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章 想法

字數:7348   加入書籤

A+A-


    李倚跟李曄倒了杯酒,隨後在李曄期待的眼光下,開始說起了那日京城之後發生的事情。
    從那日田令孜派了殺手前來殺他,然後他帶著一眾親衛逃出長安,一路提心吊膽的跑到了洛陽境內,到後麵發現已成空城的永寧,於是在那裏安定了下來。
    隨後便開始招攬流民,發展自身的勢力,期間打退了好幾撥潰兵和土匪的攻勢,慢慢的發展壯大了起來。
    最後說到前些時日擊敗了來犯的李罕之,但李罕之跑到沙陀求援,沙陀出兵,自知不敵,於是便決定回到京城。
    當然,很多事情李倚都選擇了緘默,隻是簡單地講述了一下自己這幾年的大致發展狀況,至於一些具體的細節則被他有意無意地略過了。
    這其中的原因,一來是時間緊迫,容不得他細細道來;二來也是因為李倚覺得有些事情無需贅述,點到即止即可。
    即便是如此粗略地描述,李倚也足足說了將近半個時辰。這一番長談下來,直說得他口幹舌燥,喉嚨冒煙。
    好不容易講完,他趕忙端起酒杯,像久旱逢甘霖一般,一口氣連飲了三杯,這才稍稍緩解了一下那股難耐的燥熱。
    而在一旁傾聽的李曄,卻是越聽越入神,他的眼中漸漸流露出對李倚經曆的豔羨之情。
    說來也真是可笑,若不是因為黃巢和李克用,恐怕他這一輩子都隻能被禁錮在京城那一方小小的天地裏。
    隻是他這一路走來,幾乎都是在逃難,與李倚那豐富多彩的人生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八郎啊,聽你這一番講述,想必你能有今日這般成就,這一路上必定是遭遇了不少艱難險阻吧!”李曄不禁感歎道,言語之中既有對李倚的欽佩,也有對自身命運的無奈。
    此時此刻,李曄的心中不禁湧起一個疑問:若是換作是他,是否也能有像李倚這樣的勇氣,去勇敢地麵對那些未知的挑戰和困境呢?這個問題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盤旋,讓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思之中。
    李倚微笑著點了點頭,語氣輕鬆地說道:“其實還好,阿兄。不管怎樣,我總算是熬過來了。”
    李曄看著弟弟,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他感慨地說:“是啊,看到你如今的樣子,我也能放心了。阿娘在天之靈,若能知曉你如今的模樣,定然也會為你感到高興的。”
    當提到已逝的母親時,兩人的情緒都不禁有些低落,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過了一會兒,李倚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來,拿起酒壺為李曄斟滿了一杯酒,然後輕聲說道:“阿兄,先吃點東西吧。”
    李曄點點頭,夾起幾筷子菜送進嘴裏,咀嚼了幾下後,又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後,他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問道:“八郎,你現在手下有多少士兵?”
    李倚沒有絲毫遲疑,坦率地回答道:“目前的話,大概有上萬人吧。”
    聽到這個數字,李曄心中的羨慕之情愈發強烈。原本他隻是對李倚那支威風凜凜的親衛隊心生豔羨,但並不清楚其具體規模。
    如今得知李倚竟然已經擁有了上萬名士兵,他不禁感歎命運的不公。同樣是一母所生,弟弟如今已經有了如此勢力,而自己卻依然受製於人。
    與此同時,他的內心深處卻悄然泛起了一絲嫉妒的漣漪,但這絲嫉妒如流星般轉瞬即逝。
    緊接著,他的思緒被皇兄交代的任務所占據,於是他試探性地開口問道:“八郎,那麽你如今有什麽想法?”
    李倚聞言,臉上露出些許茫然之色,似乎對這個問題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他遲疑片刻後回答道:“想法?我並沒有什麽想法。”
    見李倚如此回應,他稍稍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八郎,朝中有些人議論紛紛,他們說睦王不僅沒有前往鳳翔迎接聖上的車駕,反而趁機占據了皇城和宮城。
    如此行徑,恐怕是心懷叵測啊。皇兄那日也曾詢問過我,問你究竟意欲何為,為何會有如此舉動。故而,皇兄特意派遣我前來詢問你,希望你能給我們一個解釋。”
    李曄在說出這番話時,心中略有猶豫,但是經過一番思索後,他還是決定坦誠相告,將此行的真正目的和盤托出。
    李倚聽到這裏,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僖宗遲遲不肯回京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按照史書的記載,此時此刻的僖宗理應已經在回京的路途之中了,可如今卻仍未見其身影,想必是對自己心存疑慮,故而先派李曄回來探聽虛實。
    李倚心中疑惑的是,自己派出去的使者明明已經將密信交給了僖宗,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和計劃,為何僖宗仍然沒有采取行動呢?
    難道他還是不相信,或者說他受到了某種不可抗拒的壓力,導致身不由己呢?
    李倚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他完全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實際上,僖宗並非不想回京,當他看到李倚使者送來的密信時,心中激動萬分,立刻就有了回京的念頭。但正當他準備動身之際,卻遭到了楊複恭的百般阻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複恭的神策軍名義上是負責保護僖宗的安全,但實際上卻是在限製他的行動自由。
    僖宗雖然貴為天子,卻在楊複恭的掌控之下,無法隨心所欲地做出決策。麵對楊複恭的強硬態度,僖宗也是無可奈何,隻能暗自歎息。
    李倚自然不了解這些內情,他還在為僖宗的遲遲未歸而憂心忡忡。於是,他決定向李曄解釋一下自己的苦衷。
    “阿兄,我回京的當晚就寫了密信,並派遣使者火速送往皇兄那裏。在信中,我詳細地向他說明了我的計劃和目的。
    我之所以要驅逐楊複恭的玉山軍,完全是為了對付楊複恭。隻有將皇城和宮城牢牢控製在我們手中,才能將聖上從他的禁錮中解救出來。
    如此一來,我們皇室日後就不必再受宦官集團的挾製了。”李倚言辭懇切地對李曄說道。
    聽到李倚的回答,李曄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但緊接著他又開始擔心起來:“楊複恭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地就把皇兄交出來呢?如果他一直賴在鳳翔不肯回來,那可如何是好?”
    李倚微微一笑,安慰道:“兄長不必過於擔憂,楊複恭絕對不敢這麽做的。且不說皇兄和百官都不會同意,就連李茂貞也絕不會坐視不管。
    我這麽多天都毫無動靜,實際上已經表明了我並沒有謀反的意圖。”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兄長你今天親自前來,了解了我的態度之後,再將這個消息傳回鳳翔,那麽天下人都會知道我並無謀反之心。
    如此一來,楊複恭還有什麽理由繼續留在鳳翔而不回來呢?他難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楊複恭這個人,雖然心狠手辣,但比起田令孜來還是差太遠了,論陰謀手段不如田令孜,甚至連膽子都比不上田令孜。
    不過,楊複恭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在收買人心方麵做得相當出色。他對手下的那些義子都非常好,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一些人的支持。
    這也是為什麽在他被驅逐出長安之後,他的那些義子們仍然能夠堅定不移地追隨他,甚至不惜與朝廷以及各路藩鎮大軍對抗到底,而不像田令孜那樣,最終死在了自己的義子王建手中。
    正因為如此,李倚對他的行為絲毫不感到擔憂,也不擔心他會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采取極端手段。而且,他對神策軍的掌控程度遠不如田令孜那般牢固。
    在神策軍中,並非所有人都對他言聽計從,畢竟其中還是有一些忠義之士存在的。
    所以,他最終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帶著僖宗返回京城。他絕對不敢像田令孜那樣,將僖宗挾持而去。
    聽完李倚的這番解釋,李曄恍然大悟,不禁感歎道:“八郎啊,你的手段真是高明至極啊!這簡直就是陽謀啊!就算楊複恭明知前方是個陷阱,他也別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往裏跳了。”
    李倚點點頭,但並未言語。他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他對楊複恭的為人比較了解。若是換作田令孜,情況恐怕就截然不同了。
    田令孜可不會像楊複恭那般有所顧忌,他才不會在意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你想要京城?好啊,那我就把京城給你。反正隻要皇帝在我手中,無論身處何地,都能稱之為京城。
    見李倚沉默不語,似乎在沉思著什麽,李曄不禁有些焦急,於是開口問道:“那八郎,你接下來有何打算呢?”
    李倚卻突然問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皇兄的聖體近來狀況如何?”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李曄有些措手不及,他不禁一愣,但還是如實回答道:“皇兄近來接連遭受重病折磨,雖然經過禦醫們的精心調理,聖體略有恢複,但總體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李倚聽後,沉默片刻,緊接著又追問道:“阿兄,依你之見,皇兄的聖體還能支撐多久呢?”
    李倚突然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李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他不由得被嚇了一大跳。
    回過神來後,李曄臉色一沉,怒聲嗬斥道:“八郎,你怎能如此口出狂言?皇兄的聖體狀況,等我們回到京城後自然會有所好轉。”
    李倚並沒有被李曄的嗬斥所嚇倒,他緩緩地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說道:“阿兄,你我都心知肚明,皇兄的聖體恐怕是好不了了。”
    李曄聞言,心中猛地一緊,他難以置信地看著李倚,手指顫抖著指向他,聲音也有些發顫:“你……八郎,你究竟是什麽意思?”
    麵對李曄的質問,李倚卻顯得異常冷靜,他不僅沒有回避李曄的目光,反而緊緊地盯著他的眼睛,鄭重其事地說道:“阿兄,我隻是想知道,如果皇兄不幸駕崩,讓你去繼承這皇位,你可願意?”
    李曄的身體猛地一顫,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驚恐和不安。他緊張地看向房門外,似乎擔心有人會聽到他們的對話。
    李倚見狀,連忙安慰道:“阿兄,你不必如此緊張,今晚這裏隻有你我兄弟二人,我們所說的話絕對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曄的表情略微一滯,眼中的驚喜一閃而過,但他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嘴硬地說道:“八郎,休要再胡言亂語了!皇兄的聖體已經在慢慢恢複,想必再過些時日便能痊愈了。”
    隻是他的語氣明顯已經不如前麵那麽堅定了。
    李倚默默地看著李曄,心中暗自歎息。他倒了一杯酒,緩緩地送到嘴邊,輕抿一口,然後放下酒杯,直視著李曄的眼睛,說道:“阿兄,莫要自欺欺人了,你應該知道皇兄隻怕時日無多了。”
    李曄的身體微微一顫,他想要反駁,想要告訴李倚這隻是他的猜測,皇兄不會有事的。
    隻是當他想起僖宗那蒼白的麵容,以及禦醫那凝重的神情時,他的話語卻如鯁在喉,怎麽也說不出來。
    李曄自然明白李倚所說的沒錯,他心中一陣酸楚,隻得無奈地歎了口氣道:“唉,皇兄他……”
    看見李曄這副模樣,李倚忽然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他知道,如果不能盡快讓僖宗回京,那麽他後麵的計劃都將化為泡影。僖宗隻能死在長安!
    想到這裏,李倚深吸一口氣,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緊緊地盯著李曄,鄭重地說道:“阿兄,我需要你馬上回到鳳翔,勸說皇兄回京。我將派出三千騎兵護送你前去迎接聖上回京!”
    李曄聞言,心中湧起一股驚喜。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機會帶兵。
    “八郎!當真?”李曄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李倚,聲音都有些顫抖。
    李倚肯定地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地說道:“皇兄必須要駕崩在京城,這樣我才能讓阿兄你登上皇位。”
    李曄的心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兒一般。他知道,在十六王宅中的大部分親王,誰不想渴望坐上那把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呢?
    他當然也不例外,雖然表麵上他對皇位表現得並不熱衷,但內心深處卻對那權力充滿了渴望。
    誰不想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帝,掌控天下呢?
    他心裏很清楚,有些親王雖然私底下對宦官集團百般鄙夷,但卻又偷偷地與他們結交。
    這其中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宦官集團可以決定皇位的人選。
    如今,他的弟弟睦王竟然說要助他登上皇位,這怎能不讓他心動呢?
    他並沒有立刻答應李倚,而是沉默了片刻,然後說了一句看似不相幹的話:“八郎,吉王深受百官愛戴。”
    李倚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他當然知道,原本在曆史上,文武百官們是打算擁立年長的吉王為帝的。隻是因為楊複恭的幹預,最終才讓李曄登上了皇位。
    “無妨,隻要阿兄願意坐這皇位就行。”
    李曄怎麽可能不願意,他臉上露出一絲驚喜,就連原本對於李倚心中的那些嫉妒也已拋之腦外。
    “我即刻出發前往鳳翔迎接聖上回京!”
    看著心急的李曄,李倚非常滿意。
    “阿兄,不急,明日再出發,今日我兄弟二人不醉不歸!”
    李曄哈哈大笑道:“好!不醉不歸!”
    喜歡唐末,開局就被軟禁請大家收藏:()唐末,開局就被軟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