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李景隆:硬蹭皇太孫殿下
字數:4727 加入書籤
李景隆正在進行,驛站的改革。
聽說李芳英回來了,他頓時興奮不已,趕緊跑回家,想看看出海的收獲如何。
如果有可能,其實他在未來,也想到西洋看看,外麵的世界到底如何。
“大哥!”
李芳英興奮地說道:“我回來了。”
李景隆打量著李芳英,問道:“在外麵瘦了點,也黑了點,還好吧?有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
李芳英笑道:“也還好,隻是在船上,肯定不像陸地那樣,可以經常吃好東西,自然會瘦一些,跟在鄭公公身邊,見識到很多東西,我們還滅了不少西方的城池。”
提起了這個,他還是興奮的。
作為武勳之家,李芳英當然也繼承了部分,好戰的基因。
“沒事就好。”
李景隆放心道:“不過出海一趟,你還硬朗了不少。”
說著,他還拍了拍李芳英的心口。
盡管有點瘦,但胸肌也有了。
李芳英笑道:“出海確實能得到鍛煉,以前我覺得大明已經很大,現在才發現,原來還有比大明更大的地方。”
“這是好事!”
李景隆哈哈一笑,又道:“不過你能平安回來就好。”
他當然知道,海上風浪多。
怕李芳英出去,遇到風浪回不來,豈不是對不起自己父親?
畢竟出去,是他主張的。
但出海有風險,這是必然的。
風險和收益,往往又是伴隨而來。
李增枝問道:“三弟,你帶了什麽好東西回來?”
提起這個,李增枝連忙帶他們,到了房間內。
他們可以看到,一大袋那些西方的金幣,是通過貿易,和西方人換回來的。
還有一些水晶、寶石等好東西。
全部都是財物,如果拿去變現,他們李家可以少奮鬥好多年。
李芳英說道:“大哥說得對,出海就是撿錢,在海外的好處,實在太多了,我們撿都撿不完,隨便拿一個瓷器在西方,都是價值連城的好東西。”
李景隆和李增枝看得,兩眼亮閃閃的。
這是真的金子。
他們忍不住,拿起一枚金幣,咬了一口。
屋內還是金光閃閃。
李景隆興奮道:“好,芳英做得好,從現在開始,我們李家,發財了!隻要繼續跟隨殿下,走這一條航路,李家未來,衣食無憂。”
再有爵位在,如果兩個弟弟,還能立點功勞。
將來分家,他們幾個兄弟,可以無憂無慮。
這是好事!
李芳英又道:“鄭公公說了,未來那些西方人,還會來我們大明,想要賺錢,不需要走那麽遠,當然走遠一點也行,反正都是賺的。”
聽完了李芳英的描述,李景隆和李增枝都對西洋深感興趣。
李景隆可惜自己的身份,需要留在金陵,要不然他也想去西方走走。
另外還擔心,出海會不會有危險等。
李景隆說道:“芳英,鄭公公那邊,今年肯定還會再出海,你繼續跟在他的身邊,無論去的是什麽地方,都要跟隨,肯定能撿到好處的。”
李芳英已經嚐到甜頭,看著袋子裏的金幣就知道了,忙道:“就算大哥不說,我也知道應該怎麽辦。”
李景隆又道:“增枝,馬上把我們的船隊重組,準備下一次跟鄭公公出海。”
李增枝問道:“讓三弟帶嗎?”
李景隆說道:“還是讓我們的管家**帶,芳英跟在鄭公公身邊,但我們的船隊跟隨鄭公公去貿易,這一點不衝突。”
他們兄弟二人,馬上懂了李景隆的想法。
這是一點便宜,都不想放過。
無論如何,都得硬蹭殿下,隻要和殿下關係好,以後的好處少不了。
李增枝和李芳英覺得,還是李景隆精明,這樣都能想到,也怪不得那些老公侯,非要李景隆帶他們玩。
“芳英好好休息。”
李景隆叮囑說道:“接下來要辛苦你了。”
李芳英說道:“為了我們李家,拚了!”
其實也不需要,太辛苦地拚命。
隻要跟船出海,那就足夠了。
——
朱允熥還在等禮部安排的,見那些外國人的宴席。
禮部看到那麽多西方貴族,他們要認真起來,發揮禮儀之邦的禮,同時還要宣揚大明國威,安排得很到位。
通常如此到位的,就說明需要時間準備,沒那麽快可以安排完畢。
在等待禮部的時候,朱允熥收到消息,福建商人陳誠濟終於進京。
朱允熥不給他們休息的時間,傳陳誠濟和沈旺進宮,就在文華閣見麵。
還是第一次進宮,他們二人都是惶恐的。
看到皇宮的莊嚴,讓他們感受到的壓力,還是挺大的,但不敢東張西望,跟在柳六的身後,好一會了才進入文華閣。
走進文華閣後,他們可以感受到全方位的、更大的壓力,壓在自己身上。
“拜見皇太孫殿下……”
他們在柳六示意之下,跪下來行禮。
還是第一次,如此正式的見麵。
“起來吧!”
朱允熥微微點頭,又道:“有兩件事,想對你們說說的。”
沈旺聽了心裏大喜。
他認為市舶司的事情,應該可以落實了,因為他進京已有一段時間,早就得到關於那些西方人的消息。
朱允熥說道:“第一件事,我隨軍北伐,把整個北元,都控製在手中。”
沈旺和陳誠濟同時齊聲說道:“恭喜殿下,殿下威武。”
“行了行了。”
朱允熥說道:“這些奉承的話,都給我收回去!我是想和你們,聊一聊這件事,我答應過要和草原通商的。”
聽到通商,他們眼前一亮。
當然知道,草原上也是一個市場。
帶商隊北上草原,絕對能賺錢。
投靠了殿下,果然是好,無論有什麽好處,殿下都會首先想到自己。
“你們整合一下商人的資源,帶商隊北上草原。”
“先到北平,聯係理番衙門,那邊的衙門會帶領你們,到可以經商的地方。”
“也不需要帶什麽貨物,就我們日常的糖、布帛等足夠了。”
“明白了吧?”
朱允熥看向他們。
這一份利益,還是先給他們吃下。
畢竟商隊資源最豐富的,就是他們了,唯有他們才能提供足夠的貨物。
“草民明白了。”
“多謝殿下的恩賜!”
沈旺和陳誠濟先後說道。
果然又有好事,他們等待朱允熥的第二件事,應該就是市舶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