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三章 戰後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不同於帳外的普通士卒,韋昭度的中軍大帳內,燭火通明,卻驅不散血戰帶來的疲憊與凝重氣氛。
大戰雖勝,卻無人臉上有絲毫輕鬆之色。帳中央的地麵上鋪開了那幅巨大的蒙陽地域圖,上麵新添了許多代表今日戰況的淩亂標記。
李振手持一卷剛整理好的文書,正向帳內眾人稟報,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
“大王,韋帥,監軍,高將軍,今日之戰初步統計已出。”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逐條念誦,“我軍陣亡將士一千五百餘人,傷者逾一千八百人,其中重傷約七百人,多集中於左翼楊崇本將軍所部及中軍前沿與敵接戰之跳蕩隊。
陌刀營傷亡四百餘,多為輕傷,戰力猶存。曹將軍所率精騎折損約三百騎。”
念及此處,他微微一頓,目光掃過那幾位神策軍將領,繼續道:“神策軍各部,陣亡……五百餘人,傷者八百餘,多為……流矢及潰退時踐踏所致。”
這個數字一念出來,帳內氣氛頓時變得更加微妙。
神策軍的傷亡率遠低於苦戰的前線鳳翔軍,但其傷亡原因中的“潰退時踐踏”幾字,卻像一根尖刺,紮得曲嘉沙、曹誌忠、王智元等神策軍將領麵紅耳赤,無地自容,紛紛低下頭去,不敢接觸眾人的目光。
端坐上首的韋昭度也是臉上火辣,握著扶手的手指微微收緊。
李振仿佛沒有看到他們的窘迫,繼續念道:“斬獲方麵,初步清點,斃敵約一萬一千餘級,俘獲三百餘人,繳獲旌旗、兵甲、馬匹若幹。敵軍傷者應倍於此數。西川軍主帥宋行能疑似負傷,其帥旗一度後撤混亂。”
“此戰,我軍雖勝,然未竟全功,賊主力遭重創卻未潰散,依仗兵力優勢,在山行章接應下退守蒙陽營壘。其元氣猶在,不可小覷。”
李振最後總結道,合上了文書。
帳內一片沉寂。戰果可謂輝煌,以少勝多,斬獲頗豐。但代價亦是不菲,尤其是鳳翔軍老卒的損失,令人心痛。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立於下首的楊崇本忽然出列。
他甲胄上血汙未清,臉上還帶著廝殺後的疲憊與一道淺淺的血痕。
他先是向李倚、韋昭度等人抱拳一禮,然後目光轉向那幾位神策軍將領,聲音不高,卻帶著壓抑不住的憤懣:
“大王,韋帥,末將有話,不吐不快!”
他深吸一口氣,“今日左翼之戰,若非我部將士死戰,以血肉之軀硬抗賊騎衝擊,陣線早已崩潰!
然則,後方神策軍同袍……箭矢稀疏散亂也就罷了,竟有驚慌失措,乃至誤傷我前方士卒者!若非其自亂陣腳,致使賊騎窺得破綻,猛攻不止,我左翼兒郎何至於傷亡如此之重!末將……懇請上官明察!”
楊崇本性格沉穩,並非咄咄逼人之輩,此刻說出這番話,顯然是今日左翼戰況實在慘烈,神策軍的拙劣表現讓他麾下付出了太多無謂的犧牲,心中積鬱難平。
他這番話如同一個響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曲嘉沙等人臉上。
曲嘉沙臉色由紅轉白,猛地站起身,嘴唇哆嗦著,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無從辯起,最終隻能化作滿臉的羞慚,重重一跺腳,向著韋昭度和李倚單膝跪地:“末將……末將馭下無方,臨陣失措,致使左翼危急,損折同袍……請韋帥、大王治罪!”
曹誌忠、王智元等人也慌忙跟著跪下請罪。
韋昭度張了張嘴,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雖不通軍事,但也知道今日之戰險象環生,若非高仁厚臨機應變和鳳翔軍死戰,後果不堪設想。
神策軍的表現,確實丟盡了他的顏麵。他想要斥責,卻又不知該如何斥責,畢竟他自己也負有很大責任。
帳內氣氛頓時尷尬而緊張。
就在這時,李倚緩緩站起身。他走到曲嘉沙等人麵前,親手將曲嘉沙扶起,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曲將軍,諸位將軍,請起。
今日初戰,賊勢浩大,聲勢駭人,神策軍將士久居京師,初臨此等血戰惡陣,一時失措,亦是人之常情,不必過於自責。”
他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道:“然,楊將軍所言,亦是實情。戰場之上,生死一線,各部協同,至關重要。今日之失,是為明日之鑒。
望諸位將軍回去後,好生安撫士卒,整飭軍紀,總結教訓。本王相信,經過此戰淬煉,神策軍將士必能知恥而後勇,成為真正的精銳之師!”
李倚這番話,既點出了問題,給了楊崇本和鳳翔軍一個交代,又沒有過度追究神策軍的責任,反而給予了鼓勵和期望,給足了韋昭度和神策軍將領麵子。
曲嘉沙等人聞言,更是羞愧難當,同時又對李倚的寬宏大量生出一絲感激。
曲嘉沙激動地抱拳道:“大王寬宏!末將等慚愧無地!日後若再有臨陣畏縮、擾亂陣型者,末將定斬不饒!神策軍上下,必效死力,以報大王今日之恩!”
韋昭度也鬆了口氣,連忙接口道:“睦王所言極是!昭度回去後,定當嚴加管束!絕不容今日之事再度發生!”
幾位神策軍將領也紛紛表態,賭咒發誓。
眼見氣氛緩和,一直閉目養神的張承業嘴角微不可查地動了一下,並未言語。
李振與高仁厚交換了一個眼神。
高仁厚適時上前一步,沉聲道:“大王、韋帥,今日雖勝,然宋行能驕狂,遭此大敗,必不肯甘休。山行章老辣,重整隊伍後,西川軍仍是心腹大患。某預料,第二次大戰,絕不會遠,或許就在這幾日之內。”
眾人神色一凜,紛紛點頭。
高仁厚繼續道:“為防今日左翼之危重演,確保各部如臂使指,應對賊軍下一波更凶猛的反撲,某有一議。”
他目光看向韋昭度和神策軍眾將,“請韋帥與諸位將軍斟酌。”
“高將軍請講。”韋昭度道。
“神策軍裝備精良,士卒亦非不勇,所缺者,實戰曆練與同主力戰軍的默契耳。”
高仁厚言辭懇切,“為最大限度發揮神策軍之戰力,避免再因溝通不暢、臨陣慌亂而誤事,某建議,從明日起,將神策軍各部,暫時打散,編入我鳳翔軍各作戰序列之中。
例如,強弩手編入我軍弩陣,統一指揮;步卒與我軍槍矛手混編結陣;騎兵則與曹大猛部協同行動。如此,既可讓我鳳翔老兵帶動神策軍將士適應戰陣,亦可確保號令統一,如一人動,不致再被敵所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