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要建學校啦
字數:3347 加入書籤
蘇林昭很想摸摸她額頭,是不是發燒了,伸了伸手又放下了,感覺好傻氣。
那兩塊五毛錢蘇林昭都沒想著還能收回來,心疼著呢,畢竟吳美娟一貫隻借不還,沒指望她有一天還會主動提還錢,雖然看著也不像還得起的樣子。
“不著急,你先養好身體吧,不管怎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這麽糟踐,現在年輕看不出什麽,等老了有你哭的。”蘇林昭一開口就是老嬸子們的口吻。
吳美娟沉默許久,“不管怎樣,還是謝謝你,以前的事情是我不對。”
蘇林昭大方原諒了她,反正一直也沒吃虧(●"?"●)。
等她走後,蘇林昭去找趙麗,“吳美娟住院這幾天發生了啥?怎麽仿佛換了個人?”
趙麗還真知道,“她那天找我借幾毛錢,給家裏拍了封電報,大概是生病在醫院沒錢治病,讓她媽打點錢過來。”
“她媽能給錢?”
“那不可能啊,這不一毛沒要到,還浪費幾毛電報費。一整天沒說話,就靜靜地看著窗外,我都怕她想不開,盯著她沒敢眨眼。”趙麗很無語。
“這是最後一絲幻想也被戳破了啊,太慘了,不過經過這事,她自己能想通也好,以後日子還長著呢。”蘇林昭希望她這種狀態能長期保持,畢竟之前的吳美娟真挺煩人的。
趙麗瘋狂點頭,“是啊是啊,能認清現實最好了,她家裏那些人什麽時候管過她死活,人總要為自己想想。”
……
宋萱萱終於收到了回信,是她大舅媽的,說出了趟遠差,上個月回來才看到信。很欣慰她懂事了,又覺得她肯定吃了很多苦,叮囑她不要範倔,這點錢家裏給得起,給了她就接著,別餓著自己。缺什麽記得跟家裏說,有空就回去看看他們還有外婆。
信封裏還有不少票,以及一百塊錢的匯款單。她這時候想到的居然是,這被蘇林昭看到,她又得羨慕很久。
隨即又有些失落,出差的大舅媽都回信了,還沒收到她爸的回信,她錢也沒剩多少了,這是要斷她生活費?生氣怎麽還生這麽久的,做人也不能太小氣吧。她第二封信前幾天已經寄出去了,這次要是還沒有回信,她也要生氣了(`⌒′メ),哄不好的那種。
將大舅媽的回信整理好收進櫃子裏,單獨找了個漂亮的鐵皮餅幹盒放著,她看蘇林昭都這麽做的,以前不是很理解,現在好像懂了。
看著盒子裏的信,無比滿足,她也有的。又拿出信紙給大舅媽回信,這次還單獨給外婆和二舅媽都寫了,而不是讓大舅媽幫忙帶去問候。她的信絕對馬上就能超過蘇林昭!
蘇林昭不知道有人暗戳戳想超過她的收信量,她還在整理稿子。上次寄過去的林編輯很滿意,讓她就按這版,把剩下的稿子盡快寄過去。
蘇林昭已經全部謄抄好了,明天又要去一趟寄信,還好跟大隊長媳婦、二隊的小隊長他媽媽都挺熟,不然都不好請假。
不知道這次的稿費能有多少,上次聽林編輯的話音,還是有稿費的,就不知道夠不夠買輛自行車。她現在借車用的次數比宋萱萱還多,怪不好意思的,還是自己買一輛方便。
或許,可以先打聽打聽自行車票?算了算了,還不知道能拿到多少呢,萬一就十幾塊錢,還得繼續借宋萱萱的車,現在膨脹有點早。
五一勞動節過後,蘇林昭的小說應該已經開始連載,可惜村裏沒有訂報紙。其實也不是非要看報紙,說的俗氣一點,她更關注的是稿費能結多少。
鬧了幾個月的新學校,終於確定下來,建在上溝村。周邊幾個村子上溝村位置最方便,雖然離公社比較遠,不過新學校本來也是解決這邊幾個村子小孩子上學遠的問題。
村長已經在協調磚瓦,學校規劃比較簡陋,工程量也不大,他準備趁著夏收前把學校先建好,不耽誤村裏收成。
村子裏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以前家裏孩子去梨花村上學,早上五六點就要出發,晚上回來天都黑了。家長擔心的很,特別是碰上下雨天,回來就是一個個泥猴子。
校址確定,大家現在最關注的就是招工問題,具體怎麽個章程,大隊長家每天鬧哄哄的,人來了一波又一波。最後他隻能通知村裏晚上七點統一在曬穀坪開會。
來上溝村幾個月,蘇林昭還是第一次參加這麽正式的會議,吃完晚飯,就和大家一起去了曬穀坪。
七點,人已經到齊,大隊長拿這個大喇叭站旁邊台階上,“新學校確定建在我們村,這是公社對我們的照顧,以後孩子們上學就不用跑這麽遠了。”
下麵有人不耐煩,起哄,“大隊長,這個我們知道,就想問問老師呢?怎麽安排的?”
大隊長大聲道,“我這不是剛要說,你們別插嘴。公社那邊會安排校長過來,另外還有兩個經驗豐富的老師,所以我們需要給校長和老師們建幾間宿舍。”
“大家最關心的招工問題,公社領導說了,會優先照顧我們村,總共5個名額,村裏年輕人招3個,知青招2個。具體怎麽招,要不要考試,等校長過來後,由校長統一安排,村裏人不準幹擾。”
聽到真的從村裏招老師,大家都挺激動,村裏讀書人雖然不多,高中畢業的也有十來個,初中畢業的就更多了。有關係的都去縣裏、公社那邊工作,沒關係沒門路的隻能在村裏幹農活。
也有人嫌棄名額太少的,“大隊長,這是我們村的事情,怎麽還招知青呢,他們萬一回城了不是白瞎嗎?”
知青們聽到有兩個名額給他們,一個個也異常興奮,轉頭就聽到有人反對。這時候也顧不得許多,“我們也是響應號召,下鄉建設的,憑什麽不能參與招工?我們這麽多人也才占兩個名額。”
大隊長皮球踢得很是熟練,“這是公社領導的決定,領導自有他的道理,大家別搗亂。再說知青們都是大城市來的,文化水平比村裏人可要好很多,你們也想以後教娃娃們的老師是最厲害的吧。”這是公社領導勸他的時候說的,這些人以為他沒爭取過嗎?他也想都讓村裏人進的。
吵吵鬧鬧許久,最後還是大隊長拍板,“這是已經定好的事情,其他的等校長來了再安排,明天開始每戶抽一兩個人出來建學校,每天8個工分。沒什麽事,散會,該幹嘛幹嘛去。”
喜歡七零:帶全家一起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七零:帶全家一起發家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