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殿下想要,那就打!
字數:4490 加入書籤
那個鐵礦所在地,就是越國。
雖然距離耿璿他們駐紮的地方有點遠,但他們海軍到了南洋後,經常到處在海麵上航行,以及登陸南洋的那些小國。
有了陳祖義和三佛齊事件作為鋪墊,整個南洋小國,各個土王、酋長等人,無不對大明海軍恭敬有加。
海軍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沒有任何人敢阻攔。
其實還是因為害怕!
大明海軍可以在越國,發現了鐵礦,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耿璿和徐欽商量完畢,隨後在越國南部登陸,越國的人根本不敢阻攔,甚至還派出官員前去歡迎。
剛開始的時候,耿璿二人也還是客客氣氣,沒有第一時間露出獠牙,當天晚上,還和越國當地的官員赴宴,大家和和氣氣。
完全沒有那種,大明海軍要謀劃越國礦山的樣子。
越國的人看到大明如此客氣,他們終於放心,也放下戒心,認為隻是單純的友好交流。
同時還鬆了口氣,心想大明也沒有,他們認知裏的那樣壞。
雙方的交流,十分歡樂和順利。
明軍在越國呆了兩天,便準備撤退離開,隻不過在離開清點人數時,他們發現軍中少了一人。
徐欽馬上聯係當地官員,趕緊去找人。
最終在一處山上,發現了血跡,還有明軍的衣服,但找不到人。
那個士兵,失蹤了。
耿璿很憤怒,馬上下令,全軍備戰。
軍中的火炮,直接對準越國,命令他們把失蹤的士兵交出來,否則將要打進去。
越國當地的官員,甚至他們的土王,都是一臉懵逼,都在想不見了一個士兵,和我們有什麽關係?
又不是我們,把人擄走的。
看到他們態度的冷漠,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徐欽下令,不交人,那就開戰。
“打吧!”
於是明軍出兵,往越國打進去。
越國的人當場懵逼了,被迫反抗,可是他們反抗得再怎麽激烈,在堅船利炮麵前也不過如此。
明軍沒有深入,不和越國當地的人,打山地戰,隻是占據有利優勢,用炮火轟擊。
或者利用戰船,沿著越國海岸,炮轟那些靠近岸邊的城池,以及碼頭、村落等,霎時間越國內部炮火連天。
越國的土王,不得不派人前去和耿璿議和。
耿璿說道:“我們失蹤的士兵,你們至今還沒給答複,就想著議和?”
“將軍。”
現在越國的皇帝,名為陳暊,越國還處在陳朝時期,他說道:“我們真的沒有,殘害大明士兵,那個消失的士兵,真不知道他在哪裏。”
他被迫出來,要和耿璿談判。
要不然,耿璿就要把他們越國,徹底殺亂了。
誰知道,明軍的火炮,什麽時候又會打幾發炮彈過來。
在絕對的火力壓製麵前,他們的地形優勢,再也不是優勢。
耿璿冷笑道:“你說沒有,但我的兵真的不見了,你說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陳暊他們商量了好久,認為明軍不過是想討要好處,無奈道:“我們賠償將軍,您看可以嗎?”
隻要明軍可以撤走,無論賠多少錢,他們都樂意。
聽到可以賠償,耿璿微微笑了,問:“你們能賠多少?”
陳暊想了想道:“我們……”
徐欽打斷道:“既然你們願意賠,不如我們來指定賠什麽吧?”
聽了這話,陳暊隻覺得眼前一黑。
如果讓他們明軍,指定想要什麽賠償,豈不是獅子大開口,把他們的血全部吸幹了,但要是不同意,明軍不肯罷休,繼續打!
陳暊考慮到最後,道:“將軍,請問你們想要什麽賠償?”
徐欽說道:“我們打下來的地方,你租給我們大明海軍駐紮,我給你們每年一千兩租金,租下來的地方,你們再也無權過問,除非我們退租,如何?”
“什麽?”
陳暊激動得,差點要跳起來。
明軍隻是簡單地打進來,就被他們打下大片地方,這些地方明軍要租用,但一年才一千兩租金。
那麽大的地方,打發乞丐呢?
這是真的,太狠了!
耿璿問道:“看你那麽大的反應,你還不樂意了?”
陳暊搖頭道:“不是……一千兩,是不是太少了?”
徐欽說道:“我還覺得多了,你們這裏是什麽破地方?我能給你一千兩,那是瞧得起你們,不同意的話早點說。”
陳暊忙道:“不是的,我們……我們同意了。”
不能不同意。
看徐欽的樣子,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就不是租這麽簡單了。
其實被明軍打下來,租不租都沒所謂。
隻是一千兩一年的租金,太侮辱人了。
耿璿說道:“既然同意,那麽事情就好辦,你馬上派人過來,把這裏的人全部趕走,以後就是我們大明的地方,等我們不想要了,自然會還給你們。”
陳暊隻覺得,太欺負人了。
不想要了,就丟回給他們。
現在有需要,強行租下來,對於陳暊他們來說,這是屈辱!
最終他們雙方,還是簽訂了租賃合同。
他們想要的鐵礦,就在打下的這些地方。
完了馬上上山,驗證一下礦山所在,如果真的有鐵礦,那是他們的了,如果沒有很簡單,反正租金還沒給,撕毀租約就行了。
“挖出來了,真的是鐵礦石!”
徐欽興奮地說道。
耿璿說道:“安排人去挖,煤炭和鐵礦一起挖,過兩天我回京,再給殿下上報這些結果,同時你們繼續去找更多的礦山,找到了就打下來。”
對於這種打下來的方式,他們玩得得心應手。
如此強搶,毫無心理壓力。
要是什麽都不搶,才覺得心理壓力很大。
完全不符合,大明那麽強大的實力。
把這裏拿下來,又過了兩天,耿璿就要回京。
來之前他們就約定了,耿璿要每兩個月,回京一次。
徐欽留在當地,繼續控製那些礦產,以及發掘更多的礦產,大明要對外擴張,那就用他們的資源,占領他們的土地。
沒有什麽,比這樣更好用了。
——
時間很快,到了第二次放榜的時候。
一次會試,兩次放榜。
大明立國至今,還是第一次出現,那些讀書人,有的心裏忐忑,有的議論紛紛,一起集中在貢院外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