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羅貫中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A+A-


    “殿下請說!”
    羅貫中又有些緊張,不知道朱允熥想對自己做什麽。
    從一開始被請回來,羅貫中心裏是忐忑的,畢竟他是張士誠的人,在他的認知裏麵,老朱家的人都是心眼小的。
    雖然朱允熥現在客客氣氣,但羅貫中不認為,真的想對自己客氣。
    “我想請先生留下。”
    朱允熥說道:“你是知道,我們報社也有話本故事,想請你為我們的編輯,同時幫我們寫小說,你看如何?”
    “啊?”
    羅貫中一怔。
    留下來,這樣好嗎?
    也想不到,朱允熥是想讓他留下,而不是要對他怎麽樣。
    要說留下來,好像也還行。
    羅貫中其實不敢拒絕,朱皇帝就是個不容許拒絕的人。
    朱允熥是朱皇帝的孫兒,他在想,應該也不能拒絕吧?
    如果拒絕了,朱允熥說不定,綁也要綁著自己留下來。
    “羅先生認為如何?”
    朱允熥誠意滿滿道:“我是真心邀請先生,留下來和我一起經營大明報社,多寫一些能流傳千古,流芳百世的故事。”
    羅貫中還是有點害怕,不敢拒絕,想著說道:“既然殿下誠意邀請,草民都聽殿下的!”
    朱允熥還以為他們這些文人,很有骨氣什麽的,要當一個隱士,又或者害怕朱元璋,擔心自己身份問題。
    還準備了一些,要勸說羅貫中的話。
    但那麽爽快答應了!
    他還沒能反應過來。
    “先生,真的答應留下?”
    朱允熥問道。
    我能不答應嗎?
    羅貫中心裏嘀咕了一句,隨後鄭重道:“是的,草民覺得,殿下的報社,將來大有作為。”
    “那就好了!”
    朱允熥哈哈一笑,能夠把羅貫中拉攏過來,對大明報社,對他的小說事業,是件天大的好事,又道:“請問先生,《水滸傳》是不是在你手裏?”
    施耐庵剛開始寫這書的時候,其實名為《江湖豪客傳》,後來作為學生的羅貫中,建議改名《水滸傳》。
    施耐庵一聽,覺得這個書名很好,便有了此名。
    “在的!”
    羅貫中問道:“殿下是想,也放在報紙上,和三國一起連載?”
    朱允熥點頭道:“沒錯。”
    “可以!”
    羅貫中依舊不敢拒絕。
    “先生,我還有一個想法,你稍等片刻。”
    朱允熥說著,往書房回去。
    其實這段時間裏,他一直沒有閑著,做的事情也很多。
    其中還包括了,準備新的故事小說。
    就是把未來一些網文套路,或者金古小說的大概內容,挑選適合在大明寫的,大概列出來,到時候交給簽回來的作家去寫。
    空閑的時候,他還把記得的《西遊記》內容,也大概寫了寫。
    就等一個有實力的作者,把《西遊記》寫出來。
    整個大明,有這個實力,能寫好的,朱允熥認為應該隻有羅貫中了。
    不知道以羅貫中的想法寫西遊,可以寫出什麽樣的風格。
    朱允熥帶了《西遊記》的設定回來,交給羅貫中,道:“先生看一看,是否能寫。”
    羅貫中疑惑地接過來,但看了一會,震驚道:“殿下,這個故事……似乎很好。”
    “可以寫嗎?”
    朱允熥再一次問。
    羅貫中說道:“給草民試一試。”
    “行!”
    朱允熥又道:“先生初來乍到,在應天府應該沒有住所,如不嫌棄,可暫時居住在我府上,等會我安排人來和先生簽合約。”
    什麽是合約,羅貫中懂的。
    至於住在朱允熥家裏,一來羅貫中不敢拒絕,二來身上的錢不多,不住在這裏,還能住什麽地方?
    看到朱允熥還挺好的。
    他放心了。
    至於寫書,那就寫吧!
    好久沒有執筆,為了賺錢,給兒孫們留點錢,寫就寫。
    羅貫中便如此,留下來了。
    朱允熥再把他交給楊士奇,讓其熟悉大明報社的工作和內部結構。
    ——
    時間,又過了兩天。
    不過在這天裏麵,朱允熥收到了一份,吉祥送過來的政令,需要在大明日報上刊登。
    內容正是朱元璋的內閣,正式確立下來了。
    隨著報紙的發行,整個應天府的百姓都可以看到。
    普通百姓看到這一份政令,並不覺得有什麽,但那些當官的看了,感到很耐人尋味,意味深長!
    一方麵,有丞相的意思。
    另外一方麵,又隻能當牛馬。
    可是丞相對文官的誘惑,又有點大了。
    讓有些官員想要爭取一下,卻擔心這個,又擔心那個。
    其實朱元璋根本不給他們爭取的意思,隻是先把內閣提出來,誰能進入內閣,還是他欽點,文官什麽態度,他完全不管。
    哪怕有人反對,他也不在乎。
    “殿下提出的內閣,確實好用。”
    楊士奇作為未來的內閣首輔,在這個時候,已經特別讚同內閣製度,又道:“隻幹活,沒有權力,權還是在陛下手中。”
    李至剛搖了搖頭道:“剛開始,確實如此,但時間一長,不一定了!不是所有皇帝,都如陛下,以及未來殿下那樣。”
    他這一句話,說得相當大膽。
    意思是說,朱元璋和朱允熥在的時候,還控製得住內閣。
    未來的大明皇帝,那就不一定。
    現在是沒有權力,但未來呢?
    誰也無法保證。
    朱允熥說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內閣的存在,還算是合理的。”
    除了未來的軍機處,其實朱允熥也暫時沒別的辦法,對內閣進一步改造。
    內閣是可以用的。
    但未來會用成什麽樣,那是未來皇帝應該考慮的事情。
    “朝廷政務繁忙,如無內閣,如何處理過來?”
    朱允熥說道:“我看過奏章,也處理過政務,其實很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皇爺爺把所有親力親為。”
    他們都知道,這是個事實。
    朱元璋在治國理政方麵,真的太努力了。
    “殿下的想法,其實是好的。”
    姚廣孝附和道:“隻是不想陛下太累了,年紀大了的人,若是一直那麽勞累,對身體也不好。”
    這才是重點。
    他們聽著,慢慢沉默了。
    關於對內閣的討論,今天到此為止。
    內閣的出現,成了必然。
    就算朱元璋不成立,未來朱允熥自己掌權了,也會把內閣折騰出來。
    他可不想,沒日沒夜,熬夜看奏章那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