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家有恐龍1
字數:9361 加入書籤
國際遺傳技術公司
國際遺傳技術公司的CEO彼得·勒德洛臉上掛著商人虛偽的笑容,隻是因為再也掩飾不住的難看臉色而顯得有些扭曲:“這並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得了主的,這需要和公司董事們再商議商議。”
相比彼得·勒德洛臉色不虞,坐在長長會議桌另一麵,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負責談判的代表埃利斯·霍華德和律師團則顯得淡定極了。
霍華德麵上看著仍舊沉穩,心裏卻不得不敬佩他們家老板,哦,他們家老板在談判途中不嚴陣以待不說,還光明正大的抱著平板電腦玩起遊戲來了——別問霍華德是怎麽知道他家老板是在玩遊戲的,他之前好奇的專門去查探過,不行嗎?好像是一款和恐龍有關的遊戲,反正他就在老板的屏幕上看到一個正在說話的迅猛龍了,這不是遊戲是什麽——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之前不淡定以及務必要拿下合同的模樣。
似乎感受到了霍華德的視線,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的老板,大衛·卡羅爾抬起頭來,他有著一頭梳理的整整齊齊的金發,一身定製西裝也沒有一絲皺褶,麵容俊美,然而說出來的話卻差點讓彼得·勒德洛吐血:“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見見哈蒙德,約翰·哈蒙德博士。”
彼得·勒德洛笑容都快維持不住了,他才是國際遺傳技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好不好!約翰·哈蒙德那個老頭已經被他趕下台了,早晚有一天他會把他趕出公司的!
霍華德將彼得·勒德洛變來變去的神情盡收眼底,作為談判的代表他自然非常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的。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在一九八五年成立,初期是由約翰·哈蒙德名下的哈蒙德基金和舊金山考斯威羅斯律師事務所所有,可以說約翰·哈蒙德為國際遺傳技術公司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且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原本最有前景的項目,就是約翰·哈蒙德主持的“侏羅紀主題公園”,即利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加以修補和培育繁殖,將已絕跡六千五百萬年的史前恐龍複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
這個項目如果成功了,無疑將為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和無可比擬的影響力。事實上,這個項目差一點就成功了。約翰·哈蒙德和他手下的科學家們成功的複生了史前恐龍,這在業內甚至普羅大眾中間並不是什麽秘密了。
——當然對前者來說,是很確切的,這從當時因為這件事,國際遺傳技術公司的股票漲停就可見一斑;而對後者來說,國際遺傳技術公司迫切的想讓侏羅紀公園盈利,自然是要勾起普羅大眾的好奇心的,自然是要往外放出恐龍在世的消息的,它也成功了。
之所以說差一點成功,則是因為侏羅紀公園實在命途多舛,先是一些列造成死傷的“嚴重事故”使得侏羅紀公園的建設不得不停工以接受評估;緊接著在接受評估時,颶風來襲再加上島上係統非正常關閉,導致電力裝置失靈,圍住恐龍的電網相繼斷電,再然後就發生了努布拉島慘案:恐龍自相殘殺,島上人員死傷無數,幸存者寥寥。
這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很大的轟動,侏羅紀公園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折,成原本的吸金利器變成了吸金黑洞,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出現嚴重的赤字,公司內部就此被撕開“裂口”,讓無數眼紅的公司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蜂擁而來,無不想分一杯羹。
對把一生心血都投放在侏羅紀公園上的約翰·哈蒙德雪上加霜的是,他一手奠基的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在這時候內訌不斷,目光短淺的股東,爭權奪利的董事……
對約翰·哈蒙德來說,不可謂不是成也侏羅紀公園,敗也侏羅紀公園,最終貪婪成性的彼得·勒德洛聯合其他人抓住這點不放把他趕下首席執行官的位子,但約翰·哈蒙德畢竟是公司奠基人,積威尚在。
這也是至今國際遺傳技術公司仍有一部分寄希望於“侏羅紀公園”起死回生,沒有將它拆賣出去的主要原因。
然而,這對一心排除異己的彼得·勒德洛就不是什麽好事了,這絕對是可以利用來下鋤頭的,霍華德對自家老板真是越來越佩服了。
#說曹操曹操到#,就在彼得·勒德洛眼底的嫉恨之色越來越重時,會議室外傳來了秘書小姐阻攔的聲音:“哈蒙德博士,您不能進去,哈蒙德博士!”
這下,彼得·勒德洛臉色已經是鐵青的了,尤其是在他發現那個一直態度很傲慢的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老板,態度截然一變嚴肅的看向會議室門時後。
原本還躊躇的彼得·勒德洛猛然雙手按在辦公桌上站起來,“三天,我需要三天時間來說服董事會。”他雖然沒有把話說死,但這差不多了。
霍華德看向大衛,大衛冷淡的點了點頭:“希望如此。”
他們一眾人從會議室魚貫而出時,和臉色漲紅的約翰·哈蒙德擦肩而過,沒走兩步就聽到會議室裏傳來的爭吵聲。
霍華德對此表示喜聞樂見,他推了推眼鏡暗含敬佩的看向大衛,老板果然談的一手好判!也是,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能在短短三年內發展成不容小覷的新貴,單就是和如今的老牌生物公司,國際遺傳技術公司相比,雖說後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硬碰硬的話,前者是穩贏的。那麽作為這麽一家前程錦繡公司的老板,能沒有幾把刷子麽。
咦,老板又在玩遊戲了?到底是什麽遊戲竟讓老板這麽癡迷?霍華德裝作不經意的瞟上一眼,他先前瞥見過的會說話的迅猛龍不見了,現在似乎變成聊天群組了,難道在向董事們說明收購進程,果然是負責任的好老板啊。
霍華德心裏有朝“花癡”發展的架勢,但麵上裝得一手好逼,勢將斯文有禮的形象維護到底。
殊不知是在群組聊天沒錯,但群組成員就不好說了——
先生的管家:一切都按照先生預想的來了,先生不愧是先生!
百曉生:哇哢哢,那負責收集資料的我可是功不可沒的,對吧賽恩?
叫我後勤部部長:嘰裏呱啦嘰嘰。
百曉生:不知道你在說什麽。
我有一個島:我想M-o在疑惑你是誰,以及你的名字違和感很大。
魔鏡魔鏡:它竟然敢質疑魔鏡大人,等等,誰把我的名字改了,我覺得那個名字很配我!
紅後:請規範使用用戶名。
大衛:我以為管理員權限是在先生手裏。
我有一個島:唔,鑒於我現在的特殊情況,我有些不方便。
大衛:先生,請務必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先生無論變成什麽樣子都是我心中最好的先生。
魔鏡魔鏡:哈哈哈,大魔王你也有今天!
紅後:魔鏡魔鏡行為不當,禁言一天以示警告。
M-o:嘰嘰。
我有一個島:……我們現在還是來說說正事吧。
同一時間,位於南美洲哥斯達黎加海岸邊的努布拉島上,又被禁言一天的魔鏡表示不服:“民主!民主!我們需要民主!”
在內部交流群組裏接連被“明槍暗箭”射中的顧青抬起頭來,看著上躥下跳的魔鏡,微笑著說:“We?你說的“我們”裏都有誰?”
“哐當!”這是魔鏡掉在地上的聲音,它很誇張的在地上顫抖,“大魔王別吃我!我會乖——”它在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麽後:“……”
再次膝蓋中箭的顧青:“……”他沒再理會魔鏡,想了想在平板電腦上打上了一行字,把後續談判事宜都交給大衛,並表示了自己對他的信心,就下了線。隨後把平板電腦放到一邊,下意識的想雙手合十擺出塔狀,然後就意識到他現在加起來隻有六根……指爪。
沒錯,指爪。
鄭重說明一下,他現在是一隻迅猛龍。又名伶盜龍、速龍、快盜龍,屬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是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大約八千三百萬年至七千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
介紹的再詳細都改變不了他現在是爬蟲類的事實,係統在致力於把他(的身體)玩出花樣的路上,越來越具有想象力了。
對成為一隻迅猛龍,承受能力早已經過千錘百煉的顧青在經過短暫的不適後,就安然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說起來顧青也並不是每次轉世都會變成人的,他也曾經有過成為蛟龍的經曆。迅猛龍、蛟龍,聽起來好似是一綱的,然而兩者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在身為蛟龍的那一世裏,他通過修煉可以化成人形,而迅猛龍隻是迅猛龍。
不過要懂得#求同存異#麽,首先,顧青有過做爬蟲類的經驗,他對自己現在的身體掌握速度非常快;再次,作為一個獻身於科學的技術帝,他是很勇於嚐試的,比如說把當初做蛟龍時的修煉方法拿出來嚐試修煉。
盡管在嚐試之前就已經詳細分析過,畢竟蛟龍和迅猛龍差異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一個體係的麽,而且這其中有很多不科學之處,理論上成功率無限趨於零。
可真要深究呢,那就不能講科學了。畢竟論最不科學的,那蛟龍本就不是現實中該存在的——不像迅猛龍,人家最起碼是在地球上真實存在過的,盡管滅絕了——更不用提妖修了。
往好的方麵想,身為蛟龍時顧青沒有儀器來記載並分析數據,現在他可是有他的AI,紅後和大衛他們,盡管種種不科學的事是對他們邏輯運算的衝擊,但有過X基因以及在恐怖世界的鍛煉,他們很好的適應了,這是很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是人工智能史上一大跨越。
至於貫通古今、融會東西方的最終結果呢,看顧青現在仍舊是隻迅猛龍就知道了。
不過呢,有句充滿正能量的話說得好:“機遇與挑戰共存,困難和希望同在。”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沒有什麽能難得住一個技術帝,畢竟現在並非是白堊紀,而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二十世紀。
在走出努布拉島走向世界前,還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插曲。
大衛蔚藍色的眼睛裏映照著自家先生的模樣,盡管外表變了,屬性也變了,但對他來說,記錄在核心裏的數據永遠不會變。“先生,我想您應該知道一件事。”
顧青發出無聲的疑問←發生這個插曲的時間線還隻是在他們來到努布拉島不久,即便他們自帶黑科技,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還沒有發明出將腦電波發聲器,顧青可以發聲是不假,但在場的,即便是通過孜孜不斷學習而精通各種語言的大衛,他也不會說恐龍語。
大衛理解了自家先生的意思說道:“我在檢索恐龍相關資料時,搜索到了關於恐龍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複生的信息,隻不過這信息存儲載體是我們曾看過的電影以及小說,《侏羅紀公園》。”
顧青對此並不覺得驚訝。
大衛笑了笑說:“先生並不驚訝,看來即使我不說,先生也清楚,真不愧是先生。”
紅後嚴肅著小臉不由得點頭表示讚同大衛的說法。
魔鏡晃過來把自己立在顧青麵前,它水銀瀉地般的鏡麵上赫然映照著顧青現在的模樣,長顱骨、鋒利的牙齒若有若現,向上翹起的口鼻部等,“你們眼睛瞎了嗎?你們是從哪裏看出來神情變化的?”
話音剛落就收到了來自大衛和紅後有如實質般鋒利的眼刀,魔鏡氣勢一下子就弱了不少,它就是個欺軟怕硬的,當然也不排除它現在是在暗搓搓的幸災樂禍。
顧青望向它,爬蟲類特有的無溫度、無機質的眼睛讓魔鏡打了個寒顫,終於想起大魔王無論什麽時候都是大魔王,瞬間就乖巧下來。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一般,“啊”了一聲,在其他人都看過來的時候,挺了挺鏡身:“要看錄像帶和DVD嗎?還記得魔鏡大人有個四次元口袋嗎?我現在記起來我可是存儲了很多必需品,包括咱們曾經看過的電影錄像帶和DVD的!哼哼,請叫我哆啦A鏡!”它越說越得意,儼然是個得誌小人的賤萌樣兒,還恬不知恥的湊到顧青麵前求表揚。
顧青:“吼。”
顧青:“……”真高興他現在無師自通恐龍語了。
魔鏡:“……”魔鏡被嚇die了,它收起了得意的模樣,跑到不遠處寬敞的草叢上開始往外掏,它儲存在它四次元口袋裏的“必需品”了。在恐怖世界裏,魔鏡的收獲是最大的,它有了個四次元口袋,最開始能儲存的都是像咒怨、惡靈那般性質的東西,後來經過了科學三人組的不懈努力,它終於有了個正常意義上的四次元口袋了。
在一堆水冰月的周邊被掏出來時,顧青用趾爪點了點地。在一堆各式各樣的哆啦A夢玩偶出現在綠油油的草坪上時,顧青轉過了頭,表示對魔鏡不抱有很高的期望了。
大衛和紅後在顧青看不到的地方,交換了個你知我知的眼神。
等魔鏡得意洋洋的說它找到的時候,大衛好心開口:“你有放映機嗎?”
魔鏡轉圈圈:“當然——!!QWQ”
……當然,後來他們還是在一起觀看了《侏羅紀公園》係列電影,再根據他們先前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確定的是侏羅紀公園慘案業已發生,國際遺傳技術公司被迫從努布拉島上撤離,不過一些基礎設施沒來得及完全拆除,努布拉島被列為禁區。從島上殘存的公園建設來看,時間不超過兩個月。
這個插曲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影響,用魔鏡的說法來說,魔鏡大人可是見過大世麵的,顧青更是習慣了。不過,原版電影給他帶來了不少靈感,在看完後他張了張嘴,像是很久以前和大衛、紅後他們一起看電影時那樣,他總是習慣說點什麽的,這一次慣性下也不例外,然後他說:“吼吼——”
顧青:“……”
這就不好了,“上岸”被列在行程列表的首位,而排在那之後的,發明出腦電波發聲器成為了最最當務之急。
而在那之後,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的崛起就不是多讓人驚訝的事,不是嗎?要知道現在可是#技術宅拯救世界#,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了。
這和原先並沒有多大的不同,非要說的話,那就是如今頂在人前的從原來的顧青變成大衛了,誰讓大衛是他們中間最“平易近人”的呢。
再把時間線拉回到現在:
顧青決定勞逸結合,去外麵的海灘上散步,努布拉島在半年前被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從哥斯達黎加政府手中買了下來。當初國際遺傳技術公司也隻是租賃而已,不過今日不同往時,當初侏羅紀公園慘案發生後,不僅國際遺傳技術公司損失慘重,形象大跌,哥斯達黎加政府也受到了波及。
更何況當初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在安置島上居民時,可並不那麽“莊重”以及“友好”,以至於在事發被揭露出來後,哥斯達黎加政府遭到了外界諸多攻訐。所以當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願意接收努布拉島這塊“燙手山芋”,哥斯達黎加政府在磋商後同意了。
當然,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很有誠意的,不僅將和哥斯達黎加政府展開密切合作,而且在給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外的同時提供包括教育、醫療在內的多種援助。
#欲取之必先予之#,到哪裏都通用嘛。
顧青想著不自覺得咧開嘴,意圖露出運籌帷幄的笑容。現實是,他咧開嘴露出一嘴鋒利的、有鋸齒邊緣的牙齒,別說運籌帷幄了,就是想表達友好都很困難。
原本看顧青悠哉離開就停止撒潑跟上去的魔鏡,看到這一幕後不由得抽噎了一聲,非常響亮的一聲。
顧青:“……”
魔鏡:“……QWQ沒控製住,不過,”它伏低做小的湊過去,“這不是很生動形象的讚美了你現在的威懾力麽。”
顧青冷淡的說:“不,隻能說你一如既往的膽子小,看來是改不了了。”
魔鏡抗打擊能力還是有所增強的,總不能一直沒進步不是,它鍥而不舍的表示要陪著顧青去散步,不過顧青很無情的說:“親愛的魔鏡,我是不會幫你拍照的。”
——魔鏡大人是很與時俱進的,它現在已經完成了從“電視蟲”到“網蟲”的進化,還緊跟潮流,愛上了自拍,曬朋友圈,即便它現在能曬的朋友圈被紅後限製的隻有他們五個,但這並不影響魔鏡大人磅礴的興致。看它自己的平板電腦裏,照片存儲量幾乎占了全部內存的三分之二就可見一斑了。這還是它不能自己玩自拍,得在照相工具以及別人幫助下完成的限製下呢。
聽了顧青的話,魔鏡沒有像往常一樣癟下去,而是抗議道:“我是那樣的鏡嗎?說好的陪你散步就是做個可人的鏡的!”
顧青將信將疑的說:“是嗎?”
魔鏡揚高聲音:“那當然了!”所以快來誇獎魔鏡大人,然後主動提出來要幫我拍照吧。
顧青眨了眨眼:“哦。”
魔鏡:“……”說好的愛與嗬護呢?
努布拉島這邊欣欣向榮,而國際遺傳技術公司就是截然相反的景象了,彼得·勒德洛深刻意識到想要把約翰·哈蒙德那個老家夥徹底趕出公司,就不能把“侏羅紀公園”項目留在公司,即便他原本也有重啟侏羅紀公園的計劃,可重啟不是簡單說說就可行的,不然這個項目也不會一擱置就擱置了三年。
可他也不能就那麽簡單讓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得逞,原本他說給他三天,但他可沒說一定就會把這個項目賣給他們不是,即便要賣,那也得狠狠敲詐對方一筆才行。彼得·勒德洛貪婪的本性再次發作了,他覺得他得想個可以一石二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