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我的路,是科學

字數:4651   加入書籤

A+A-


    聽到李煥文上奏了,他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朱允熥身上。
    包括部分武勳,也往朱允熥看去。
    這件事,以前鬧過一次。
    後來出來辟謠,說是假消息。
    朱允熥還拍著心口保證,絕對不會做這種事情。
    可是到了現在,突然成了朱允熥在主導這件事的進行。
    其實不管文官,還是武將。
    他們心裏都是抗拒的,會傷害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到了這一步,誰都能想到,之前鬧出來的那些消息,不過是朱元璋和朱允熥想試一試,他們的反應可能如何。
    應該實行的,早晚也會實行。
    他們要反對的,也必須反對到底。
    朱允熥對於李煥文的上奏,並不感到意外,問道:“有何不妥?”
    李煥文連忙說道:“土地和農稅,千百年來,都是一樣,也一直是穩定的,事實證明以前的都是對的,但殿下如此改,怕要出問題了。”
    朱允熥問道:“出什麽問題了?”
    李煥文遲疑了一會,躬身道:“反對的人,特別多。”
    朱允熥又問:“反對的人,占據全城,或者整個府的比例如何?”
    這一句話,問得他們全部沉默了。
    反抗的都是地主豪紳,讚成的肯定是普通百姓,特別是那些租田的百姓。
    他們的田地是租來的,現在連交稅都不需要交,能不讚成嗎?
    一個府裏麵,地主豪紳的數量肯定不多,百姓肯定比地主要多很多。
    李煥文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應朱允熥這話。
    胡廣上前道:“殿下,數不是這樣算的。”
    朱允熥又道:“我也不管,數是怎麽算的,我就問李煥文,今年宿遷那邊收上來的稅如何?多了,還是少了?”
    李煥文隻好硬著頭皮說道:“多……多了。”
    朱允熥又問:“百姓是否有怨言?百姓交完了稅,是否還有存糧?”
    李煥文又道:“無怨言,存糧比以前也多了。”
    這些都在鄧輝上奏的奏章裏麵提到過,李煥文還是知道其中的內容。
    百姓當然沒有怨言,但地主豪紳有啊!
    朱允熥說道:“大部分百姓,都沒有怨言,你為什麽說不妥呢?”
    李煥文又不知道如何解釋。
    總不能說,豪紳有,他們就要反對了吧?
    若是真的如此,就是他李煥文不懂體恤百姓,也不為民。
    儒家裏麵的仁義禮智信,在他的身上,得不到體現了。
    儒家那些東西,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限製人性,也能規範道德行為,尤其是這些當官的道德。
    他們能夠當官的,都是讀書人。
    讀書人一般比較好麵子,讀了聖賢書,自詡有道德,這樣正好束縛他們,不敢說一句不為民而隻為了自身利益。
    不僅李煥文沒有反應,其他人一瞬間,都沉默下去了。
    朱允熥又道:“你不說,我還忘了一件事,傳我的命令,告訴鄧輝,以後當地,地租的稅,絕對不能高於百姓收成的三分之一,這是上限,誰敢高於的,抄家!”
    李煥文等人的臉色,同時微微一變。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杜絕了他們地主,把稅收轉嫁給佃農。
    畢竟沒有田地的百姓,還是占據大部分。
    他們都在想,殿下處處為民。
    但是地主豪紳,怎麽辦?
    朱允熥把他們的反應,又盡收眼底,道:“你們放心,我這樣做,為的是當地災後重建。”
    隻是為了,災後重建?
    其實現在早就重建得差不多,當地的生產,也隨之恢複了,對於朱允熥的話,他們不是很相信。
    朱允熥又道:“隻會在當地進行,現在不會擴展到其他地方。”
    隻是現在不會擴展,以後會不會,朱允熥說了算。
    不過這句話一出,算是讓他們,暫時安定了些。
    李煥文問道:“真的嗎?”
    朱允熥反問道:“你覺得我在說謊?”
    李煥文趕緊解釋道:“不敢,臣不敢。”
    朱允熥說道:“我說過,現在不會,就是不會。”
    他特別強調,現在。
    不是以後。
    得到這個肯定,他們暫時安靜了。
    如果隻是宿遷那裏,好像也還行,隻能苦一苦他們,隻要我們沒事就行了。
    李煥文他們也不再提這件事。
    似乎,到此為止。
    朱允熥說道:“還有沒有其他事情?有的話,都提出來吧!”
    其他的官員,隻好提出其他事情,讓朱允熥處理。
    關於宿遷一事,暫時被他們擱置了。
    朱允熥心裏暗想,總算把他們忽悠下來。
    還沒有展開,這些官員,就給他形成助力了,確實挺麻煩的。
    早朝結束後,朱允熥先回文華閣坐一會,隨後想到姚廣孝昨天的邀請,就到了一趟科學學堂。
    不知道他們,又有什麽新的成果,是否會給自己帶來驚喜。
    來到科學學堂的時候,隻見這裏,已經有不少人在列隊歡迎,朱允熥不喜歡玩這些,讓他們全部散了。
    這裏的主要負責人石安誌,這才帶著眾人離開。
    石安誌還要負責,處理紡織廠的事情,現在加入的傷殘老兵越來越多了。
    紡織廠每天產出的商品,多不勝數,但依舊不夠賣,海外供不應求。
    由此可見,海外的市場,有多麽的廣闊。
    “殿下。”
    朱高燧在這時,走了出來。
    朱允熥挺意外的,問道:“你怎麽在這裏?”
    這個熊孩子,不應該在大本堂上課才對,居然和姚廣孝混在一起了。
    朱高燧說道:“殿下,我已經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路。”
    朱允熥好奇地問:“你能找到什麽路?逃課出來,四叔可不會放過你。”
    朱高燧說道:“我的路,就是科學!我已經得到道衍大師的同意,就不算逃課,科學是真的很好玩!”
    這個熊孩子,還喜歡上了科學?
    朱允熥看著朱高燧如此,不像說謊,好像真的要學習科學。
    “殿下。”
    姚廣孝這才出來,道:“三殿下說的,都是真的,他在我這裏,學習得還挺快的。”
    朱高燧的話,朱允熥不一定相信。
    但是姚廣孝的話,還是可以信任,姚廣孝也沒必要,幫朱高燧如此糊弄自己。
    朱允熥說道:“你能這樣想,那是最好了,以後留在這裏,好好學習吧!”
    朱高燧大喜道:“多謝殿下,我一定會很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