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航天第一人

字數:4445   加入書籤

A+A-


    朱允熥今天很罕見的,一直留在大本堂。
    讓黃子澄一整個早上,心態都是很不爽的,隻覺得朱允熥這個人,要多礙眼,就能有多礙眼,偏偏他還不敢做什麽。
    朱允炆知道朱允熥一直沒離開,他的情緒激動很大。
    什麽都學不進去,隻是想著怎麽弄死朱允熥,然後還看到,朱允熞一直想和朱允熥有互動,對舅舅的死,對自己的傷視而不見,朱允炆咬得牙齒都要出血了。
    這個熊孩子,不打一頓是不行的。
    在大本堂裏麵,他還要虛偽的維持兄友弟恭,不能對朱允熥做什麽。
    直到將近午時,朱允熥離開了大本堂,他們這才吐了口氣。
    朱允熥來大本堂,除了想看看他們的笑話,還是要等姚廣孝他們進宮,和朱元璋見完麵了再出來。
    剛來到洪武門邊上,他就看到吉祥帶著他們二人進來了。
    “殿下!”
    吉祥首先看到朱允熥,趕緊小跑過去行禮,問:“殿下怎麽在這裏?”
    朱允熥道:“等會皇爺爺要見楊先生和道衍大師,會麵結束後,你們到工部的官署找我,我們再聊聊。”
    “是!”
    他們一起,應聲說道。
    吉祥道:“殿下,我們先回去了。”
    言畢,他們和朱允熥分開。
    朱允熥往洪武門旁邊,工部的官署走去。
    “殿下,你怎麽來了?”
    工部尚書鄭賜問道。
    他也是站隊朱允炆的文官,對朱允熥沒多大感覺,但朱允熥來都來了,他總不能把朱允熥趕出門,應該有的禮儀還是要有的。
    “隻是過來坐坐。”
    朱允熥說道:“你們忙你們的,不用管我。”
    鄭賜:“……”
    “殿下請便,如果有其他事情,盡管來找我。”
    他說完了,回去自己的辦公地方。
    朱允熥也不理會其他人,直接去找李至剛。
    “殿下!”
    李至剛問道:“道衍大師和楊兄已經進宮了吧?”
    朱允熥道:“進宮了,我在這裏等他們出來,對了我想了解一下我們大明現在的火器具體怎麽樣。”
    李至剛找來幾份卷宗,攤開給朱允熥看,道:“我們大明現在的火器,已經有些年頭沒有取得進步,和當年鄱陽湖水戰的差不多。”
    朱允熥的下一步,是要改造火器。
    看著那些卷宗,朱允熥隻覺得明朝的火器,實在太簡陋了。
    其實在宋朝的時候,漢人就開始玩火藥了,但一直得不到好好的發展,以至於後來被西方反超。
    如果他們能一直發展下去,把火器火藥,不斷改進革新,西方早就被吊打了。
    以至於到了後期,華夏大地明明是火藥的發源地,還是要進口西方的紅衣大炮,說來也是丟人。
    “說到底,還是古代的體製問題。”
    朱允熥想著,翻了翻上麵的內容,問道:“如今火藥、火器等,是誰在管理?”
    李至剛道:“我們工部的是軍器局,但主要是生產盔甲、弓箭、刀槍等,也負責部分火器製作,在內府還有兵仗局,隸屬現在的大總管吉祥,兵仗局下屬的火藥局,是專門製造火器,供邊關所用。”
    聽完了李至剛的描述,朱允熥發現大部分火器還是內府的太監管理。
    工部和內府的分開。
    吉祥是直接對朱元璋負責,想來好像也正常,火器屬於大範圍殺傷武器,得牢牢控製在手裏。
    李至剛又道:“我們工部這邊,負責火藥的人,名字叫做陶誌學,殿下可知道他的祖上是誰?”
    “是誰?”
    朱允熥一時間想不起來,在明朝有哪個姓陶的名人。
    “陶成道。”
    李至剛笑了笑道:“當年陛下還是吳王的時候,下婺州遇到陶成道,此人獻火神器技藝,在戰事中屢立奇功,後來陛下賞賜他為萬戶,後來陶成道就有了萬戶這個外號。”
    “萬戶?”
    朱允熥心裏一驚。
    這不就是那個,人類曆史上航天第一人。
    在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正是以萬戶命名的。
    大家都知道,那個飛天第一人叫做萬戶,其實都不知道,他的真正姓名是陶成道。
    就算朱允熥霎時間也想不起來,萬戶和陶成道之間的聯係,問:“就是那個,把四十七個火箭綁在椅子上,手持兩個大風箏,想要飛天的萬戶?”
    “沒錯!”
    李至剛點頭道:“陶家的人,對火器甚是癡迷,陶誌學是陶成道的孫兒,從他懂事開始,一直留在軍器局為我們大明製造火器。”
    “這個人,我要認識。”
    朱允熥說道:“軍器局在城外吧?我不等他們了,等會道衍大師他們出來,你告訴他們,我有重要的事情出城了。”
    看得出來,這個陶誌學,是有家傳的火器技術。
    他們陶家的技術具體怎麽樣,研究的方向對不對,這個不重要。
    因為朱允熥有最正確的研究方向,隻要陶家真的有技術,還有能力和天賦,朱允熥完全可以利用陶誌學把火器發展起來。
    他還想從朱元璋手中,把軍器局和兵仗局要過來。
    想要來自己發展。
    大明的火器發展,技術上可能沒問題,但方向一定不行。
    體製也不行。
    朱允熥必須得要過來,但前提是和陶誌學見上一麵,看看他的深淺如何。
    李至剛看到朱允熥這就走了,無奈地搖了搖頭。
    其實他們可以發現,朱允熥好像很喜歡這些奇技淫巧。
    在府上,還有幾個專門研究這些的工匠。
    李至剛他們是讀書人,深受士農工商的影響,對工人還是挺瞧不起的。
    ——
    望江樓位於三大殿的西北方,從這裏往皇宮西邊看去,視線可以越過宮牆,看得到江麵,因此有了這個名字。
    姚廣孝和楊士奇二人,被帶到了這裏。
    在望江樓前麵,一個小花園裏坐下。
    但是,朱元璋什麽都沒給他們準備,隻有一人一張椅子。
    楊士奇依舊有些緊張,但姚廣孝甚是淡定,安安靜靜坐在那裏不動,微微閉上雙眼,轉動手中的念珠,淡定得很。
    “你這和尚,在咱這裏,還念佛?”
    這時,一道聲音,從他們背後傳來。
    聲音聽起來是很平淡,但帶上了帝王專屬的威嚴,讓人聽了,不禁渾身微微一震。
    “拜見陛下!”
    他們二人連忙起來,跪在朱元璋麵前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