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為所欲為

字數:4575   加入書籤

A+A-


    “確實不錯。”
    盧原質隻是看了一眼開頭的兩行字,便知道是胡嗣宗的卷子,點評道:“寫得有理有據,辭藻優美,還很懂用典。”
    金公允讚同道:“論據充足,觀點明確,最後的結論,直點主題,真正的好文章,就該如此。”
    解縉看到他們如此讚賞,好奇地看下去。
    辭藻確實好,用典也多。
    但也僅此而已。
    全部是無病**,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不到百字,其他的全部是賣弄文墨,觀點論點這些,如此淡薄,他們也能說充足。
    再看他們的反應,解縉心裏搖頭。
    他們不是故意做作,而是真的認為,這樣的文章是好文章。
    把辭藻運用得天花亂墜,在他們看來才是好文章,否則都是垃圾。
    “現在的南方讀書人,以及南方官員,都是這樣的嗎?”
    “怪不得殿下經常說,陛下最討厭的,就是那些寫得天花亂墜,但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不過一兩百字的奏章。”
    “其實殿下也不喜歡。”
    “因此,內閣的官員,是專門從這些奏章之中,提煉出精要,再送去給殿下批閱。”
    “他們不是喜歡看嗎?那就讓他們看個夠。”
    “奏章的問題,應該也要進行一次改革才行了。”
    解縉心裏在想。
    這些文官,如此貨色,如何能把大明治理好呢?
    如果未來的官員,都會這樣,那樣更糟糕。
    當然了,解縉隻是在心裏想一想,暫時還不敢把這些心裏話說出來,否則在場的人,不得把自己給噴死了。
    他是不怕挨噴,還可以和他們對噴。
    但破壞了殿下的大事,就不是很好了。
    “解大人,你覺得呢?”
    盧原質問道。
    剛才解縉說一篇北人的文章很好,他就要拿一篇南人的出來,堵住解縉的嘴巴。
    解縉微微笑道:“你們都點評完了,我總不能挑點錯誤出來評論吧?何況也沒什麽錯誤。”
    此言一出,盧原質他們都笑了。
    笑容之中,滿是自信。
    其實這篇和上一篇對比,肯定是上一篇更好。
    但,他們喜歡就好。
    解縉心想:“若要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眼前這些人,已經要瘋狂了,但狂得好。
    解縉實在看不下去,回頭繼續看分配給了自己的卷子。
    盧原質把這份胡嗣宗的卷子,放到最顯眼的地方,絕對要進入一甲的,已經是他們內定的了。
    至於其他人的,看下去再慢慢確定。
    一直到了傍晚,卷子看過一半。
    其實速度那麽慢,主要是因為,他們會一邊看,一邊商量文章行不行。
    當然了,那些明顯寫得很爛的文章,不用商量也能判定,但比較好的,或者有爭議的,還是要拿出來商量。
    解縉離開禮部官署,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到了東宮。
    此時的朱允熥,已經下班回東宮了。
    看到解縉過來,問道:“解先生,評卷第一天,感覺如何?”
    解縉歎道:“臣雖然也是南方官員,但也不幫他們,確實見識到很多南方官員到底有多不堪了。”
    他把今天所見所聞,全部給朱允熥說了一遍。
    朱允熥聽了,完全不覺得意外。
    “他們這是拿我的暗示,當作聖旨來用。”
    “再拿著這一份暗示,為所欲為,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膽子是真的大,萬一我控製不住這些文官,隻怕他們連把我架空的想法都有。”
    朱允熥歎道。
    解縉說道:“他們沒有這個能力的,大明在殿下監國治理之下,是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朱允熥確實有信心,在自己的強硬手腕下,是沒問題的,但不放心未來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控製住這些文官。
    他們這些官僚,團結起來又真的很可怕。
    朱允熥說道:“後來呢?”
    解縉說道:“他們把那些一眼看出來是南方讀書人寫的卷子,全部放出來,再評高低,一眼北方那些,全部放一邊去,會怎麽評,誰也不知道。”
    “其中有一個,北方人的寫得很好,如果讓臣來評,能入一甲,但也被他們放下來。”
    “等到放榜的時候,臣不敢想象,反對的人會有多少。”
    解縉感歎說道。
    朱允熥也不敢想象,但他們不鬧,他怎麽進行計劃呢?
    “無妨,讓他們繼續,還是要辛苦你,明天再去評卷。”朱允熥笑道。
    “這要比臣,處理錢莊那些政務還難!”
    解縉的話,說得相當直接,又道:“殿下,需不需要臣,盡力為幾個北方讀書人爭取一下?”
    朱允熥沉吟了一會:“要做,那就做絕了,不需要有任何爭取,你任由他們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解縉覺得,殿下還是狠心的!
    如此下去,張紞他們官員,還能不能活下去,尚且未知。
    就算僥幸可以活,但也會被貶,甚至有可能被發配。
    專門挖了一個坑,讓他們跳下去。
    解縉暫無別的事情,提出退下,先離開皇宮。
    朱允熥對於楊榮的事情,根本不過問,也不關心。
    以楊榮的能力,榜上有名是肯定的,隻是排名的高低問題。
    治國能力的強弱,從來不是通過科舉的排名而定,楊士奇還落榜了,但他的能力並不差。
    隻不過,科舉的排名,又是前期初步判斷能力的標準。
    因為那些讀書人,誰也不清楚他們怎麽樣,需要有這個標準來判斷。
    朱允熥說道:“大明的官場圈子,太亂了,需要整頓!”
    “殿下!”
    趙姝端著糖水過來,輕聲道:“你一直為科舉的事情傷腦筋,臣妾為你做了一些糖水,放鬆一下,明天再考慮。”
    朱允熥暖心道:“還是姝兒最關心我。”
    趙姝說道:“不隻是臣妾,妙錦妹妹也幫忙一起做的。”
    她們是真的很好,一切都為朱允熥考慮,很賢淑。
    能把她們娶回來,朱允熥心裏感歎,是自己的福分。
    朱允熥問道:“你們喝了嗎?”
    徐妙錦走出來,笑了笑道:“殿下還沒喝,我們當然不能先喝,這個是規矩來的!”
    朱允熥搖頭道:“我們這裏,沒有那麽多規矩。”
    徐妙錦道:“還是要有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遵守,以後的東宮豈不是亂套了?”
    她們對於這個,還是特別認真,一定要全部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