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發展勢力

字數:6618   加入書籤

A+A-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瞬之間便邁入了陽春三月。隨著春日暖陽的逐漸升溫,大地也悄然褪去了冬日的嚴寒,氣溫開始緩慢回升,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起來。
    而此時此刻,正值粟和春小麥的最佳播種季節,永寧縣城外的田野間,處處都呈現出一片繁忙熱鬧、熱火朝天的景象。
    那些從熊耳山遷徙而來的流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與適應,如今也漸漸融入到了這個新的環境之中。
    盡管永寧縣城曾經遭受過重創,城內許多建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但通過大夥齊心協力地不懈努力,在這短短一段時間裏,已經成功修複了少量的房屋,足以滿足眾多百姓的居住需求。
    不僅如此,此前由李倚派遣出去的八位屯將更是不負眾望,他們紛紛帶回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陸陸續續又有一些流民從周邊的各個縣城趕來此地。
    就這樣,永寧縣城內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已然達到了七八百之多。
    雖然與昔日永寧縣城的全盛時期相比,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座小城正在逐步恢複往昔的繁榮與人氣。
    然而,隨著人口的日益增長,一係列問題也接踵而至。首當其衝的便是糧食供應以及人員管理方麵的難題。
    要知道,即便孟珍珠的山寨之前儲備了頗為可觀的糧食,但麵對日益增長的人口消耗,這些存糧恐怕也難以長久維持。
    鑒於這種情況,李倚當機立斷做出決策:將城外原本全部用於耕種春小麥的土地劃出一半,以做專門種植粟等生長周期較短的農作物,以期能夠盡快收獲成果,緩解當前緊張的糧食壓力。
    與此同時,針對城中百姓的管理也被提上日程並得以實施。經過李倚考慮後,決定采取軍事管理製度。
    這套製度規定,除去一小部分因身體原因完全喪失行動能力者,他們每日無需從事任何勞動即可領取到維持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食物補助之外;
    其他所有人都必須通過辛勤勞作來換取食物。無論是參與農耕生產,還是投身於城內建築物的修繕工作,隻要付出努力就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強製執行,軍事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擁有一技之長人在此製度下顯得尤為受歡迎,不管是農耕人才,還是紡織女工等,統統都被李倚列為重點關照人才,因為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這當中並未包含擅長製造武器和盔甲的工匠。究其原因,這類工匠通常受到極為嚴格的管製與約束。
    他們大多屬於中央政權或各個藩鎮勢力的核心技術團隊成員,基本上很難流落至民間社會。
    不僅如此,除了對城中百姓有條不紊地展開管理工作以外,那日曹延所招募而來的士兵李倚同樣進行了調整。
    李倚在對這批新入伍的士兵和以前的老兵進行檢閱之後,精心挑選出其中頭腦較為靈活機敏的十個人,並將其組建成一個名為“暗影”的情報收集部門。
    由於他心中認定的那位最為合適的人選此刻並未身處此地,因此,在當下這個階段,情報部門隻能暫時交由李倚本人親自出馬,全麵負責掌控以及調度等各項事務。
    這些人員的培訓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主要前期所需要的僅僅是打聽所發生的事跟他記憶中的有沒有偏差,因此隻是簡單培訓過後,這批情報人員旋即便被李倚兩人一組分別派遣至了洛陽、河中、京師、宣武以及河東等地。
    要知道,上述這些區域皆是日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密切關注的關鍵所在。
    之所以會將這些人手如此之早就外放出去,一是他確實不知道培訓什麽,再一個也是出於對他們自身能力與忠誠度的雙重考量。
    李倚希望能夠借此機會,讓他們憑借各自的本事在當地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情報網絡。
    這無疑是一次極為大膽且充滿冒險精神的嚐試。
    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倘若此次行動能夠成功,那麽結合李倚對於曆史走向的知曉,再輔之以從各地源源不斷傳來的各種情報,說不定能在未來即將爆發的藩鎮爭鬥中搶占到些許至關重要的先機。
    此外,他還從眾多士兵當中再次遴選出二十名表現出色者,組建了親衛隊,交由曹大猛擔任親衛隊長一職。
    之所以讓他當隊長,而不是由陳二牛來做隊長,也是在告訴孟珍珠一方的人,大可放寬心,他對他們同樣信任。同時曹大猛作為孟楷的牙將,有著這方麵的經驗。
    而剩下士兵被分成了兩隊,隨後又從城中的百姓當中精挑細選了一部分人員加入進來,以補足一百人的數量。
    這樣一來,每隊就有了整整五十名成員,分別由曹延和陳二牛來帶隊指揮。
    與此同時,還挑選出了一批身強力壯的男丁,組建了一支民兵隊伍,農忙時耕種,農閑時訓練,確保隨時能夠上戰場作戰。
    而關於這支新成立的民兵隊伍和所有士兵的訓練工作,則全權交由曹延和陳二牛二人負責組織開展,親衛隊的訓練則由曹大猛來負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倚並未對現有的軍事體製進行大刀闊斧般的改革,也沒有采用那些所謂現代化的先進訓練方法。
    畢竟,他對此了解較少,盡管自從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也曾翻閱過一些相關的兵書典籍,但這些知識領域顯然並非他所擅長的範疇。
    因此,經過考慮之後,他決定幹脆放手讓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去施展拳腳、發揮所長,爭取日後能夠獨當一麵。
    不過,在軍隊的編製方麵,他還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調整與改動。
    具體來說,就是重新恢複了曾經在府兵製度時期所實行的編製模式。隻不過由於目前人手相對較少,整體規模尚小,僅僅隻能達到“隊”這一級別而已。
    所以當下實際上僅有兩隊存在,每個小隊下轄五“火”,每一“火”則固定配備十名兵員。
    至於各個“火”的負責人——火長一職,則統統由原先來自於黃頭軍中經驗豐富的老兵們出任擔當。
    此外,雖然曹延和陳二牛兩人所統領的人數均屬於隊正級別,但在實際的職級劃分上,曹延被授予了左果毅都尉之職銜,陳二牛則被任命為右果毅都尉。
    而作為親衛隊長的曹大猛,因其身為親衛隊隊長的身份,其職級相應地被定為親王帳內府典軍。
    雖然這些職位尚未得到朝廷認可,僅僅是他自己所冊封,但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職位他都可以幫大夥爭取到,甚至給到他們更好的職位。
    當下,這也是李倚所能想到的最好安排了,畢竟許多事務對他而言太過陌生和專業。
    所幸現在縣城人數不多,他可以作為策略養成遊戲來玩,如果真發生什麽變故,也能及時止損。
    但隨著日後縣城人口逐漸增多,這套臨時建立起來的軍政製度必然難以維持下去。
    自前些時日傷愈後,李倚便忙著處理縣城內的諸多事宜,而如今總算處理完畢,李倚便在房間內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當務之急,便是要趁著這段相對寬鬆的時間,抓緊尋覓與之相關的各類人才。
    其實在距離此處不遠的地方,有那麽一位符合李倚需求的能人——張全義。提起此人,不得不說李倚之前實施的諸多舉措其實都是借鑒自他。
    這位在晚唐五代時期聲名遠揚的內政後勤方麵的傑出人物,曾以其卓越才能讓洛陽一帶重現昔日繁華景象。
    當然,人無完人,張全義自身固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可總體來看,這些小瑕疵並不能掩蓋他的光芒與才華,於李倚而言,張全義無疑正是他此刻迫切渴望得到的關鍵人才。
    倘若能夠邀請到張全義來負責內政事務的管理工作,那李倚往後定能輕鬆不少。
    隻是眼下還有一個難題擺在眼前:如今的張全義尚未擔任河南尹一職,仍然在河陽節度使諸葛爽的麾下出任澤州今山西晉城市)刺史之職。
    到底該用何種方法才能夠成功地將他“誘騙”過來呢?這著實令李倚感到十分頭疼。作為一州刺史,張全義又深受諸葛爽之恩,而自己目前才一個縣城之地,如何能打動他?
    常規手段肯定是不靠譜,看來隻能等他到洛陽之時,采取強硬手段先綁過來再說了,他並非什麽硬骨頭,不然也不至於換了幾個領導了。
    據記載光啟三年張全義接手洛陽之時,手下也不過百餘人,與洛陽城中殘餘百姓住在小城寨裏,到時候是個好機會,先把他搶過來再說。
    而對於現階段來說,時間還不算緊張,他目前尚有一段不算太短的緩衝時期。
    在此期間,直至昭宗登上皇位以前,永年縣及其周邊區域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局勢。
    這種平靜要到李罕之率領大軍攻打護國節度使王重盈時才被打破,洛陽一帶瞬間再度燃起熊熊戰火。
    不過,好在這一切發生之前,李倚還有一段時間來全力發展壯大自身的實力,因此張全義的到來至關重要。
    一旦等到自身有了一定的力量,李倚下一步計劃便是揮師西進,奔赴鳳翔去與李茂貞一決雌雄,爭奪鳳翔這塊戰略要地。
    要知道,鳳翔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地位,可以對京師地區產生重大影響。
    倘若此等重要之地依舊牢牢掌控在李唐王朝手中,無疑將會為朝廷帶來巨大的戰略緩衝空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昭宗剛剛即位之際,李茂貞在鳳翔尚未站穩腳跟。若此段時間能夠拿下鳳翔,那麽李倚便能以這裏作為進擊蜀地的絕佳跳板。
    畢竟,當時占據蜀地的陳敬瑄草包一個,到時候借著討伐田令孜的大義,再借助朝廷之勢,趕在王建之前成功奪取蜀地並非難事。
    如此一來,即便日後不幸在與朱溫、李克用等強敵的激烈爭鬥中落敗,李倚也完全可以帶領昭宗退守蜀地,暫避敵軍鋒芒。
    憑借蜀地易守難攻的天然優勢,安心休整部隊,養精蓄銳,從而為保存大唐朝廷的根基爭取寶貴的喘息之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像他這樣普通的人而言,能夠有機會與如此眾多的梟雄一同站在這個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舞台之上展開激烈角逐,就必須提前做好應對各種艱難險阻甚至是最糟糕情況的充分準備。
    畢竟,這些梟雄們個個都是久經沙場、老謀深算之輩,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得個萬劫不複的下場。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一切目前僅僅停留在李倚腦海中的設想以及謀劃之中。
    至於未來時局究竟會怎樣發展演變,誰也無法準確地預測到。因此,對李倚來說,隻能腳踏實地、步步為營地摸索前行,去迎接那充滿未知挑戰的每一個嶄新時刻。
    而接下來的時局,看似平靜如水的朝堂之上實則暗潮湧動,一場巨大的危機正悄然降臨。
    富有野心但是愚蠢的朱玫,膽大包天地另立了新帝,更為令人震驚的是,他的這種叛逆行徑居然還得到了一部分藩鎮勢力的認同與支持。
    從這件事情當中不難看出,如今的朝廷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
    雖然說一段時間之後,朱玫最終遭到了誅殺,連同“偽帝”以及一大批與其狼狽為奸的官員們也都被處以極刑,但是這接二連三所遭受的沉重打擊,無疑使得本已搖搖欲墜的朝廷雪上加霜。
    麵對如此混亂不堪且前途未卜的局麵,李倚早已對當今在位的僖宗皇帝徹底失去了信心和期望。
    故而,即便朝廷即將麵臨這般驚天動地的大事變,於他而言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絲毫引不起他內心深處哪怕一丁點的波瀾起伏。
    相反,李倚將自己全部的賭注都押在了未來即位的昭宗身上。
    在李倚看來,昭宗氣盛且胸懷大誌,隻要能夠充分發揮出其潛在的才能和抱負,並輔之以自己的盡心竭力相助,或許真有可能在這紛繁複雜、波譎雲詭的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他們的新天地來,從而收獲一絲難能可貴的成功曙光。
    喜歡唐末,開局就被軟禁請大家收藏:()唐末,開局就被軟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