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郵局從沒試過那麽好生意
字數:4640 加入書籤
朱元璋就在茶館裏,給他們讀報紙。
那些百姓們看到朱元璋願意給他們讀報,開心地圍在老朱身邊,那個眼神甚是追捧,他們還是很敬佩識字的人。
茶館的掌櫃過來,給朱元璋換了一壺好茶,再上了兩個大包子。
說是免費送的,多謝朱元璋給大家讀報紙。
有人在這裏讀報紙,還可以吸引其他的客人進來用餐,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掌櫃當然很舍得,送朱元璋這點東西。
朱元璋不和掌櫃客氣了,再看到那些百姓,如此追捧自己,讓他也有一種特別的享受。
怪不得那兩個秀才,如此喜歡在這裏讀報。
朱元璋有一個想法,未來能不能讓更多的普通百姓,都能讀書識字呢?
讓他們不至於,連報紙上的字都看不懂。
這個想法,任重道遠。
就連他的大孫,暫時還做不到如此,但想法可以先有了,以後再想辦法執行。
朱元璋在茶館裏麵,把報紙上的內容讀完了。
再讀了一遍,批評文章的內容。
還樂意給他們講解,為什麽要批評,遇到比較難懂的,還說得特別的清楚。
作為皇帝,老朱的見解,肯定和別人不一樣。
朱元璋讀報解釋,講解得更有道理。
這是那兩個秀才,都不具備的條件,那些普通百姓聽完了,對朱元璋更感到敬佩,他們都不是很清楚,標準如何行禮。
但也有些笨拙地,給朱元璋行了一禮。
朱元璋趕緊讓他們,不用客氣。
他這個皇帝的榮譽感,在這個時候得到極大的滿足。
等到一切結束後,朱元璋走出茶館,念念不忘道:“咱以後,要經常來這裏走走。”
吉祥說道:“陛下,外麵有一定的危險,還是少出宮為好。”
他也是擔心。
皇宮外麵,人那麽多,還那麽複雜。
萬一遇到心思不軌的人,這該怎麽辦?
朱元璋無所謂道:“大明現在,欣欣向榮,哪來的危險呢?”
他也不把這些,當一回事。
其實他身邊保護的人,還是不少的,隻是那些護衛沒有直接現身,藏在了暗中,如果真遇到危險,絕對會第一時間走出來保護。
吉祥沒辦法,不敢再勸說了。
朱元璋說道:“去紅薯地!”
之前去紅薯地,他看到了一個,叫做婁慶豐的人,此人特別擅長種地,還是朱允熥找回來,改良更高產作物的農業高手。
朱元璋和這個婁慶豐交流過,對他的農業知識佩服不已。
那些報紙上的事情,他暫時不管了,現在隻是想去和婁慶豐再深入交流,把利國利民的高產糧食改造好。
教會百姓如何耕種,種出永遠吃不完的糧食。
這些特別重要!
——
今天的報紙,一大早就賣完了。
特別是國子監內,買的人特別多,他們都為了最近發生的事情,專門買報紙。
想看看那個離經叛道的方孝孺,還有什麽逆天的言論要發表。
國子監生本來對報紙的需求,就是很大的,方孝孺的事情爆發了後,這個需求隨之增加了不少,劉士瑞還要安排多個賣報郎,在國子監附近走動。
能多賣一些報紙,劉士瑞肯定不會拒絕。
“今天沒有方孝孺的文章了。”
“真的沒有了,再也不刊登方孝孺的文章,殿下總算動手了,殿下還是比較傾向我們。”
“太好了,我們再也不用,被天下為公。”
……
部分得到報紙的國子監生,首先去熟悉的版麵,尋找方孝孺的文章。
看到找不到了,他們無不欣喜。
隻覺得殿下還是願意做事的,也願意聽他們提出的訴求。
方孝孺的影響力確實很強,他本就是儒林大家,現在的國子監裏麵,認為方孝孺的天下為公很合理的人,其實還不少。
隻是之前沒有表露,問題沒有爆發,大家都不知道。
現在爆發出來,那些讀者也就不裝了。
今天看到報紙上沒有方孝孺的文章,他們正準備感到失望的時候,馬上就看到了,那篇批評的文章。
“你們快看,殿下兩不相幫。”
“殿下還讓我們,可以隨意投稿,發表自己的意見,隻要是合適的,都會在報紙上刊登。”
“殿下這是給我們辯論的機會,隻要我們可以贏了他們,就是成功了,可以實現天下為公。”
“就算殿下不刊登方先生的文章,也不一定支持你們。”
“你們高興得太早了,哈哈……”
……
這部分讀書人,立馬反駁了他們。
傳統的讀書人聽了,立馬看了看那篇批評的文章,隻覺得天要塌了。
殿下連他們也批評了。
這怎麽能行啊?
殿下居然,還不支持他們。
這是傳統讀書人,沒辦法接受的結果。
殿下兩不相幫,兩邊的人,都批評了一遍,這樣算是什麽?
一個讀書人說道:“你看看,你們也不被殿下承認,還在這裏炫耀什麽呢?我們快回去,寫信給大明日報投稿。”
這些天下為公讀書人,無不覺得殿下在給自己機會。
回去把他們的觀點,都寫了寄去大明日報。
如果能刊登,自然是好的。
就算不能刊登,他們的氣勢不能輸。
大明日報是殿下的產業,說不定寄信過去,殿下還能看到他們的書信,如果真的可以,那就是他們的榮幸,也是他們的機會。
“寫信?”
傳統的讀書人,聽了這話,馬上往版麵下麵看去。
果然還有一則,鼓勵他們投稿的消息。
給他們一個,辯論的機會。
“我們也寫信,去投稿。”
馬上有人說道。
他的這一聲呼喊,得到不少人認同。
他們是一定不能輸給那些天下為公的讀書人,紛紛回去準備信件。
寫好了書信,跑去大明郵局郵寄。
此時的大明郵局,自從改造結束了後,從來沒有試過,像今天這般熱鬧,來郵寄書信的人,越來越多了,來的還都是讀書人。
還能給大明郵局,極大地拉了一下熱度。
看到這裏人多了,路過的人,無不好奇地停下來,往裏麵看去。
他們都在想,大明日報真的有那麽好嗎?來寄信的人,竟然如此之多。
負責大明日報的李景隆,看到今天一早,來了數不清的人,他的心裏還是懵逼的,大明郵局是很好,但也不至於,一瞬間多了那麽多寄信的需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