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章 韓建

字數:3080   加入書籤

A+A-


    從陝縣出發後,接下來的旅程異常平靜,仿佛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陝虢境內的各個縣城和州府在接到命令後,紛紛緊閉城門,如臨大敵。
    雙方好像達成了一種默契——互不幹擾。
    李倚的軍隊在兩都之間的大驛道上暢通無阻,如入無人之境。這要歸功於王珙的識趣,他明智地選擇了借道,避免了不必要的衝突。
    李倚自然也不會得寸進尺,他在保持警惕的同時,還加快了行軍速度。
    一路上,土匪路霸們似乎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們不敢輕易招惹這支正規軍。畢竟,與正規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隻有傻瓜才會去做這種蠢事。
    就這樣,李倚的軍隊一路順風順水地離開了陝州,進入了虢州境內。三天後,他們終於抵達了閿鄉驛,這裏距離潼關僅有三十裏之遙,是離潼關最近的一個驛館。
    陝縣到潼關的距離不到兩百餘裏,但由於他們攜帶了大量的輜重,而且軍隊中還有不少老弱婦孺,行軍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裏趕到了閿鄉驛。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再加上一天的時間,他們就能夠順利抵達潼關了。
    隻是潼關的情況暫且未知,李倚隻得下達命令,讓軍隊原地休整,安營紮寨。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忙碌地搭建營帳、布置防線,整個營地很快就有條不紊地建立起來。
    同時派出探馬和遊奕前去打探前方情況。
    完成這些後,李倚立即召集了高仁厚、李振和張全義等,一同來到營帳中開會。眾人圍坐在一張李倚的營帳前,氣氛有些凝重。
    李倚內心思考著潼關的情況,如今的潼關守軍是華州刺史韓建所率領的華州軍。雖然他們名義上聽從朝廷調遣,但具體韓建內心的想法,李倚也無法確切知曉。而且,關於此人的風評,可謂是兩極分化。
    一方麵,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各地藩鎮都隻顧著爭搶地盤,燒殺搶掠,很少有人會去關心平民百姓的死活。
    但韓建卻與眾不同,他不僅收容了大量的流民,還鼓勵他們耕田植桑。短短幾年時間,華州的民間經濟就變得富庶起來,軍隊的糧餉也有了充足的保障。
    此外,他還數次成功擊退秦宗權的進攻,使得華州免受蔡州軍的蹂躪。可以說,在他統治華州的十六年裏,治理是非常有成效的,華州被他打造成了亂世中的一片樂土。
    正因如此,他與也南邊的郭禹成汭)一同被人們稱頌為‘北韓南郭’,其名聲可謂不小。
    可是在昭宗時期,韓建卻展現出了另一麵。他不僅幹政弄權,還與李茂貞、王行約等人一同入京逼宮,甚至挾持了昭宗,給朝政帶來了巨大的禍害。
    不僅如此,他還妄圖廢掉昭宗,另立皇帝,雖然最終未能得逞,但他的野心和行徑已經昭然若揭。
    更令人震驚的是,韓建竟然一口氣殺死了十一位親王,其中就包括李倚所穿越的睦王。可以想象,如果李倚沒有穿越過來,繼續按照原有的曆史走向發展,恐怕他也難逃一死。
    正因如此,對於韓建這個人,李倚內心充滿了疑慮。
    李倚環視了一下下方的眾人,沉聲道:“諸位,如今潼關被華州的韓建所占據,我們對他的態度一無所知。
    樂觀的情況是,他依然會聽從朝廷的命令,我們可以借助聖上的名號借道而過;但如果情況不妙,我們就必須做好強攻的準備了。”
    話音剛落,李振便率先發言:“大王,我曾聽聞韓建在民間的口碑還算不錯,或許我們明日可以先派人去試探一下他的態度,再做定奪。”
    李倚點頭表示認可,心中暗自思忖,一切都還需要先摸清韓建的態度,如此才能做出後續的安排。倘若韓建依然承認僖宗,並且願意放他們入關,那無疑是皆大歡喜的局麵。
    高仁厚一臉凝重地沉聲道:“末將認為,強攻潼關實乃下下之策啊。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軍人數本就不多,若要強攻,勢必會造成慘重的損失。”
    李倚自然深知這個道理,但是潼關作為他們的必經之路,他實在別無選擇。若是繞行,不論是從南邊還是北邊,不僅距離會大大增加,而且所麵臨的危險也遠非這條路可比。
    “唉,若是可以,我又何嚐願意強攻呢?”李倚無奈地歎息一聲,“隻是,我們也必須做好強攻的準備啊。”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全義突然開口道:“大王,我記得潼關有一條小路,可以繞行到潼關的背後。當日黃王……”
    說到這裏,張全義突然意識到自己如今已在朝廷麾下任職,若再提及黃巢之事,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於是他趕忙改口說道:“當日黃巢進攻潼關時,便是從旁邊的禁溝故道通過,然後東西對進,夾攻潼關。
    那禁溝故道廢棄已久,因此當時的潼關守軍卻對此一無所知,最終被黃巢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潼關。”
    李倚聽聞此言,不禁來了興致,追問道:“哦?竟有這樣一條小路?隻是不知如今的潼關守軍是否已經發現了這條通道?”
    張全義搖了搖頭,無奈地回答道:“這我就不太清楚了,畢竟那條小路當時也是黃巢偶然間發現的。”
    高仁厚見狀,插話道:“既然如此,明日不妨派人前去打探一下情況。”
    李倚表示讚同,點頭道:“也隻能如此了,明日先派使者前去潼關試探一下守軍的態度,然後再同時派出探馬去尋找全義所說的禁溝故道。”
    喜歡唐末,開局就被軟禁請大家收藏:()唐末,開局就被軟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