不歇,所有人丟盔棄甲般十分狼狽,全身布滿了汙泥,認不清楚模樣。
    “周司馬,從此處小路一直向西,再走八十裏就是獲鹿縣,十裏外便是井陘口。
    部隊奔波了一夜,人馬不息,困倦不堪,口中苦澀,肚中饑餓,可否休息片刻再走。”
    一名小隊長不忍心士卒困倦,躊躇片刻後,懷著坎坷心情,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議,不時間還關注二人神情。
    不料,遭到周倉嚴詞拒絕,厲聲警告道:
    “將軍交代的任務必須堅定執行,是在趕到並州軍之前占據井陘口,此事事關重大,容不得絲毫僥幸。
    若是有延誤,喪失了戰機,你們皆會遭受殘酷懲罰。
    即使是馬跑死,就是用雙腿爬,也要在明日清晨抵達。
    分秒必爭,不可懈怠,並州軍恐怕走在我們前麵了。”
    周倉嚴厲渾厚的咆哮聲傳遍深林,士兵們膽戰心驚,不敢發聲。
    一個個麵如死灰,雙手緊緊抓住冰冷的韁繩,目光堅定的凝視著殘破山嶺。
    其實,簡修在二日前飛鴿傳書給武臨時,就讓崔賀刷領五千兵,押送一些器械抵達了獲鹿縣。
    獲鹿縣人口不過二萬,守備兵力四五百人,遭遇突然襲擊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縣城迅速被占領,城內沒什麽物資,但武臨軍雁過拔毛,全都給細心收集起來。
    縣城中響起一陣哀嚎聲,其中摻雜著婦女哭泣聲,
    “你們都是強盜,目無王法,放下我家財產,你可知我是誰嗎?”
    對待這些養尊處優的士族子弟,其威脅毫無作用,士兵們麵色冷漠,各顧各搬運箱子,對此場景司空見慣了。
    許多人心中在想:“要不是軍紀嚴明,沒取你們性命算是仁慈了,要哭就痛快哭吧,沒準以後連眼淚都會流幹了。”
    發現搬得差不多了,城中殘餘的抵抗勢力也被肅清了,崔賀便把部隊收集了起來:
    “留下一千人駐守城池接應將軍,另外,安排一支斥候前往綿水探查敵情。
    一旦發現敵軍前鋒部隊,立即使用飛鴿傳遞消息,分出一百人押送俘虜前往井陘口。
    城中之人征召百姓,之後送去井陘口修築工事,記住了,工錢一定要給足。”
    分配好任務後,崔賀先行一步,帶走了四千兵馬入駐關隘。
    崔賀一抵達關隘,便熱火朝天的開始伐木,懷抱粗的樹木被一一砍到。
    上百是假俘虜在挨了幾鞭子後,老老實實開始幹活了。
    “啟稟司馬,舉探馬來報,綿水西岸五十裏處,有不明身份的騎兵出沒,看其盔甲和戰馬,應該是並州狼騎。”
    傍晚時分,崔賀下令點燃火把連夜修築,監督士兵修築營地時,一名信使趕來匯報。
    聞言,崔賀心中異常震驚:“來的好快啊,在河對岸五十裏處,敵軍應該在百裏開外了。
    傳令斥候再探,時刻查清楚敵軍動向,一定要弄清楚敵人騎兵位置,把消息傳回後方。”
    喜歡東漢之亂世黃巾請大家收藏:()東漢之亂世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