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偷竊技術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A+A-


    如今的燕王朱棣,在北邊戰功赫赫。
    不過這個燕王世子,怎麽是個大胖小子呢?
    施進卿感到有些疑惑,但他肯定不敢把這個想法,給提出來,除非他不想活了。
    朱高熾微微點頭道:“你好!”
    耿璿說道:“老徐最近,在什麽地方?”
    施進卿說道:“小公爺帶著梁道明,一起去陶先生那個冶煉工廠,最近有人要偷偷摸摸地到工廠裏,偷我們的技術。”
    “什麽?”
    耿璿聽了大怒,問道:“誰敢偷我們的技術?”
    施進卿說道:“是暹羅的人!”
    耿璿憤怒道:“暹羅王想要找死!我們最近,還是太仁慈了,殺的人不夠多,哼!”
    朱高熾聽著,覺得他們在南洋地區,基本全靠殺人立威,不過想想也正常,你不強勢一些,別人就不會對你感到害怕。
    殺人立威,在這種地方很有必要。
    但有人敢偷大明的技術,膽子未免太大了些。
    “他們偷的,是什麽技術?”
    朱高熾好奇地問。
    耿璿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些,道:“應該是我們的冶煉技術,不過老徐過去了,基本可以沒事,為了安全,我還是要過去看看。”
    說著他看向身後,這一次帶了弟弟出來,這是耿炳文的安排,續道:“施兄,你幫我照顧一下我的弟弟,等我回來,另外世子殿下也拜托你了!”
    他們剛來,還沒能適應這裏的氣候,不需要跟隨耿璿去越國那邊的工廠。
    說完了,耿璿匆匆忙忙再上船,這就離開舊港,直奔越國。
    找那些暹羅人算賬。
    朱高熾覺得,耿璿他們在這個地方,有時候還是挺忙的,那些南洋小國,基本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隨時需要動兵,好好教訓他們。
    這裏的小國那麽多,環境比較複雜。
    想要讓他們,全部服服帖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朱高熾還是很佩服,耿璿和徐欽他們幾個人,就能把南洋那麽大的範圍,給控製起來,如果換作是自己,不一定能做得如此好。
    看著耿璿離開了,施進卿的目光,落在朱高熾,以及耿璿的弟弟身上。
    那是耿璿的二弟,名字叫做耿瓛。
    這一次是聽了父親的安排,跟隨耿璿出來走走,順便開闊眼界。
    耿炳文對海外的判斷,也是很準確的。
    認為未來的機會,一定在大海之上,現在耿璿在海外站穩了,想再安排一個兒子出去,兄弟二人一起開拓海外。
    一定能夠把他們耿家,在海外的利益最大化。
    這個算盤,打得還是特別響亮。
    “二爺。”
    施進卿問道:“請問怎麽稱呼?”
    耿瓛還是有些拘謹,但也拿出他們耿家應該有的氣度,道:“我叫做耿瓛。”
    施進卿又問道:“世子殿下和二爺接下來,想做什麽呢?”
    朱高熾說道:“你先安排地方,給我們暫時休息,然後我想去看看馬六甲海峽。”
    施進卿點頭道:“沒問題,不過今天時間不早了。”
    朱高熾說道:“明天再去看海峽,你能安排好即可。”
    施進卿當然可以安排好,這就帶朱高熾二人回去,安排房間給他們休息。
    到了第二天。
    早上的時候,施進卿問朱高熾是否可以了。
    朱高熾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微微點頭道:“我們先去看看海峽,耿瓛你呢?”
    耿瓛說道:“我也去。”
    他主要是出來學習的,也知道跟在朱高熾身邊,肯定有學習的機會。
    朱高熾道:“那就一起來!”
    從舊港,到馬六甲的距離,不是很遠。
    施進卿準備好馬車,用了一個早上的時間,他們來到馬六甲的碼頭。
    在這裏當然也有明軍的兵力布置,還有一門門火炮,架設在碼頭上,岸邊停著好幾艘戰船,正是為了盯著整個海峽,震懾一切。
    這是溝通東西方,最重要的海峽。
    朱高熾來到這裏的時候,往海上看去,還能看到商船在這裏來來往往。
    海峽的對麵,是一片陸地。
    海峽還是很寬闊的,但明軍想要封鎖,又不是難事。
    隻要有足夠的戰船,還有足夠的火炮,足以把這裏完全控製起來,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
    來了這裏一趟後,朱高熾才明白,朱允熥為何要對這裏如此重視。
    有些時候,有些地方,不親臨其境,永遠想象不到,會有什麽。
    施進卿還為朱高熾,詳細介紹這裏的情況,以及說一說對岸的陸地,是什麽地方,附近都有什麽。
    “這個地方,好!”
    朱高熾鄭重地說道。
    隻要能一直控製在手裏,大明在東西方貿易中,永遠是主導。
    東西方貿易的時候,他們想要逃稅,難度可高了。
    耿瓛說道:“這裏確實是個好地方,沒想到南洋,還能那麽好。”
    朱高熾笑道:“以後的這裏,將會完全是我們大明的地方。”
    就算不用以後,放在現在,這裏也被大明控製得差不多了。
    施進卿說道:“那是肯定的。”
    把馬六甲看完了,朱高熾心裏有了大概的認知。
    接下來要管理東西方貿易,防止各種偷稅漏稅等事情,也能容易很多。
    有了這一條海峽在,朱高熾有信心,也能保證,沒有任何一艘商船,可以在他的管理之下,做到偷稅漏稅。
    ——
    耿璿用最快的速度,趕到越國。
    他首先到了冶煉工廠,和陶誌學見麵。
    “陶先生。”
    耿璿擔心地問:“技術沒有外泄吧?”
    在海外建廠,剝削海外的資源,發展大明的實力,這一點是特別好的戰略,但也有弊端,就是容易導致技術泄露。
    大明的先進技術,肯定有人時刻盯著。
    特別是和武器相關的技術,有人要來偷,其實是正常的。
    不過冶煉廠裏的反應速度,也是特別快。
    陶誌學說道:“偷不到,那個人剛混進來,就被我們發現了,現在他們已經對暹羅開戰,逼迫他們暹羅王出來跪地認錯。”
    耿璿說道:“隻是跪地認錯?便宜他們了,按照我說的,應該把暹羅也滅了,沒有被偷成功就好,我也要去看看,給暹羅王一個深刻的教訓。”
    他還是信心滿滿,區區暹羅小國,根本不放在心上。
    技術差點被偷了,換誰不生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