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沈旺的操作
字數:4538 加入書籤
“外麵的絲綢布帛,價格上漲了三倍。”
沈至帶著外麵的消息回來,又道:“按照現在的趨勢,漲價還會繼續,不知道要漲到什麽時候,伍家、趙家、郭家他們,大量囤貨了,還開始打壓我們沈家。”
他們沈家的人都知道,來自皇太孫殿下的,對他們江南地區第二波攻勢,正式啟動了。
現在大量囤貨的人,到時候都會變成蠢貨。
隻怕要血本無歸,虧得不能再虧。
沈旺冷笑道:“很快又有人要死要活,大叫後悔了。”
沈至問道:“爹,我們怎麽辦?”
他們沈家,早就得到朱允熥的命令。
隻不過,沈旺還想表現一下自身的實力,好進一步得到朱允熥的重視。
“調動外地的布帛絲綢進來,我和幾個江南地區之外的商人,關係還是不錯的,他們想走我們沈家的渠道出海,可以用他們的布帛絲綢衝擊市場。”
沈旺的腦海裏,很快有了一個想法。
沈至擔心道:“我們這樣做,會提前壓低價格,不是殿下想要的。”
沈旺搖頭道:“不,這個不一定!量多了,價格會降沒錯,但你認為,他們甘心任由價格下降嗎?”
當然是不甘心。
他們已經投入了那麽多,囤了那麽多貨。
如果此時降價,肯定血本無歸。
沈至很快明白了,問道:“爹是想,讓他們繼續抬價,繼續囤貨?”
沈旺笑著說道:“沒錯。”
沈至說道:“他們也要有那麽多錢才行!”
現在布價上漲,哪怕會有所下跌,但趨勢還是高漲的。
他們這些豪紳地主,是富得流油,但大部分還是不動產,是所有產業加起來,所有貨物加起來的富裕。
手頭上可以直接拿來用的資金,一般不會太多。
豪紳地主,也是要做生意,那就要有錢不斷運轉,是很正常的。
沈旺笑道:“不是還有錢莊的放貸業務?”
沈至這才明白,沈旺還要把他們,坑到錢莊裏麵去,問:“他們願意找錢莊貸款嗎?”
要知道,錢莊是殿下的錢莊。
沈旺信心滿滿道:“到了非必要的時候,他們想不借都不行,到時候你幫我放出消息,就說我們沈家,找錢莊貸了五百萬兩,用來收購絲綢布帛出海賺錢。”
他把一切,都算計起來了。
也很清楚,那些江南豪紳地主的本性。
通常情況下,隻要有人帶動,他們看得到利益了,會忍不住撲過去,趨之若鶩。
沈旺對此,還是有信心的,道:“你就按照我的計劃去做。”
沈至也不管了,決定豁出去。
他們沈家,早就和陛下綁定。
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
他們沈家的水力工坊,正在源源不斷地生產布帛絲綢,這一點是在秘密進行。
也是他們的一個,秘密武器。
將來這些貨物進入市場,還會再掀起驚濤駭浪,讓不少人悔不當初。
——
過了沒多久,有一批來自江南地區之外的商人,知道江南的布帛價格上漲,還有供不應求的趨勢,帶著一大批絲綢布帛進入江南地區的市場。
這批貨物一出現,引起江南豪紳的轟動。
把那些豪紳地主的計劃,直接給打亂了,於是價格開始下跌。
他們也想過,去找外地商人聊聊,讓他們先離開。
但現在再聊,已經沒辦法,很多人知道有一大批貨物進來,知道價格下跌,買入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一則消息傳出。
沈旺找大明錢莊,貸了五百萬兩,要買一大批絲綢布帛,將來出海貿易。
大家都知道,沈旺是朱允熥在江南地區的代理人。
現在連沈旺都要貸款買絲綢布帛,似乎在說明一個問題,朝廷的那些絲綢布帛,庫存貌似真的被朱允熥拿去出海了。
國庫沒有了相應的物資,沈家需要買,說明生產不出來。
代理人尚且如此,未來漲價,大勢所趨。
這批來自外地的貨物,對他們來說,不一定是搗亂,說不定還是機會。
於是他們暫時盡可能的壓下一切消息,把那些外地商人約起來聊聊,幾大豪紳家族,決定吃下他們的貨物。
不希望他們,再對民間銷售。
郭溪擔憂道:“數量那麽龐大的一批貨物,要全部吃下,不是個小數目。”
徐沛說道:“諸位還能再拿出多少錢?”
問起這個問題,他們暫時都沉默了。
之前囤貨,已經花了不少錢。
來自外地的貨物,量是真的很大,如果不拿下,他們之前的努力將要白費,如果要拿下,還是以漲價的價錢拿下,錢這方麵又成了新的問題。
伍宜然說道:“沈旺找大明錢莊貸款,我們是否可以效仿?”
“不行,不行!”
趙力強搖頭拒絕道:“錢莊是皇太孫的,我們借錢了,將來還錢,豈不就是幫皇太孫賺錢了?”
道理確實是這樣。
這樣不行,那樣又不行。
伍宜然說道:“我倒是認為,貸款並非不可!你們想想,連沈旺也要貸款這樣做,說明未來肯定能賺,國庫真的沒貨了,那點利息,給他就給他了。”
“如果我們不吃下那一批貨物,損失的,可不止利息。”
“如果吃下了,我們還能大賺一筆,讓朝廷後悔。”
“總不能,半途而廢吧?”
他的話,動搖了他們的心思。
道理是沒錯的。
但找錢莊借錢,總是覺得膈應人。
上次的寶鈔事件,他們心裏便已不爽,換來換去,讓錢莊賺了一筆手續費。
如今再讓錢莊賺一筆利息,心裏是抗拒的。
卻又不能血本無歸。
徐沛道:“我覺得,找錢莊貸款,也不是不行。”
他們猶豫片刻,再掙紮了好一會。
最終也都同意了伍宜然這個方法。
於是一起去錢莊,辦理貸款業務,總不能讓之前的投入,全部血虧了。
那一批外地來的貨物,絕對是他們的機會。
隻要將其吃下,朝廷真的成了國庫無貨,接下來的冬季,一定還能大漲。
入冬了,天氣轉涼。
正是布帛絲綢暢銷的時候,畢竟衣服,還是要穿的。
沒有國庫的調節物價,漲價在所難免,他們等著數錢就夠了,必須要貸款,吃下所有貨物,再想盡辦法封鎖消息。
同時對沈家的圍剿,不能停下,讓沈家一無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