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船塢的消息
字數:5031 加入書籤
聽到還有聖旨,趙思禮他們一起,全部跪下來。
聖旨的內容,其實很簡單。
大概就是說,趙姝以後是太孫妃,是正妃了,讓趙家的人準備好,過不了多久,就要成親。
張紞又道:“趙指揮,生辰可否給我?”
趙思禮道:“當然可以!”
他的妻子劉英慧,趕緊回去把趙姝的生辰八字拿出來交到張紞的手中。
“麻煩大人了。”
趙思禮客客氣氣地說道。
張紞笑道:“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趙指揮在家等消息,我先回去,找陛下複命!”
他也不逗留,說完便離開了。
趙姝看到禮部的人,已經在走流程,開心得微微笑了。
當不當正妃,她沒所謂。
隻要那個人是朱允熥,對她來說,便足夠了。
劉英慧說道:“姝兒!”
趙姝這才回過神來,說道:“娘,還要等到什麽時候?”
劉英慧笑道:“姝兒已經等不及了?也不用心急,禮部開始安排了,不用再等太長時間。”
“趙指揮!”
外麵有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
趙思禮忙道:“曹國公來了!”
他的心裏卻在吐槽,這個李景隆消息怎會那麽靈通?
張紞剛走,李景隆就來了。
和狗鼻子差不多。
不過他也知道,李景隆想做什麽,是想和他們打好關係,以後的姝兒是皇後了。
李景隆說道:“聽說禮部的張大人來了,我來祝賀趙指揮的,哈哈……”
人情世故,還是要維持。
何況沒有人會嫌棄,別人捧自己,給自己送禮的。
趙思禮說道:“曹國公太客氣了,隻是剛確定下來,什麽都還沒做。”
李景隆說道:“早晚的事情!”
他又說道:“我們是朋友了,你們家裏有喜事,怎麽少得了我呢?”
認識的時間不長,但已經成了朋友。
趙思禮也覺得有些荒唐,可他又確實想,讓李景隆幫自己撐一撐場麵。
要不然他們趙家,家庭那麽普通簡單,都當不起未來皇後娘娘的娘家。
趙思禮笑道:“曹國公,快請進來,瑞兒倒茶。”
趙家裏麵,熱熱鬧鬧。
——
朱棣要回去了。
回來了那麽久,他也擔心北平的軍務。
朱高熾早就去幹活,幫朱允熥改革稅務,現在出來送行的隻有朱高煦和朱高燧了。
“娘,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回去?”
朱高燧舍不得徐妙雲。
徐妙雲搖頭道:“當然不可以,你們好好留在金陵,長大了就應該承擔責任,這也是你們的責任!”
其實她也很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但規矩就是這樣,她不能把三個兒子帶回北平,否則後果很嚴重。
朱棣也明白,是自己錯了。
但這一次回來,徹底改過自新,以前那些錯誤,一定不會再犯。
朱棣說道:“回去吧,老大不在的時候,老二你要照顧好老三。”
朱高煦拍著心口保證道:“爹,有我在,你盡管放心。”
朱棣說道:“你越是這樣保證,我越不放心。”
畢竟朱高煦什麽樣的性格,朱棣還是很清楚的,這個臭小子也不是省心的人。
不過沒所謂,還有徐輝祖在。
他讓徐輝祖,盯緊他們。
朱元璋肯定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孫兒會有什麽問題,一定也會派人看著。
徐妙雲又道:“我們走了。”
“娘,我們會想你的。”
他們兄弟二人一起說道,再用力揮手,目送馬車遠去。
朱高燧問道:“二哥,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麽?”
朱高煦說道:“我要努力學習兵法,以後上戰場殺敵,殿下說過可以給我上戰場的機會。”
“我……”
朱高燧納悶了,自己好像真的沒有太多追求,隻覺得有些迷茫。
但他不管了,快樂最重要。
朱棣走遠了後,拿出一把步槍在把玩。
這是朱允熥派人,送給他的武器,一共一百把步槍,一門火炮,彈藥若幹。
數量不多,那是因為朱允熥現在都還不夠用,產量不夠高,當然不會馬上就給朱棣裝備。
當朱棣第一次看到,這種步槍和火炮的威力時,驚為天人,不敢相信世間竟還有如此可怕的武器。
他在想如果將來真的要起兵,不得被朱允熥按在地上摩擦?
他們的武器,不是同一個版本的。
徐妙雲問道:“夫君在看什麽?”
朱棣說道:“武器,殿下讓人打造的武器,實在太強了,可惜現在數量還不夠多,否則草原上的敵人,要被我追著打!”
這些武器,對他來說作用很大,關係到能不能滅了北元。
徐妙雲驚呼道:“如此厲害?”
她也暗自慶幸,朱棣沒有太過極端,可以及時回頭,否則他們燕藩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
“四叔回去了。”
朱允熥得到消息,說道:“他也應該回去了。”
這一次重新再見朱棣,感覺還是不錯的。
至少北平方麵,完全沒問題,有朱棣在,北邊那些藩王,哪怕朱棡也絕對不敢亂做什麽。
楊榮開始準備考科舉了,劉士瑞進入大明日報,在姚廣孝的指導之下,也在正常的展開工作。
一切,順順利利。
“殿下。”
就在朱允熥胡思亂想的時候,柳六走進來道:“鄭和求見。”
朱允熥說道:“傳!”
一會過後,鄭和進了文華閣。
他明顯的,特別興奮,高聲道:“殿下,寶船好了,兩艘!”
關於開始打造第二艘寶船的事情,鄭和在去年的時候,曾進來匯報過一次。
沒想到他們都做成了!
有了足夠的木頭、材料,還有五百個倭人當苦力,速度就是快。
朱允熥問道:“真的?”
鄭和點頭道:“真的!”
“出去看看。”
朱允熥又道:“讓朱壽、吳忠和廖鏞他們,一起來!”
到了船塢。
兩艘龐然大物,出現在朱允熥他們眼前。
好高大的船!
比起他們認知的,那種趕繒船,還要高大一倍,立在江麵上,像是一個巨大的怪物。
“好大的船!”
朱壽驚歎道:“這船出海,大概是一個移動的小島吧?”
其實這樣的船,在朱允熥看來也不過如此,說不上有多大。
但在明朝的人眼裏,妥妥的龐然大物,高大不可攀,太震撼了。
吳忠問道:“殿下,這樣的船,是不是給我們海軍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