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提拔
字數:4494 加入書籤
“當然可以!”
耿璿明白收購糧食作用何在。
就算即將開始打仗,他們收購的糧食沒那麽快用得上,但戰爭結束後,這批糧食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一旦打仗了,對糧食的消耗,絕對是極大的。
容易造成糧食短缺。
他們在海外的作用,就能體現出來了。
耿璿又道:“請殿下放心,就算海外的人不肯低價賣糧食,我們搶也能為殿下搶回來。”
在海外搶點東西,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特別簡單的事情。
礦山那麽大一個,他們都可以搶到手。
其他的,更不用說了。
朱允熥點頭滿意道:“你們自己安排即可,我隻要結果,不過在南洋,沒有其他了吧?”
耿璿搖頭道:“沒了。”
朱允熥說道:“我應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別讓大姐等太久了。”
耿璿回來的第一時間,就是進宮見朱允熥,還沒回去見朱靈月。
聞言,他還有些不好意思,道:“臣先退下了。”
等到耿璿離開,柳六又進來通傳。
“殿下,楊榮在外麵求見。”
“傳!”
朱允熥也想起來了,好像好久沒見過楊榮。
科舉結束後,他也沒有召見楊榮,不知道吏部那邊,有沒有給楊榮安排官職了。
還有三楊當中的楊浦,現在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以後再找。
一會過後,楊榮走進文華閣,躬身行禮。
朱允熥說道:“免禮,吏部現在給你什麽官職?”
楊榮躬身道:“五經博士。”
五經博士,一共有九個人,是正八品官員。
即使是進士及第,狀元榜眼,初入官場,也是從翰林院開始,為翰林編修,比如景清和戴德彝二人,現在就是翰林編修。
主要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的文件。
也就楊榮的排名比較高,才能留京,得到這個五經博士。
其他的讀書人,後續都是外派到地方當官的,想要進入中樞,就得看他們未來的政績,好的話才能一步一步升遷上來。
朱允熥說道:“也還不錯。”
他記得曆史上的楊榮,是一甲進士,現在成了二甲,把他考科舉的時間提前了,才會導致如此。
楊榮又道:“臣是來多謝殿下,給臣這個機會。”
朱允熥說道:“你是有能力的人,無論到哪裏,都會綻放異彩,這樣吧……”
他想到自己的東宮,屬官不是很多。
盡管不是太子,但太孫的作用和地位,和太子差不多,因此朱允熥也有自己的詹事府。
詹事府差不多就是他的小朝廷了。
以前的朱標,當然也有。
朱允熥現在屬於全麵監國,詹事府裏麵的官員幾乎沒有,屬官也不多,內部並不完善,但是想把楊榮塞進去,道:“你在我的東宮詹事府兼任主薄,如何?”
主薄是從七品的,比五經博士還要高。
楊榮躬身拜道:“多謝殿下。”
他心裏還是欣喜不已,朱允熥這樣安排,就是把他當作身邊的官員,這是難得的機會,以後就能一直跟在朱允熥身邊了。
朱允熥道:“稍後我再給你旨意。”
楊榮再道:“臣領命,多謝殿下的恩賜。”
他本來隻是想進來表示感激,又能兼任一個新的官職,是個意外的收獲。
感激完了,朱允熥也安排完了,便讓他離開。
朱允熥不是皇帝,但現在監國,翰林編修在得到朱元璋的授權,還是直接對朱允熥負責。
讓楊榮離開後,朱允熥便讓人進來,寫一份旨意。
負責這個工作的,正是景清了。
景清領了命令,把旨意寫完,交給下麵的人,站在朱允熥麵前,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
朱允熥好奇地看著景清,這個敢於刺殺朱棣的人,竟然在自己麵前欲言又止,好像在怕什麽,問道:“你有什麽話想說的?”
景清一驚,沒想到還是被看出來了,忙著上前道:“殿下,臣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該不該問。”
朱允熥說道:“有問題,就提出來。”
景清猶豫著又道:“但是這個問題,可能會讓殿下生氣,觸及到一些秘密。”
對於此話,朱允熥感到興趣了。
到底什麽問題,能讓自己生氣,甚至會觸及秘密?
他道:“你盡管說,哪怕你大逆不道,說了謀反的言論,我也不生氣,也不罷免你。”
景清的膽子,這就大起來了,問道:“請問殿下,南北分榜,是否您一手製造出來的?”
原來是這事。
但是,朱允熥對景清能問出這句話,深感意外,反問道:“你是如何看出來,其實是我一手製造的?”
景清豁出去了,實在不問一問,心裏又有些不舒服,道:“臣和戴德彝聊過,他說,張信告訴過他,殿下有過南方人的暗示,臣再根據這段時間的見聞,以及南北分榜的結果,猜出來的。”
真不愧是個能人。
朱允熥不生氣,哈哈笑道:“你猜得可真準了。”
竟然是真的!
景清驚訝了。
他最感到驚訝的,還是朱允熥大大方方地承認。
沒有遮遮掩掩。
朱允熥說道:“你覺得,應不應該分榜?”
景清尋思著,鄭重地點頭道:“應該!若是按照這樣的趨勢,就算沒有殿下故意製造,南方和北方的對立,早晚也會鬧起來。”
“沒有殿下的推動,這一屆北人,比上一屆的絕對也會少很多,下一屆的更少。”
“到最後,甚至連一個北人都沒有。”
他繼續說道:“走到這一步,對立就來了。”
他的想法和目光都是比較長遠,看得出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麽。
分榜是必然的,對立早晚也會發生。
朱允熥說道:“我隻是提前讓對立和分榜都出現,但分榜隻是暫時,不可能一直長久用下去,否則南北對立將會越來越嚴重。”
景清讚同道:“是的,殿下應該在盡可能調整南北比例後,再取消了分榜。”
朱允熥笑道:“那麽多讀書人,或許能看透的,不是隻有你一人,但敢對我說出來的,你還是第一個。”
景清得到如此稱讚,有些受寵若驚,解釋道:“臣知道了,但憋在心裏不說,會難受得很。”
這個解釋,讓朱允熥聽了,忍不住笑了。
景清倒是個有趣的人。
朱允熥又道:“這樣吧,你來我這詹事府,當個少詹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