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婆媳天生的冤家
字數:2583 加入書籤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千古難題,婆媳誰對誰錯,誰更好一點,誰更差一點,除了本人之外,任何人都無法給出準確的評價。
身為一個兒媳這麽多年,從婆媳相處的方方麵麵,我隻能說我隻是一個兒媳,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兒媳,更算不上一個好的兒媳。
但是不能說我是一個不合格的兒媳,也不是某些人所說的刁鑽刻薄的兒媳,因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身為兒媳就得有作為兒媳的自覺,你永遠不要以為你的婆婆會把你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來看待,在你的心中其實也並沒有當把她當做自己的媽媽來對待。
比如說我以前寫過,在我的媽媽生病之前,我跟媽媽之間好像永遠有一層隔閡,做不到像其他母女那般親密。
媽媽的身上似乎總有一層堅硬的外殼,這層外殼她隻允許從裏向外散發出熱量,卻不允許別人從外麵向內給她一些溫暖。
所以我的媽媽是奉獻型的,就像蠟燭,她永遠隻是想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卻從沒想過從兒女身上得到什麽好處能夠溫暖自己。
結婚之後跟婆婆相處起來,我感覺婆婆的人生立體感更強一些。
她對別人釋放善意,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善意,所以有的時候我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我覺得我的婆婆跟我的媽媽比起來,好像我更傾向於我的婆婆這方麵。
當然了,事實勝於雄辯,一些事情永遠隻存在於想象之中,當你真的想全心全意的付出的時候,你發現原來婆婆和兒媳之間隔得不隻是一層殼,而是一座山,一座喜馬拉雅山。
後來通過我自己的親身體會,還有我周圍人的親身體驗,我們總結出來婆婆所謂的對你好,隻不過是看在她的兒子的麵子上,除去了她的兒子和孫輩孩子,你對於她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
所以,她憑什麽對一個陌生人傾心傾力的好?
如果一個婆婆隻是把你當做一個陌生人,那還好一些,就怕她把你當做一個潛在的對手。
婆媳是天生的對立麵,從來都是如此。雖然到了現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磨合,磨合的是社會,卻磨合不了人性。
所以婆婆依然是婆婆,婆婆可以給你做飯,可以幫你帶孩子,然後婆婆卻給予不了你母親般的關懷。
婆婆可以讓你天冷的時候添一件衣服,婆婆也可以在你凍感冒的時候對你噓寒問暖,她同樣的會在你做了某種努力之後,對你產生幸災樂禍的心情,好似兩個人的pk她贏了一樣。
如果不想讓夾在中間的兒子老公為難,聰明的婆婆一般不會對兒女的家庭做過多的幹涉,當然也會幫助一些,可能會多一些金錢上的資助,讓彼此更自由一些,是讓距離產生一些美感。
然而我們生活的年代處在傳統家庭向現代家庭轉變的過程中,也處在我們這些好似斷奶卻仍未斷奶的媽寶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所以我們兩代人好些事情的做法會產生激烈的碰撞。
比如我們不想跟婆婆產生過多的交往,然而當我們拍拍屁股上班以後,家裏還沒上學的孩子需要誰來照顧?
比如我們可以照顧自己的小家,然而已經退休了卻並未年邁的公公婆婆,他們的精神生活是一片空虛,當他們無所事事之後,他們的成就感來自於哪裏?
好似占了便宜又賣乖的那群人一樣,我們作為兒子兒媳的享盡了公公婆婆帶來的福氣,卻埋怨他們給我們損耗的精神價值。
是的,他們帶給我們的是好多的負麵影響,當然正麵的好處也很多,但是我們隻不過是視而不見罷了。
他們住慣了城市的繁華,再也回不到偏僻的小山村。他們開始享受城市生活所帶來的便利,享受著雖然跟他們在一起矛盾不斷但是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
他們是從農村被動的轉移到城市生活的父母一輩,雖然是打著照顧孫輩的旗號來到了這裏,但是隻要是能夠定居在這裏,隻要是能夠一直生活在這裏,也是他們身為父母的一種驕傲。
所以他們驕傲著,又努力的付出著,同時內心還在使勁的嫌棄著,嫌棄著兒子兒媳們的懶,嫌棄著他們的笨,卻把生活的擔子主動的挑到了自己的肩上。
當別人問我以後如何跟自己的兒子兒媳相處,我的意見就是距離,跟自己的孩子們之間一定要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
我做不到像我的婆婆那般每天勤勉的做著家務活,我也想象不到如果以後我的老年生活像我的婆婆一樣,精神生活那麽的貧瘠,那麽我會覺得生無可戀。
老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活法,為什麽一定要活在兒女的生活中呢?
婆媳關係是一道難題,隻要你把這道難題踢的遠遠的,隻要兩個人產生很少的交集,是不是就不用去解決它呢?
喜歡我的心路與腳步請大家收藏:()我的心路與腳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