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絕地反擊
字數:2696 加入書籤
廣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所有人都盯著台上的楚陽,心中既期待又擔憂。
老學究緩緩抽出最後一道論述題的題簽,清了清嗓子,鄭重宣布:“最後一題,論述儒道在當今社會的應用。各位參賽同學,可結合青岩鎮實際情況闡述觀點,限時一炷香時間。”
老學究話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
鄉親們交頭接耳,紛紛猜測著孩子們會如何作答。
這道題不僅考驗對儒道理論的理解,更需要將其與日常生活緊密聯係,難度頗高。
楚陽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狂跳的心平靜下來。
他知道,這是最後的機會,成敗在此一舉。
腦海中,儒道經典中的語句如潮水般湧來,他迅速篩選、整理,結合青岩鎮這些年的發展與問題,構思著論述的框架。
反觀王富貴,他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焦慮。
雖然這些天在林先生的教導下儲備了不少知識,但要將儒道理論與青岩鎮實際相結合,對他來說並非易事。
他咬了咬嘴唇,提筆在紙上匆匆寫下幾個要點,試圖理清思路。
一炷香點燃,嫋嫋青煙升騰而起。
楚陽定了定神,提筆蘸墨,在粗糙的紙張上落下第一筆。
他的筆觸堅定有力,仿佛將所有的信念都傾注其中。“儒道者,為國之基,民之本也。於青岩鎮而言,亦為發展之導向,和諧之根本……”
開篇寥寥數語,便點明主旨,展現出清晰的邏輯與深刻的見解。
接著,楚陽詳細闡述儒道“仁愛”思想在青岩鎮鄰裏關係中的應用。
他寫道:“青岩鎮民風淳樸,然偶有鄰裏紛爭。若以儒道仁愛之心待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必能化幹戈為玉帛。如去年,張三家與李四家因土地邊界起爭執,若彼時雙方能以仁愛為念,互諒互讓,又怎會鬧得不可開交?”他列舉的事例生動具體,讓人感同身受。
在論述儒道“禮義”對小鎮秩序的重要性時,楚陽寫道:“禮義者,社會之準則也。
青岩鎮集市繁榮,然時有商戶以次充好、哄抬物價之事。
若人人秉持禮義,誠信經營,集市必將更加繁榮有序,百姓亦能安居樂業。”
他的文字如同一把手術刀,精準剖析著小鎮生活中的問題,並以儒道思想為藥方,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而王富貴這邊,他的論述則顯得中規中矩。
他先是引用了一些儒道經典語句,然後泛泛而談儒道應在青岩鎮倡導,但缺乏具體事例支撐,顯得空洞無力。
他不時抬頭望向楚陽,見楚陽奮筆疾書,心中愈發焦急,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浸濕了鬢角的頭發。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炷香漸漸燃盡。
老學究宣布答題結束,各位參賽同學紛紛停筆。
楚陽長舒一口氣,放下手中的筆,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相信,自己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將對儒道的理解與對家鄉的熱愛融入到了這篇論述之中。
接下來,便是緊張的評審環節。
老學究與幾位協助評審的夫子聚在一起,仔細審閱著每一位參賽同學的答卷。
他們時而點頭,時而皺眉,表情嚴肅。
台下的鄉親們都安靜下來,目光緊緊盯著評審們,整個廣場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終於,老學究站起身來,手中拿著楚陽和王富貴的答卷,清了清嗓子,高聲宣布:“經評審,楚陽同學的論述邏輯清晰、事例詳實,緊密結合青岩鎮實際情況,對儒道在當今社會的應用闡述深刻。王富貴同學雖也有見解,但稍顯空洞。故,此次儒道知識競賽,楚陽同學獲勝!”
話音剛落,廣場上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鄉親們歡呼雀躍,紛紛為楚陽喝彩。
陳夫子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滿是對楚陽的讚賞與自豪。
李伯激動得熱淚盈眶,口中不停地念叨著:“這孩子,好樣的!”
楚陽站在台上,望著台下歡呼的鄉親們,眼眶微微濕潤。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競賽的勝利,更是他儒道之路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而此刻,他對儒道的追求也更加堅定,心中暗暗發誓,未來要以儒道之力,為青岩鎮、為更多的人帶來福祉。
喜歡儒道聖途請大家收藏:()儒道聖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