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激烈交鋒
字數:2048 加入書籤
搶答題環節進入白熱化階段,場上的氣氛緊張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台下的鄉親們都屏住呼吸,眼睛緊緊盯著台上的楚陽和王富貴,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老學究又抽出一道題目,聲音略微提高,以蓋過人群中偶爾的低聲議論:“請問,在《禮記》中,對於祭祀之禮的詳細流程,從初祭到終祭,依次列舉三項關鍵步驟。”
題目一出,楚陽和王富貴同時快速思考。
王富貴眉頭緊皺,嘴唇微微顫動,在心裏默默回憶著《禮記》中關於祭祀之禮的篇章。
楚陽則目光沉穩,腦海中如放畫卷般浮現出書中對祭祀流程的描述。
幾乎在同一瞬間,兩人的手高高舉起。
老學究掃視一眼,示意王富貴作答。
王富貴深吸一口氣,說道:“初祭需淨手潔麵,以示虔誠;次為獻牲,供奉犧牲以敬神明;再者,需誦讀祭文,傳達心意。”說完,他略帶緊張地看著老學究。
老學究微微點頭,肯定道:“回答正確,加一分。”
王富貴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稍稍緩解了剛才因答錯而緊繃的神經。
然而,楚陽並未因此而慌亂。
很快,老學究又念出新題:“春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哪位儒者以儒道之理說服各方,平息戰亂?其主張的核心思想為何?”
楚陽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毫不猶豫地舉手搶答。
得到示意後,他站起身,聲音堅定且清晰地回答:“是子思。當時他主張以‘中和’之道,調和各方矛盾,倡導‘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使各方遵循禮義,克製自身行為,從而平息戰亂。”
台下頓時響起一片讚歎聲,鄉親們對楚陽的博聞強識深感佩服。
老學究也不禁露出讚賞的目光,宣布楚陽回答正確,再加一分。
王富貴咬了咬牙,心中暗暗較勁。
下一題剛被老學究念出:“在儒道的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最早由哪位先師提出,並舉出一個體現該理念的具體事例。”
王富貴這次反應極快,迅速舉手搶到答題權。
他連忙說道:“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例如,子路和冉有問孔子同一個問題,‘聞斯行諸?’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應先請教父兄;而對冉有則鼓勵他立刻去做。這是因為子路好勇,需加以約束,冉有膽小,應鼓勵前行,這便是因材施教。”
老學究微笑著點頭:“回答完全正確,王富貴再得一分。”
此時,王富貴與楚陽的分數再次追平,兩人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
隨著題目一道道拋出,楚陽和王富貴你追我趕,互不相讓。
每一次答題,他們都全神貫注,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自己和題目。
楚陽憑借對儒道經典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總能給出精準而獨到的回答;王富貴在林先生的精心輔導下,也發揮出了極高的水平,對各種題型應對自如。
台下的鄉親們一會兒為楚陽的精彩回答鼓掌叫好,一會兒又為王富貴的巧妙應答發出驚歎。
整個廣場都被這場激烈的知識交鋒所點燃,大家沉浸在儒道知識的魅力之中,感受著兩位少年對儒道的熱愛與執著。
競賽的氛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接下來的發展。
喜歡儒道聖途請大家收藏:()儒道聖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