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公平

字數:4645   加入書籤

A+A-


    現在的科舉裏麵,鬧得比較嚴重的,就是南北方的問題。
    戴德彝敲登聞鼓舉報舞弊,無疑正是因為這件事。
    朱允熥一手策劃的爭執,還有這樣的意外驚喜?
    “你確定,真的發現了舞弊?”
    朱允熥看向了戴德彝,問道:“沒有說謊?”
    戴德彝搖頭道:“回殿下,臣沒有。”
    朱元璋問道:“那麽你要告何人?”
    戴德彝說道:“張信、胡嗣宗、張紞、盧原質等人。”
    朱元璋又問:“你要告他們什麽?”
    戴德彝說道:“放榜之前,張信曾來找過臣,他說已經知道一甲的排名,有臣的名字,讓臣一起去拜訪盧原質。”
    朱允熥說道:“盧原質是負責評卷的,他提前泄露了這些。”
    戴德彝點頭道:“沒錯!還沒放榜,張信便清楚一切,這是其一。”
    “第二點。”
    “臣和胡嗣宗是認識的,他能力才學,其實平平無奇,遠當不上一甲第三。”
    “在進貢院之前,張信經常帶胡嗣宗去找盧原質。”
    “放榜前張信還曾暗示過臣,我們能上一甲,全靠盧原質在評卷的時候,知道我們都是浙江人。”
    “但是,臣從來沒有找盧原質攀過關係。”
    “所考的都是自己的能力。”
    “胡嗣宗根本比不上,報紙上刊登文章那位景清,但景清隻能是三甲末尾,而胡嗣宗可以一甲第三。”
    “臣本來不想管這些事情,畢竟也是南方人。”
    “但想到科舉,需要的是公平。”
    “憑什麽他們不公平,就能得到想要的成績?”
    “在看到景清的文章後,臣糾結了好久,認為景清不應該被忽視,朝廷不能錯過這個能人,臣又不知道怎麽辦。”
    “隻好來敲響登聞鼓。”
    戴德彝把自己的事情,完全詳細地說了說。
    他沒有說謊,所說的都是心裏想的。
    也想維持科舉的公平。
    如果現在的科舉,要被南方官員操控,那麽未來的科舉,還有意義嗎?
    還不如恢複到以前的九品中正,朝廷沒必要大費周章地選官。
    他不是很清楚,這些都是朱允熥的計劃。
    但他這樣做,算是給朱允熥,送來助攻了。
    戴德彝先把他們揭露,朱允熥倒要看看,他們還能怎麽反駁,至於他暗示的事情,楊士奇他們都不承認的話。
    誰知道?
    誰承認?
    舞弊的事情,可以定下來了。
    連戴德彝都提供了證據,錦衣衛也找到不少證據。
    隻不過,朱允熥沒有馬上去找張紞他們算賬,因為現在鬧起來的,還不夠嚴重,需要讓他們再鬧一鬧。
    朱元璋問道:“你敢保證,所說的都沒問題?”
    戴德彝鄭重道:“臣敢保證,所說的都是屬實。”
    朱元璋說道:“很好,這件事,咱知道了,接下來會讓錦衣衛去查,你先回去等消息,但不要離開金陵,如有需要,我們還會隨時找你。”
    戴德彝明白,目的達到了。
    就算朱允熥他們不理睬,最後沒查,但他也是問心無愧。
    做到了應該做的事情,也沒有什麽,需要愧疚的。
    朱元璋說道:“來人,帶戴德彝下去。”
    戴德彝很快,離開了武英殿。
    朱元璋又道:“允熥,你接下來,如何?”
    朱允熥說道:“讓他們繼續再鬧一鬧,反正孫兒是不心急的,明天一早的朝堂上,他們還會爭吵。”
    王度他們,也不是吃素的。
    看到北方的讀書人被欺負,換作是誰都會不爽。
    朱元璋說道:“這個尺度,你要把握好,咱相信、也支持你。”
    朱允熥笑道:“皇爺爺放心,孫兒明白應該怎麽做了。”
    對於自己好大孫的事情,朱元璋當然是放心的。
    知道登聞鼓是因為科舉而敲響的,朱元璋也就不管這麽多,把剩下的都交給朱允熥自己處理。
    朱允熥回了文華閣,意外地發現王度他們已經離開了。
    他找來蔣瓛,問了問現在外麵,關於南北之爭的情況,依舊很激烈,想要平息他們的爭執,似乎真的隻有南北分榜可以做到。
    但是這個分榜,需要分到什麽時候?
    朱允熥暫時無法確定,現在還給不出一個確定的時間,要看接下來的教育如何推進。
    王度他們不在,朱允熥也樂得清靜。
    ——
    戴德彝回去後,鬆了口氣。
    科舉可是天下讀書人,頭等大事,他也算是為讀書人們,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情了。
    不算是,忘了聖人的教導。
    “好好的一個科舉,怎麽會變成這樣?”戴德彝心裏在想。
    他剛把自己的東西放下,外麵就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戴兄,有空嗎?”
    張信的聲音傳來了。
    戴德彝聽到是張信的聲音,他的心裏有些不屑。
    連科舉都要舞弊的人,妄為讀書人,不配當自己同窗,但出於禮貌,還是開門了。
    張信進來道:“戴兄,我剛才看你去敲響登聞鼓,可是遇到了什麽大事?”
    當然遇到大事!
    我去敲登聞鼓,就是為了舉報你們。
    但這些話,戴德彝沒有說出來。
    離開的時候,吉祥專門叮囑,讓他不要對外說,等朝廷的調查和安排,他就不敢隨便說。
    戴德彝搖頭道:“也沒什麽,已經解決了。”
    張信不是那麽相信地問:“那麽容易解決了?”
    真有那麽容易,那就沒必要去敲登聞鼓了。
    戴德彝道:“真的解決了,多謝張兄關心。”
    張信又道:“戴兄是因為什麽事情,要敲登聞鼓?你盡管大膽地說出來,我們南方讀書人,一定會支持你,也會幫你的。”
    這段時間,戴德彝一直對他們,不理不睬。
    現在景清刊登了文章,使得張信很被動。
    於是他又想和戴德彝打好關係,如果戴德彝也願意出麵說景清的文章是垃圾,那麽一切好說,至少在言論這塊陣地上,他們南方讀書人還能守得住。
    戴德彝對張信,好感再多也是有限,搖頭道:“不好說。”
    張信明白,應該是某些秘密,不能說,又道:“外麵南北之爭,吵鬧得厲害,戴兄如果有時間,可以幫一幫我們。”
    戴德彝說道:“有時間再說!”
    然後,他把張信打發了。
    心裏在想,我有時間,也不幫你們,這可是科舉舞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