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一碗水端平的蒲家二老

字數:4228   加入書籤

A+A-


    “我們家一直不分家,這你們也知道。”
    “但是,我家老頭老太太聽說昨晚海建他們回來路上,遇到了劫匪,今天海建就號召大家過來建房子,方便以後大夥兒團結互助,共同抵禦盜賊什麽的。”
    “所以,老頭老太太就商量著,把這年輕一輩的分出去了。反正現在誰家結婚,都得要個新房,家裏要是沒這條件也就罷了,既然攢了點家底兒,這個時候在子孫身上就沒必要吝嗇。”
    “於是呢,老頭老太太就在我們三對夫妻的見證下,拿出了這些年攢的錢。”
    “老頭老太太說,雖然阿九和十三是女娃,又都不在家了,但她們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是和德功他們兄弟幾個平起平坐的。”
    “所以,德功他們哥六個,每人都分到五千塊錢建新房,阿九和十三也不能落下。”
    “阿九那五千塊,在她媽那裏放著了。十三這五千塊,我就直接拿來給你,等她回來了,你把這事兒告訴她一聲,這錢是你們夫妻兩個的,該怎麽用,你們自己商量。”
    五百張大團結,厚厚的一遝錢。
    蒲長征放在桌上,往宋海建跟前一推。
    全程一副輕描淡寫的神情,就像是在說一件很小的家務事。
    若是在場還有其他人,肯定會目不轉睛地盯著這錢。
    但是飯桌上的三人,對於五千塊都有些免疫了。
    話雖如此,宋海建還是笑道:“等明天我親自上門看望阿爺阿奶,順便跟他們道聲謝,家裏一碗水端得這麽平,我替十三高興!”
    蒲長征無奈地搖了搖頭,“說起來,還得感謝你。自從把船給你後,家裏的收入就漲起來了,我們兄弟三個,從小就分好了工,也因此從來不會去計較誰掙的錢多,誰掙的錢少。”
    “隻要老頭老太太在世一天,我們三兄弟就不分家,有錢一起花,有飯一起吃。”
    “這些年來,外人都說我這兩個兄弟吸我的血,可我心裏清楚,我們不過是各自分工而已。”
    “我出海捕魚掙錢,老二在大隊當會計掙點工分工錢,老三在家跟著爹媽出力幹活,誰都不輕鬆,缺了哪個也都不成。”
    “但隨著孩子們長大,我們肩上的壓力漸漸加重,說實話,在決定把船交給你之前,我已經能感覺到家庭內部即將分裂了,因為老二老三家的都是男娃,都背負著成家的重擔,可家裏的資源,不足以平等地讓每個孩子成家,所以出現矛盾是必然的。”
    “但現在,這些矛盾都消失了。”
    說到這裏,蒲長征伸出一隻手,重重地拍了拍宋海建的胳膊。
    他感慨道:“海建啊,真的是多虧了你啊!現在,這筆錢讓十三那些堂哥堂弟們,順利起了新房子,想娶媳婦兒就容易多了。”
    宋海建聽得一愣一愣的。
    他可沒想那麽多。
    當初盡心盡力地給蒲家捕魚增加收入,也隻是為了報答未來老丈人的信任和恩情。
    可當日的善念,卻換來今日蒲家全體對他的感激。
    以至於兩個老人竟然願意把孫子們分出去,並且讓他們在離自己那麽遠的地方建新房,隻為了讓宋海建安心……
    有了宋家三兄弟和蒲家六兄弟帶頭。
    很快,又有新的船員加入到修建新房的行列中。
    一時間,宋海建家四麵八方,都是打地基的聲音。
    而就在大隊的這幫人熱火朝天起新房時,大隊長也給全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海洋大隊要牽電線了!
    這則重磅消息,讓村民們無比驚愕、狂喜。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之前陳桂英的生父陳家耀,私下找過大隊長,跟他談過給村子牽電線的事情。
    如今全國八九十以上的地區都還沒有通電。
    想要牽電線,還需要申請,至於申請何時通過,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全國那麽多地區呢,如果沒有一點關係和門路,憑什麽讓你們村先通電?
    而很顯然,陳家耀就是海洋大隊的“關係”。
    陳家耀離開後,也不知道去拜訪了哪些人,走了哪些門路。
    反正今天蒲勇華接到通知趕到公社時,得知上麵已經決定要給海洋大隊牽電線了!
    這則消息讓全體村民集體沸騰!
    “等年一過,縣城的人就會開始鋪設電路,預計在明年年底,我們村就能用上電燈了!”
    也就是說,還需要再等一年?
    雖說有點失落,可轉念一想,這也好過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用上電。
    “這一次,我們大隊真要感謝陳家耀老先生啊!”
    蒲勇華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他直接向村民們透露了此次事件的大功臣是陳家耀。
    一瞬間,陳家耀、陳桂蘭在村裏的風評大好。
    原本這些年都在雨傘廠上班,乍然辭工,回到村裏後陳桂蘭也和外麵的婦女同誌格格不入。
    平時她也就會和親家母馮玉芬,兩個妯娌、婆婆來往。
    可在這之後,村裏的婦女們都會主動來找陳桂蘭。
    不管她們要去幹什麽,總是會想著叫上陳桂蘭。
    陳桂蘭拒絕了一兩次,本以為她們就不再來了,結果人家第二天照樣過來。
    漸漸的,陳桂蘭就不好意思再推拒。
    這一來二去的,陳桂蘭也融入到了村中婦女的團體中。
    陳桂蘭聽著她們對自己女兒、女婿的誇讚,心情自然也是萬分愉快的。
    等臘月二十,蒲十三直接休了年假提前回家,發現媽媽竟然坐在村口和村裏的嬸子伯娘們聊天。
    這可把蒲十三驚掉了下巴。
    宋海建滿臉笑意地小聲說:“你在廠裏上了一個多月的班,哪裏知道村裏的變化?自從大隊長告訴大夥兒,在外公的幫助下,我們村明年年底就能通電後,大夥兒對外公和媽的態度,簡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正說著呢,村口情報中心的人們就發現了他們。
    “阿蘭,你家二閨女和女婿回來了喲!”
    正低頭理毛線團的陳桂蘭,聽到這話趕忙抬頭望去。
    今天是二女兒回家的日子,她就是因為提前收到消息,才會跑到這兒坐著等。
    “媽,我回來啦!”
    剛看到她閨女,人家就揮著手向她打招呼了。
    陳桂蘭臉上笑意浮現,“哎!”
    應著聲,她收起毛線針拿起籃子,匆匆跟大夥兒說了聲:“我先回去了。”
    然後快步跟上前方的自行車。
    宋海建此時已經識趣地減緩速度,蒲十三直接從車上跳了下來。
    一轉身,接過母親手裏的籃子,挽上了她的胳膊:“媽,阿建說你現在在村裏很受歡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