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扒柳條

字數:3690   加入書籤

A+A-


    1
    前幾天聽到一位朋友憶苦思甜,說小的時候做過什麽樣的農活,有多麽的累,然後我小時候扒柳條這件事情就湧上了我的心頭。
    柳條這個東西算是我們家鄉的特產,我們獨有的柳條編織的柳框,也曾經銷往國外,風靡一時。
    所以從我小的時候就跟柳條這個東西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對它又愛又恨,一直到我離開家鄉去外地求學。
    柳條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就是在春季和夏季,等到夏季最熱的時間,也就是三伏天前後,我們就開始了扒柳條這個勞動。
    扒柳條,顧名思義就是給柳條去皮,把又細又長的柳條表麵上覆蓋的那一層綠色的皮給去掉,隻剩下白白的,長長的,可以用來編織柳框柳編的原材料。
    我小的時候,不記得對扒柳條這件事情有什麽印象,但是從我有記憶開始,從我們每年的暑假開始到假期結束,整整一個假期我們都跟柳條幹上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仍然記得那餓到前胸貼後背的感覺,那手上的水泡破了又破,然後再破,直到變成血泡,還有熱到全身起雞皮疙瘩,甚至有一種恍惚的感覺,現在想來,其實就是中暑了,但能繼續堅持。
    柳條是一簇一簇生長的植物,在地裏一排一排的種植著,到了夏季柳條長到一兩米高的時候,就開始了割柳條,給柳條扒皮,曬柳條,然後儲藏起來作為其他幾個季節編織柳筐的原材料。
    2
    在我的印象中,每天早晨我們還沒有起床,老爸和老媽就拉著家裏的平板車,拿著尖尖的刀到地裏麵去割柳條。
    一開始柳條密密麻麻,在地裏麵割柳條這件工作尤其的熱,雖然大家都去的比較早,有的早上四五點鍾就去,但是地裏麵仍舊熱的像一個大蒸籠。
    我記得我們每天早晨老爸割完柳條之後,都要到離自己的責任田最近的井裏麵去泡一泡,去除一下身上的熱氣,然後跟老媽一起拉著滿滿一平板車的柳條回家。
    在老爸老媽回到家之前,我們姐妹幾個已經起床把家裏的早飯做好,然後還需要清掃場地,把自己的院子裏麵需要晾曬柳條的地方打掃幹淨,把門口的空地和門口的巷道,還有可能用到的地方全部用掃帚掃一遍。
    那個時候如何吃早飯我已經不記得了,肯定是簡簡單單的,但是必須得吃飽,因為需要有一中午的硬活兒需要去做。
    一開始扒柳條的時候,就是把兩根綁在一起的鐵棍用錘子砸進泥土裏,然後用這個鐵棍兒對柳條進行第一步的去皮工作。
    說是去皮,其實就是中間過一下手,柳條的皮跟柳條有鬆開的地方,也還有連在一起的部分,第一步的工作一般由老爸來完成,他需要把柳條一根一根的從兩根鐵棍中間抽過來。
    第二步的工作基本上就由我們姐妹幾個來完成,把經過老爸抽取的柳條抱在自己麵前,拿著一個小的用鐵條彎成的工具,去頭去尾,徹底的把柳條的皮和柳條分開。
    老媽的任務就是晾曬,她大部分的時間,要麽是把我們新扒出來的柳條抱到有陽光的地方去晾曬,或者是把昨天沒有晾幹的柳條再抱出來,放到有陽光的地方晾曬一會兒。
    這些事情不停的循環循環,一直到一平板車中所有的長長的能抽取的柳條全部抽取完畢。
    這個時候老爸的手已經戴上了手套,要不然當他用力抽取柳條的時候,手肯定早就磨破了,而我們的工作也讓我們累的腰酸背痛,手上該起水泡的地方早就磨起了水泡。
    老媽的工作一直在進行著,我們尚且有一個休息喘氣的時間,她卻一直在忙碌著,忙著翻曬柳條,忙著把柳條的皮用一種叫做叉的工具,叉到離我們遠遠的地方,給我們騰出空間來繼續分離柳條和柳條皮。
    扒柳條這項工作,經常是從吃過早飯忙到下午的一兩點鍾,這個時候我們熱是肯定的,因為全程都在工作著,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餓,因為這個時候已經餓的特別難受了,沒有時間去吃東西,又熱又餓,有的時候會有眩暈的現象。
    其實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麽好吃的東西,我記得那個時候經常有一個走街串巷賣油條或者是賣麻花的人,每次走到我們那個地方都習慣性的跑到我們那兒,因為老爸每次都會買好多,讓我們當做午飯吃,或者有賣西瓜的小販也是一樣,一定要到我們家來一趟,因為老爸是購買大戶。
    那個時候家裏是不是經常吃肉我已經忘了,反正在吃東西這方麵,家裏是不會虧待我們的,但是那種餓到前心貼後背、熱到頭昏腦脹的感覺一直縈繞在我們心頭,所以每次午餐我們都會吃的特別多,直到把自己的肚子撐的鼓鼓的。
    下午的時間就相對輕鬆了,剩下的主要是翻曬柳條,還有割回來的柳條中那些稍微小一些的、不能用兩根鐵棍抽取的那種柳條,需要用小的工具來一根一根的對它們進行剝離。
    其實這份工作才是讓手上起水泡的元凶,因為那細小的鐵棍對於手的摩擦力特別的大,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看著那些細小的柳條都忍不住有想哭的衝動。
    我的手是最先起水泡的,也是最容易起水泡的,經常是水泡落了再起一層,然後再落了水泡的地方再起一層,一直到變成了紅紅的顏色,最後變成硬繭長在手上,再繼續抵禦鐵棍的磨擦。
    下午的這些事情主要是我們姐妹幾個來完成,因為老爸老媽還要完成對已經曬幹柳條的儲藏工作,把他們全部捆成一捆一捆的放到屋裏架子上收起來,他們還需要把柳條的皮用平板車把它們運到打麥場上去攤開晾幹,防止堆在一起發黴腐爛。
    3
    通常我們姐妹幾個完成工作之後就開始做晚飯,做好了晚飯,大家吃過飯之後才算是有了一點休息的空檔。
    中午的時候,老媽喜歡把家裏砌好的水池打滿滿滿一池的水,等到晚上的時候,水就變得溫溫的,這個時候我們姐妹幾個就全部躺在水池裏麵,感受水的撫摸,好似能夠消除一天的疲勞。
    那個時候是不存在午休的,每天晚上睡覺的時間也不會太晚,但是因為白天的工作量很大,晚上都睡得特別的沉,等到第二天早晨起來又會開始重複一天的勞動。
    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家有兩畝地左右的柳條,然後扒柳條的這項工作,一天還做不到一分地,就是說我們這兩畝地至少需要20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加上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有的時候不能去割新的柳條,隻能做一些平時沒有完成的工作的收尾任務,時間一耽擱,這個扒柳條的時間就變成了一個月左右。
    我記得我們小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有個秋假,所以暑假的時間一般在35~40天,除了扒柳條之外,剩下那幾天時間就是我們拚命趕寫暑假作業的時間,有的時候暑假作業還沒完成,就到了開學時間了。
    結束語
    如今想起來,這份刻到骨子裏的對柳條的憎惡,好似永遠揮之不去,但是柳條又是其他幾個季節編製柳筐等柳編的原料,所以我說對於這個東西是又愛又恨呀。
    後來,隨著柳編製品越來越便宜,慢慢的種植柳條麵積也在減少,到現在,我們家裏的地都不去種植了,當然也就沒有這項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