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張遼來訪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A+A-


    陳宮忽然抬起頭,好似是想到了什麽,渾身一震,犀利眼神令劉岱很是不安,
    “大人,左將軍缺兵少馬,萬萬不可有退卻之心,倘若一退,朝廷就在已回天無力!
    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
    鮑信、張超等將領愣愣看著猶豫不決的劉岱,得知其有撤兵心思,他們眼中可是十分不甘心,均朝劉岱投去刺眼視線。
    感受到諸將濃濃戰意,劉岱不由收起了心思,隻好幹咳一聲,大聲說道;
    “公台何出此言,本刺史身為封疆大吏,自是原來為朝廷分憂。蓋受陛下厚恩,不敢身懷二心。
    今黃巾數十萬,漢軍僅數萬人,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
    若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形勢逆轉,深感擔憂,不知公台有何妙計?”
    陳宮雖有了點眉目,可沒有足夠證據支撐,也不願嚇退劉岱,隻是大漢傾覆,隻好佯裝不知,推脫道;
    “左將軍屢次與武臨作戰,必然深諳其謀,我等靜觀其變即可,大人勿擾!”
    “哐當哐當!”
    空蕩蕩街道上,傳來了一陣陣車軲轆聲,一隊隊漫長的車隊打著燈籠朝北方而去。
    一群衣衫襤褸、麵色枯黃的民夫,其中還有一些上了年紀老人,正疲憊不堪的使勁推著上千斤糧車。
    領頭將領目光灼灼,眸有雷霆,方頤大口,形貌奇偉,骨體不恒,有大貴之表。
    隻見其雙手過膝,腰間佩戴者兩把寶劍,身披盔甲,一人一騎孤立佇立在街道上,出神的望著滾滾人流。
    “將軍,首批糧草已經裝載完畢,請大人前去檢閱,距離出發時辰還有一盞茶時間。”
    突如其來聲音打亂他思緒,劉備望著誠惶誠恐的士兵,又望了望蔓延無際的火光。
    他並沒有接話,輕歎一口氣,沉聲下令道:
    “出發!”
    劉備一聲令下,縱馬奔向北門,三千老弱病殘精神萎靡不振,等候著運糧主將前來。
    劉備此行目的並不是梁期城,而是邯鄲東麵的曲梁成城,那裏正是丁原停留之所。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劉備迎著冰冷寒風,麵色極為難看,心中忐忑不安,眉宇間流露出一股不同尋常的憂鬱。
    他不知道為什麽皇甫嵩要讓糧車置於大軍之前,按照常理來說,糧草對於兵馬尤為重要。
    可他不僅隻有三千老弱殘兵,拋棄近在咫尺的梁期城,反而是選擇越加遙遠的曲梁城。
    此舉令人深感困惑,在旁人看來,此舉就是把大軍糧草送到波才手中。
    思慮在此,劉備心裏越發感到嚴寒,臉色也越發陰沉。
    抬頭凝視著黝黑夜幕,伸手不見五指,他對自己前途以及被俘的張飛、關羽更加憂心忡忡。
    臨城,依舊是在那間高大而寬廣大堂內,武臨形單影隻,孤自一人處理著堆積如山賬本。
    他翻開滿麵飄紅的賬目,眉宇間滿是愁緒,手中提著的毛筆遲遲不能下落,待他反應過來,發現墨水又一次凝固了。
    “唉,這可怎麽辦,缺口太大了,入不敷出,果然,還是打劫來的快一些!”
    正當武臨為財政赤字而擔憂時,門外傳來了一陣雜亂腳步聲,他如負重重抬頭朝門外看去,
    一名帶甲侍衛匆忙跑了進來,“啟稟將軍,城外有一漢軍士兵叩門,聲稱是並州信使,找將軍有要事相商。”
    一聽是並州來人,武臨那是說不出高興,一把推開身前令人煩惱賬簿,好似是解放般看了過去,
    連忙詢問道;“哦,丁原居然會派人前來,他不是正準備攻打任縣嗎?
    遠來是客,我倒要看看對方要說什麽,你去把人帶進來。”
    不多時,侍衛領著一魁梧漢子邁入大堂,武臨順著光線看去,隻見其人豹頭狻目,虎體猿臂,彪腹狼腰,
    不由感歎道:“好一員虎將!”
    張遼同樣盯著武臨,他見一麻衣粗布年輕人端坐在中堂內,劍眉薄唇,豐采如昔,麵如冠玉,蘊藉儒雅,
    感歎道:“還一個文武雙全儒士!”
    又見其身後白色牆壁上掛著一幅白紙材質地圖,圖內山川河流刻畫的栩栩如生,赫然詳細記載著河北各郡地形圖。
    張遼對那張一丈長白紙震驚不已,忽然聽到一道輕笑聲,發現是武臨麵露笑意,這才意識到自己失禮了。
    他朝著武臨拱手做禮,在侍衛引領下走向右邊椅子上,等待片刻後仍然不見人上茶,張遼再也坐不住了,
    開口道:“武臨將軍,末將張遼,奉丁刺史之命特來交涉交換俘虜事宜!”
    武臨很是驚訝,沒想到來人居然是張遼,倒是一個意外之驚喜,不由多看了對方幾眼,
    “原來是張將軍,本將軍倒是如雷貫耳,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我就饒你一條性命,念在你膽識過人,孤身一人闖進來,也就不為難你,各自離去吧!
    皇甫嵩正欲攻打任縣,丁刺史卻要與我這個反賊勾聯,若是傳出來怕是刺史大人百口莫辯啊!”
    聽著武臨嘲諷聲,張遼頓感羞愧,臉色一陣青一陣紅,但念及張泛、高順等人還在城中受苦,
    隻好忍住胸中怒火,“請安坐,聽吾一言,將軍,士可殺不可辱。
    若是你想要硬抗我數萬並州狼騎,大可在沙場一較高下,何須在此冷言冷語!
    黃巾縱兵劫掠百姓,各地怨聲載道,倒行逆施,喪失民心,生靈塗炭。
    現在各路漢軍齊聚巨鹿,大戰一觸即發,不知還能堅持到幾時。
    常言道,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
    在下也不拐彎抹角,鮮卑、匈奴即將劫掠並州,刺史大人憐惜百姓,不忍見到並州一片殘垣。
    之所以遲遲不願撤兵,所掛念著正是城中上千士卒。
    若是將軍願意交換,並州軍即可退出河北,絕不與將軍為敵!
    愚直之言,幸勿見怪!”
    武臨對此早有預料,不過對丁原不忍百姓受苦,在心中嗤之以鼻,如此大義凜然之話,不免令他感到一陣胃疼,
    但必要模樣還是要做的一下,“丁刺史果然宅心仁厚,心懷寬廣,心係蒼生,本將軍自愧不如!
    不過,張將領空口無憑,要想以此換回那群精兵猛將,會不會太異想天開了,需要拿出誠意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