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陳軒的建議

字數:2195   加入書籤

A+A-


    清風書院的午後,蟬鳴陣陣,燥熱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
    楚陽剛從藏書閣出來,手中抱著一摞厚厚的儒道典籍,汗濕的發梢貼在額頭,腳步匆匆,一心想著趕緊回房鑽研,為即將到來的詩會做準備。
    陳軒站在不遠處的回廊下,目睹了楚陽的匆忙,心中泛起一絲擔憂。
    陳軒性格內斂,平日裏不善言辭,卻心思細膩。他深知楚陽作為寒門學子,此次詩會對他意義非凡,可如此拚命,或許會走入誤區。
    “楚陽!”陳軒抬手招呼,聲音不高,卻在這燥熱的午後格外清晰。
    楚陽聞聲停下,轉頭看見陳軒,臉上擠出一絲疲憊的笑容,抱著典籍走了過來:“陳軒,你也在啊。”
    陳軒看著楚陽懷裏那高高一摞書,眉頭微皺:“楚陽,你準備詩會也別太拚了,這般日夜苦讀,身體可吃不消。”
    楚陽苦笑著搖頭:“我出身寒門,沒有世家子弟那般的資源和人脈,若想在詩會嶄露頭角,隻能多下些功夫。”
    陳軒沉默片刻,目光落在楚陽手中的典籍上,緩緩開口:“我明白你的抱負,但詩會比的不隻是勤奮。我近日讀你準備的詩作,氣勢確實磅礴,盡顯儒道之豪邁與你的壯誌雄心。隻是,在情感的細膩度上,似乎還可雕琢。”
    楚陽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細膩度?我以為在詩會上,需以大氣磅礴之詩展現儒道修行的高遠誌向,方能脫穎而出。”
    陳軒微微一笑,抬手示意楚陽隨他來。
    兩人來到陳軒清幽的小院,院中石桌上早已備好筆墨紙硯,一側的花架上,幾盆蘭花正靜靜綻放,散發著淡雅的香氣。
    陳軒走進屋內,片刻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泛黃的詩詞集。
    這本詩詞集的封麵用古樸的錦緞包裹,邊角處有些許磨損,看得出年代久遠。
    他輕輕將其放在石桌上,緩緩翻開,動作如同對待稀世珍寶。
    “你看這首。”陳軒指著其中一首詩,楚陽湊近,隻見詩中描繪的是一位儒者在深山修行,於靜謐的月夜下感悟儒道真諦的場景。
    詩句不僅勾勒出宏大而寧靜的自然之景,更將儒者內心從迷茫到頓悟的微妙變化,通過細膩筆觸展現得淋漓盡致。
    “你瞧,此詩既有對儒道境界的高遠描繪,又融入了修行者真實而細膩的情感。”
    陳軒手指輕點書頁,“讀來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能觸摸到那位儒者彼時彼刻的心境。”
    楚陽若有所思,目光在書頁上流連,輕聲誦讀著詩句,神色漸漸凝重。
    陳軒繼續說道:“儒道修行,並非一味的壯誌豪情。其中的困惑、掙紮、頓悟與欣喜,都是寶貴的情感體驗。
    將這些融入詩作,會讓詩更具深度與感染力,引起聽眾的共鳴。”
    楚陽微微點頭,心中似有靈光閃過:“陳軒,你說得極是。我之前太過注重展現誌向,卻忽略了這些細膩情感,使得詩作如同空中樓閣,少了幾分真實與觸動人心的力量。”
    陳軒見楚陽已然領悟,露出欣慰的笑容:“你悟性極高,隻需在這方麵加以改進,詩作定會更上一層樓。”
    楚陽感激地看著陳軒:“陳軒,多虧你今日點醒我,不然我還不知要在這條路上走多少彎路。這本詩詞集能否借我研讀幾日?”
    “自然可以。”陳軒將詩詞集遞給楚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詩會臨近,你也別太心急,穩紮穩打,定能成功。”
    楚陽雙手接過詩詞集,如獲至寶:“陳軒,大恩不言謝。待詩會結束,我定當好好答謝你。”
    夕陽的餘暉灑在小院,楚陽懷揣著詩詞集,腳步輕快地離去。
    此刻的他,心中不再隻有焦慮與急切,而是充滿了新的思路與希望。
    喜歡儒道聖途請大家收藏:()儒道聖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