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章 雷霆

字數:3139   加入書籤

A+A-


    夜幕籠罩下,玄甲衛的精銳們如同暗夜中的修羅一般,悄然分頭潛入目標。他們身形矯健,如鬼魅般穿梭於黑暗之中,避開了重重守衛。
    其中數名身手矯捷的玄甲衛,趁著夜色的掩護,潛入了趙家莊園的核心庫房。這裏是趙家的禁地,存放著他們最為重要的秘密。
    玄甲衛們小心翼翼地避開了巡邏的守衛,最終在密室的夾牆內發現了數卷用油布包裹的“鐵冊”。
    這些冊子詳細記錄著趙家真實的田畝坐落、界至、麵積,以及所有隱匿丁口的姓名、年齡和來曆。這些丁口不僅包括那些普通百姓,甚至還有那些所謂的“僧尼”!
    這些“鐵冊”無疑是趙家避稅的根本命脈,也是他們隱藏財富和人口的關鍵證據。玄甲衛們迅速將這些重要的冊子起獲,準備帶回去作為有力的證據。
    與此同時,另一隊玄甲衛則潛入了“淨心庵”。這座庵堂本應是佛門清淨之地,然而,當玄甲衛們踏入其中時,所見的情景卻令人觸目驚心。
    所謂的佛堂裏,香火冷清,毫無生氣。而寮房之內,鋤頭、鐮刀與僧衣混雜在一起,顯然這裏的“僧尼”們並非真正的修行者。
    更讓人震驚的是,數十名“僧尼”在夜間聚賭喧嘩,毫無戒律可言。他們的行為完全違背了佛門的清規戒律,這裏顯然已經淪為了一個藏汙納垢的賊窩。
    玄甲衛們在住持的禪房裏搜出了與趙氏往來的密信,以及曆年的“香油錢”賬簿。這些所謂的“香油錢”,實際上是趙家支付給“淨心庵”的管理費,用於掩蓋他們逃避賦役的事實。
    這座看似莊嚴的佛門聖地,實際上卻是趙家逃避賦稅和徭役的掩護所,裏麵的“僧尼”們也不過是趙家的幫凶罷了。
    第三路玄甲衛持王府令牌,直撲縣衙戶曹、倉曹等要害公廨!以雷霆之勢控製當值胥吏,封存所有戶籍、田畝、賦稅檔案!
    在賬房錢某和戶曹老吏家中,搜出趙家賄賂的錢帛及指導其如何篡改手實、團貌簿的密劄!其家中私藏的“陰陽賬冊”,成為其勾連豪強、蛀空國課的鐵證!
    鐵證如山,陳列王案。
    李倚朱筆如刀,鈞令森然:“隴州趙氏,欺君罔上,罪不容誅!其家主趙魁:‘占田過限’、‘脫漏戶口’、‘增減年狀、團貌作偽’、‘私入道、偽度僧尼’,數罪並罰,依《唐律疏議》,主犯當斬!著即押赴市場,明正典刑!懸首三日!
    隱匿田產,盡數沒官,優先授田府兵及實耕貧戶!所有隱匿丁口,含偽僧尼,重新編戶入籍,依律課役!
    私建‘淨心庵’,即刻拆毀!磚木充公,用於修葺官學!庵中偽僧尼,勒令還俗,一體入籍課役!住持妖言惑眾,助紂為虐,杖一百,流三千裏!”
    縣衙戶曹主吏王某,賬房錢某:
    ‘主守不覺脫漏、失察人口脫漏’、‘受財枉法’、‘詐為官文書、篡改籍冊’,數罪並罰,依律當斬!念其二人供出同黨,改判絞刑,家產抄沒!其餘涉案胥吏,視情節杖責、流放、革職、罰役不等!”
    通令二州十四縣:
    徹查所有私建無名小廟、蘭若,凡無朝廷正式敕額者,一律拆毀!其度牒僧尼,嚴加甄別,凡有偽濫,勒令還俗,編戶課役!
    限期內,豪強富戶需據實重新申報田畝、丁口。王府將遣玄甲衛與幹員,持新式方田圖冊與戶籍底檔,逐鄉逐裏複核‘團貌’、‘手實’。
    敢有再行匿隱者,趙魁便是榜樣!州縣胥吏敢有勾連舞弊、懈怠新法者,嚴懲不貸!”
    玄甲衛雷厲風行。趙魁授首,懸顱城門。汙穢的“淨心庵”在百姓圍觀中被推倒,偽僧尼哭嚎著還俗登記。
    涉案胥吏或被絞死,或披枷流放。抄沒的趙家田產迅速插上王府授田的木樁。各州縣豪強震恐,紛紛主動“清退”隱匿田丁,拆毀私廟,配合核查。
    與此同時,在孫文督行的“煙熏土法”和劉菽總結的農技下,占城稻蟲害終被壓製。
    在孫文的指揮下,府兵和農人們在田埂上挖出淺坑。成捆的苦楝葉、艾草、除蟲菊被投入,點燃,再覆上濕草。
    刹那間,辛辣刺鼻、濃得化不開的灰白色煙霧滾滾升騰,如同一條條憤怒的土龍,順著微風的方向,沉沉地壓入稻田。
    煙霧所過之處,咳嗽聲四起,農人們被嗆得眼淚直流,卻咬牙堅持。奇跡在濃煙中顯現:無數青黑色的成蟲如同被無形的巨手掃落,紛紛從葉背墜落,掙紮斃命!
    雖然無法根除所有蟲卵幼蟲,但成蟲的大規模殺傷,極大地遏製了蟲害的蔓延!
    劉菽帶領另一批人,日夜不停地疏通溝渠,引水灌田。他們用翻車、戽鬥,甚至肩挑手提,將田水加深,直至水麵幾乎與稻苗的分節齊平。
    渾濁的泥水,如同溫暖的繈褓,在寒夜中緊緊包裹住稻苗脆弱的根係。數日後,那些僵黃的稻苗,雖然生長依舊緩慢,但葉尖的焦黃不再蔓延,新抽出的葉片,竟也艱難地透出了一絲綠意!
    當肆虐的蟲害終於被濃煙與加深的田水合力壓製下去,當僵黃的稻苗在水的溫暖護衛下艱難地挺過寒夜,岐山腳下的占城稻田,終於迎來了喘息之機。
    雖然損失已無法挽回,部分田塊減產已成定局,但大部分稻株,終究是保住了生機。
    禾苗開始奮力拔節,孕穗。那曾經被啃噬得斑駁的葉片,在農人精心的後續照料下,重新煥發出深沉的綠意。沉甸甸的稻穗,終於在秋陽的照耀下,羞澀地低下了頭,泛出淡淡的金黃光澤。
    劉菽撫摸著那來之不易的稻穗,老淚縱橫。孫文站在田埂上,望著劫後餘生的稻田,青色的官袍沾滿泥塵,臉上卻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錢祿那惡毒的流言,在金燦燦的稻穗麵前,不攻自破。這來自南方的金種,終於在關西的土地上,經曆了蟲噬、寒侵、人言可畏的生死劫波後,頑強地紮下了根,孕育出第一縷屬於岐隴大地的金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