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恢複寶鈔

字數:4443   加入書籤

A+A-


    想到了趙勉的下場,李煥文不由得渾身一顫。
    他認為,朱允熥不會是要讓解縉,查自己吧?
    “我和三皇孫,無怨無仇。”
    “盡管立場不一樣,但我沒有攻擊過三皇孫,他查我做什麽?我又不是趙勉,我自身是幹淨的,一定沒問題。”
    “就算讓他查,也查不出什麽。”
    李煥文如此自我安慰,但心裏依舊不安,無心工作。
    下午的時候,隻見解縉把賬本全部放好,不再查了,既不去見陛下,也不去見三皇孫,李煥文這才放心了許多。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下班的時候。
    解縉的第一天上班,對這份工作,甚是滿意,收拾東西正要回去。
    “解大人。”
    李煥文過來,笑著說道:“你剛回來,還適應吧?”
    解縉以前,也是朝中官員。
    隻不過是被朱元璋,安排他回去等消息,直到朱允熥讓他回來,才能回來的。
    “還好。”
    解縉笑容滿臉,春風得意道:“多謝李大人的關心。”
    李煥文哈哈一笑,隻是笑容看上去,似乎虛偽了些,道:“解大人今天,在做什麽呢?如果有需要我幫忙的,我也樂意。”
    “隻是看看賬目。”
    解縉道:“戶部還沒有太繁忙的任務給我,隻好看賬目打發時間,我都看得懂,就不好打擾李大人。”
    “好好好!”
    李煥文見問不出什麽,就算他開門見山地問,解縉還不一定願意說。
    無奈之下,隻好放棄。
    “想問我查出了什麽?”
    解縉微微一笑,不把李煥文當一回事。
    他剛才整理賬目的方式,就算拿出來給李煥文看,也看不懂是什麽。
    “殿下那些記賬、查賬的方式,實在太好用了。”
    解縉佩服地在想:“殿下總是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想著,他離開皇宮。
    首先去找朱允熥,把記錄下來的內容,拿出來給他們看。
    “道衍大師的猜測,果然沒錯。”
    “大明現在很缺錢,戶部裏麵,缺得更嚴重,實際和賬麵的不符。”
    “缺了至少五百萬兩,這些就是對不上賬的內容。”
    解縉的查賬,還是姚廣孝建議,得到朱允熥讚同。
    把戶部的賬查清楚,以後朱允熥接管,能做的事情可以輕鬆很多。
    “至少五百萬兩!”
    朱允熥驚訝道:“那麽多?解先生是否查出來,是從哪裏缺的?是否被某個官員貪了?”
    姚廣孝搖頭道:“我認為貪了的可能性不大,五百萬兩,可不是五萬兩,沒有哪個官員敢這樣做,應該是趙勉當時留下來的爛賬,他當了好幾年的戶部尚書。”
    解縉點頭道:“道衍大師說對了,都是趙勉幾年下來,遺留的問題,我看李煥文重新查過,也整理過,自以為整理得特別好,實際上錯漏太多,對不上的地方也多。”
    停頓了下,他又道:“也就是說,我們大明國庫,少了五百萬兩可用的錢,萬一大明又需要用錢,要用到了這一筆錢,戶部絕對拿不出來。”
    “李煥文這個尚書,太廢了。”
    朱允熥翻了翻解縉查賬的內容,歎道:“缺了那麽多,我們也補不上,算了我等會拿進去,給皇爺爺看看。”
    “補得上。”
    姚廣孝眯了眯眼眸,好一會了才說道:“殿下忘記了大明寶鈔?”
    大明寶鈔?
    “大師的意思是通過印錢,來填補不足?”
    朱允熥問道。
    姚廣孝點頭道:“正是如此,但前提是,大明寶鈔要有足夠的信用,讓百姓敢用。”
    朱允熥明白姚廣孝的意思。
    先讓大明寶鈔,恢複一定的信用,朝廷在用,收稅也收寶鈔,可以隨意把寶鈔,兌換成真金白銀等。
    等到百姓完全信任,正常地使用,不會再追求一定兌換,就能印錢。
    印超出準備金數額的錢,填補那五百萬兩的空缺,等到未來有錢了再填補這個空缺,就能避免若是需要用錢,朝廷又沒有錢用的尷尬。
    印錢,是調整經濟的一種手段。
    前提是印的錢,可以花出去,百姓可以信任。
    還不會造假,有一定的防偽措施。
    朱允熥認真想了好一會:“道衍大師這個方法,還是可行的,大明寶鈔被罵了那麽多年,也該重新整頓起來,我明天進宮,和皇爺爺聊一聊這事。”
    其實他也想推動紙幣的發行,比起沉甸甸的真金白銀好多了。
    銅錢相對方便,可以暫時不提。
    金銀等作為交易的貨幣,其實很麻煩,並不像電視劇電影裏麵銀子可以直接用。
    金銀的使用,首先需要稱重。
    貨物價值多少,就稱重多少,如果有多,還要切割,麻煩得很。
    萬一遇到金銀純度不夠,還需要扯皮。
    如果換成紙幣,需要多少,給多少即可。
    “大明的經濟,也需要發展。”
    朱允熥心裏如此想,口裏說道:“還是道衍大師深謀遠慮,一想就想到,戶部的賬可能有問題。”
    姚廣孝信心滿滿道:“有趙勉這種人在,沒問題才是真的問題,要不是有殿下那些記賬、查賬的新方法,解大人也不會那麽快找出問題。”
    “殿下這個方法,真的神了。”
    解縉佩服不已:“我查出來後,反複驗證,缺的是五百萬兩,沒有任何問題,如果用尋常的方法,我得查多長時間?”
    “我想請殿下同意,把這樣的方法,傳出去。”
    “到未來,天下賬房,都會記住殿下。”
    他真正用過,很清楚那些記賬方法的好用。
    驚為天人!
    “當然可以。”
    朱允熥同意道:“解先生盡管在戶部先傳出去,在戶部的事情,還是要麻煩解先生,如果皇爺爺同意了,接下來推行新的紙幣,還需要你忙活。”
    解縉拱手道:“是我分內之事。”
    朱允熥又道:“道衍大師,等會我準備一份,大明寶鈔的詳細方案,再和你商量商量。”
    “我正好閑著無事。”
    姚廣孝現在把工作,交給楊榮去做。
    其實報社的事情,不是很多,楊榮一個人就能統籌整個報社的運轉,畢竟現在的規模還不算大。
    “隻是我的見識,遠比不上殿下,怕幫不了什麽忙。”
    姚廣孝和朱允熥接觸到時間越長,越是佩服朱允熥的見識,還有那些超越這個時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