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轉讓工作

字數:3555   加入書籤

A+A-


    打發走一波又一波打著勸說的名義過來,實則看熱鬧的親朋好友們,饒是蘇林昭,都有些累了。
    沒辦法,這年頭大家為什麽都指望著高考能考個好大學,不就是圖畢業後分配個好單位嗎?
    當初蘇林昭考上大學的時候,大家不知有多羨慕,都說老蘇家的閨女,以後肯定有大出息。
    誰承想,好不容易考上重點大學,畢業之後居然不去工作,窩在家裏能有什麽出息,以後估摸著是廢了。
    這不就都想過來看看熱鬧。
    當然也有真心實意替蘇林昭可惜的,像蘇大伯他們,不過關係比較親近的,都知道蘇林昭他們幾個能賺錢,雖然不知道她具體賺了多少,但總歸是吃穿不愁。
    既然如此,那其他的就沒多說,雖然他們都覺得放棄這麽好的工作著實可惜,但畢竟對這些事情不太了解,不好以自己粗淺的見識,來提建議。
    蘇林昭總比他們聰明得多,她做這個決定,自然有她的道理。
    這幾年,蘇大伯一家跟著蘇林昭他們,賺的錢一點都不少。
    不止是大堂哥蘇誌東,現在蘇大伯家四位堂哥,都在南市買了房子。
    不過隻有老四夫妻倆暫時還是在老家,幫著蘇大伯幹著農活。對於老一輩來說,實打實能收到的糧食,最讓人心安。
    無論何時何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哪怕做生意能賺錢,糧食終歸才是根本。
    特別是遇上荒年,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最近到處都在討論著分田到戶的事情,蘇家村應該不久後就能實行,到時候蘇大伯他們也能更自由一些。
    大堂嫂和二堂嫂兩人還是在賣衣服,但她們也買了門麵房,開了店,不再需要頂著風雨去擺攤。
    二堂哥蘇誌南的食材配送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合作的店鋪越來越多,帶著幾個表兄弟,幫著一起收菜送菜,還托關係買下一台拖拉機。
    這幾個月下來,買拖拉機的錢已經快賺回來了。
    而三堂哥蘇誌西,以前就跟著村裏的泥瓦匠學了一手技術,在蘇林昭的建議下,現在帶著村裏的弟兄們,組了個施工隊。專門承接一些建房子、裝修的工作。
    其中蘇林昭一家,給他貢獻了不少的業務量。自從三堂哥開始組建施工隊,蘇林昭一家後麵買的房子,裝修就再也沒找過其他人,蘇誌西團隊前期全靠蘇林昭他們送來的單子拉起來的。
    現在已經一年多過去,不管是在團隊、人員管理上,還是技術層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村裏建房子,沒什麽技術含量,基本就是在農閑的時候,本村的青壯年一起動手,用不了倆月,就能建成一座簡單的院子。
    而且也沒有什麽費用,都是各家輪流幫忙,飯管飽。
    所以蘇誌西的工作重心,一直是放在城裏,當然前期肯定沒有那麽容易。
    好在有蘇林昭他們的單子在前頭撐著,慢慢也打開了市場,做出了自己的口碑。這年頭宣傳方式十分簡單,有了好的口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客戶轉介紹過來。
    總體來說,蘇大伯一家,發展都挺好。
    等分田到戶之後,應該能再進一步。
    服裝店的事情,自從一年多前帶著蘇大哥和大嫂周玉蘭一起去進貨之後,蘇林昭慢慢開始放手。
    讓他們放手去做,隻有偶爾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蘇林昭才會開口。
    慢慢帶著去幾趟,兩人已經差不多能夠接手,蘇林昭也就不再參與進貨的事情,隻偶爾有一些她記得的重要節點,會提出一些建議。
    當然,股份占比,她從個人名下,轉讓10給到蘇大哥夫妻倆,畢竟他們倆在服裝店上花費的心力更多。
    至此,蘇林昭對於服裝店,也算是撒手了,隻掌握著大方向,其他的日常瑣事,都由蘇母和蘇大哥夫妻倆負責。
    近期,蘇大哥已經在考慮把工作轉讓出去的事情。
    實在是分身乏術,現在為了考察市場,加上進貨的事情,時不時需要出差,老請假,影響不太好。部門裏已經有人開始說閑話了。
    至於大嫂,她倒是還好,畢竟她媽媽在廠裏當了這麽多年的財務主管,不說其他,在這小小的財務部,還是能讓蘇大嫂在裏麵待得舒心。
    而隨著服裝店這邊的事情越來越多,花在這上麵的時間和精力占比也逐漸增大,夫妻倆商量過後,還是決定蘇大哥辭去工作,將他的工作名額轉讓出去,以後專心管著店裏的事情。
    對此,蘇林昭是讚同的,現在還看不出來,再過幾年,國營廠,將麵臨著重大挑戰。其中許多廠子沒有撐住,直接倒閉或者拖欠薪資、大規模裁員等。
    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沒必要死守著這份月工資不到四十塊錢的工作。
    而且他的工作還是在車間,每天做著重複而機械的工作,對自身的成長,幫助不大。
    綜合考慮之下,還是決定將工作名額轉移掉,省的放這兒惹大家惦記。
    蘇林昭學校分配的好工作放棄,蘇父蘇母他們都沒說什麽,更何況是蘇大哥這車間的流水線工作。既然他們已經決定好,自然不會多加阻撓。
    總歸孩子們大了,有自己的主意,做父母的,幹涉太多未必是好事。
    他們總要自己去經曆風雨,才能擔事。
    蘇父蘇母現在很看得開,這其中自然離不開蘇林昭時不時的洗腦工作。
    但總得來說,他們倆算得上是一對開明的父母,對孩子們的選擇,不會過多幹涉,隻努力賺錢,爭取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
    讓他們即使做錯了選擇,也能有退路在這,讓他們擁有試錯的底氣。
    隻服裝店的分紅,他們老兩口就已經擁有相當可觀的存款。太多的投資什麽,他們也不太懂,不去摻和。
    有了錢之後,他們學著蘇林昭,開始買房,買鋪子,現在老兩口名下的房產,雖比不上蘇林昭,但也是頗具規模。
    這些都準備等他們百年之後,再平分給三個孩子。
    喜歡七零:帶全家一起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七零:帶全家一起發家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