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封神第15章 人族合流
字數:8796 加入書籤
地球上的人族在接到兩位皇者的命令後,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按照要求,留下足夠的精銳部隊駐守地球,以確保家園的安全。而那些不願意離開地球前往洪荒的人族,則被妥善安置在兩個皇朝的大都市裏,並且每個城市都有一位親王親自鎮守,以保護這些人族的安全。
對於那些願意前往洪荒的人族來說,他們展現出了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士兵們身著鮮亮的盔甲,整齊地列陣,民間人士也都裝備齊全,攜帶了一些應急物資。在朝廷官員的指揮下,他們默默地進行著各種準備工作,整個場麵雖然有些喧鬧,但卻顯得井然有序。
這樣的場景使得整個地球看起來像是處於兵荒馬亂之中,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唐皇在看到明皇的詔令後,立刻從皇宮內站起身來,他的目光掃視著殿上的文武百官,高聲說道:“此次前往洪荒,並非簡單的遷徙,而是一場戰爭!我們絕不能侵占洪荒人族的土地,那麽,我們的領土究竟在哪裏呢?”
殿上的文武百官們聽到唐皇的話,齊聲高呼:“劍鋒所指,皆是大唐領地!箭矢所向,皆是皇朝耕地!”這激昂的聲音在宮殿中回蕩,彰顯出大唐子民的決心和勇氣。
唐皇站在朝堂之上,抬頭望向天空,聲音洪亮地高呼道:“唐,天子今日更名為李治,欲效仿高宗開疆拓土,永立大唐盛世基業!”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朝堂上回蕩。
話音未落,唐皇便轉身朝著太廟的方向跪下,雙膝跪地,莊重而肅穆。他繼續說道:“唐皇今日祭告人皇,重歸洪荒,再入人族序列,揚我大唐國威,先祖威名。望太宗陛下護佑!望人族永昌!”
朝堂上的眾文武官員見狀,紛紛下跪,齊聲高喊:“重歸洪荒,再入人族序列,揚我大唐國威,先祖威名。望太宗陛下護佑!望人族永昌!”
這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太廟中,太宗的虛影緩緩浮現,他遙望著大殿內的眾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欣慰和期許。
突然,太宗揮手一揮,一道劍的虛影如閃電般激射而出,直直地朝著大殿飛來。眾人的目光都被這道虛影吸引,隻見它在眾人的注視下,慢慢地融入了唐皇手中的禮劍之中。
原本那把雕琢精細、珠光寶氣的禮劍,在瞬間發生了變化。華麗的裝飾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把寒光閃閃、能夠在戰場上飲血的利劍。
這把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散發出一種威嚴的氣息。眾人皆知,這是太宗陛下對於現任唐皇的認可和庇護,也是對大唐未來的期許。在這一切都完成之後,“李治”瀟灑地甩動著衣擺,然後恭恭敬敬地雙膝跪地。與此同時,朝堂上的眾多文臣武將以及大殿裏的所有人也都整齊劃一地跪下,異口同聲地誦讀著恭謝之詞。
待行完禮後,“李治”站起身來,昂首闊步地率先走出了大殿。他的步伐穩健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蘊含著無上的權威和威嚴。當他走到殿門口時,突然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麵對著眾人,用一種猶如口含天憲般的豪邁語氣高聲宣布道:“大唐,正式入駐洪荒!出發!”
就在“李治”發出這道詔令的同時,地球上的某個地方,確切地說是在葉文箏所認知的印度境內,一個婆羅門正一步一叩首地緩緩前行著。他的身影出現在了兩塊巨大的石柱之間,口中念念有詞,似乎在默念著某種神秘的咒語。
這個婆羅門的神情看上去既癲狂又克製,他的嘴角不斷有口涎流淌而下,而那原本就猙獰的麵容更是被臉上塗抹的油彩襯托得愈發恐怖嚇人。他那漆黑的皮膚鬆弛而幹枯,毫無生氣,無論怎麽看都不像是一個正常的人類。
然而,就在此刻,這個看似羸弱不堪的婆羅門卻突然將雙手高高舉起,直直地指向天空。他那纏繞在幹枯身體上的灰黃色布條,無論如何也無法掩蓋住他那極度瘦弱的身軀,這使得周圍的人們都對他心生畏懼,紛紛遠遠地躲開。
就在那之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四麵八方,一個又一個與那個婆羅門一模一樣的老者如鬼魅般悄然出現,他們仿佛被一種神秘的力量所召喚,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了這個地方。
這些老者們麵無表情,口中念念有詞,開始誦念起一段段古老而又晦澀難懂的梵音。起初,這些梵音還顯得細微而雜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變得宏大而整齊,如同洶湧的波濤一般,席卷著整個空間。
原本被這詭異場景嚇得遠遠逃離的人們,此刻也被這宏大的梵音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緩緩靠近。他們瞪大眼睛,滿臉驚愕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疑惑。
然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還在後麵。當第一個婆羅門含笑撞向石柱,鮮血如金色的噴泉般噴湧而出,浸染了石柱時,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驚惶失措。有的人驚恐地尖叫著,有的人則滿臉不解地默默倒退一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是,當第九個婆羅門也以同樣的方式撞死在石柱上時,這種自殺行為就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像是著了魔一般,紛紛匯聚到這裏,毫不猶豫地一頭撞向石柱。
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柱周圍的屍體越來越多,鮮血也匯聚成了一灘暗紅色的血泊。而那石柱,就像一個饑餓的饕餮,張開血盆大口,將靠近的屍體和鮮血全部吸入其中。
終於,在吞噬了大量的屍體和鮮血後,石柱開始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它原本灰暗的表麵漸漸泛起了一絲微弱的光芒,仿佛在這無盡的血腥中,孕育出了某種未知的力量。在兩根石柱之間,一道光門形成,一道道模糊的虛影從石柱周圍慢慢站起,然後魚貫而入,這裏的變化變得寂靜無聲,很快周邊趕來送死的人數開始慢慢變少,但是隨著虛影的不斷進入,光門卻是變得越來越穩定。
光門內,最先撞死的婆羅門杵在一處有顏色的位置上,其餘進入的虛影一個個變成和尚或坐、或站,或臥、或立……好似大雷音寺的諸羅漢一般,看是渲染他們周邊的位置,讓他們變的有色彩,他們口誦的經文不再有聲音,隻有一個個梵文從他們口中生出,不斷融入周圍的空間,讓周圍如同照片一樣的空間變得有色彩起來,這一切和‘光斑紀年’時代的婆羅門空間一般無二。
但是更多的,進入此地的虛靈紛紛消散開來,化為最精純的能量,消失在這個空間內。
婆羅門對著麵前一個機械造物虔誠的跪下,整個空間唯一的聲音傳出:“上師!時機到了嗎?“
機械造物麵前的抬起頭,機械聲音回道:“西方世界上一場大戰徹底隕落,此番歸來能否成功無人可知,記住!西方乃是極樂世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萬法隨緣,不可強求,謹守佛門即可,至於其他,自有聖人決斷。此地乃是三千世界殘餘,聖人歸來之日,就是佛門大興之時,此乃天數,不可違抗!西遊量劫已成,我等佛報不遠,阿彌陀佛!“
婆羅門低頭,臉上的油彩被汗水浸濕,現在化成一團,更顯得猙獰,他沒有底氣的說道:“三千世界?但是,此地無有任何力量,也不知要生祭多少人才能填滿,附近人口銳減,也不知會不會招來兩位皇者的關注,不知上師可有預案?“
機械造物不答,誦念佛經不止,婆羅門無奈,隻得加入其中……
明皇鼓動全身法力,每一步都如同踩在虛空之上,穩穩地朝著月球走去。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整個宇宙都在為他讓路。
在他身後,是無數身著鎧甲的虎賁和將軍,他們排列整齊,神情肅穆,透露出一種亢奮和緊張。這支龐大的隊伍宛如一條鋼鐵洪流,緊跟在明皇身後,一同向著月球進發。
明皇走在最前方,他的身影高大而威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而在他身後不遠處,是那隻不安分的六耳獼猴。它的目光閃爍,似乎在思考著什麽,但卻始終緊緊跟隨著朱元璋的腳步,一步也不曾落下。
當他們逐漸脫離地球的束縛時,一股強大的力量開始影響著周圍的一切。除了那些有修為的人能夠暫時抵禦這種力量,感受到些許不適外,其他人在距離地麵僅僅幾千米的位置就已經寸步難行。
然而,唐皇並沒有被這股力量所阻擋。他帶領著一群人,奮力追趕著明皇等人。他們的速度極快,如同閃電一般,很快就越過了其他眾人,一步步地靠近著朱元璋。
當唐皇與朱元璋之間的距離不足百步時,他朗聲道:“陛下,微臣來遲了!”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這片虛空中回蕩。
朱元璋並沒有停下腳步,他隻是淡淡地回應道:“唐皇倒是守時!既然如此,那便隨朕一起進入其中吧。隻是,接下來的一切,恐怕都不是我們所能輕易承受的。”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但更多的還是堅定和果敢。
唐皇之所以在距離百步之處停下腳步,並非是他不想追上明皇並與之交談,而是因為當他到達那個位置時,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阻擋著他,使他無法再向前邁出哪怕一步。盡管心中充滿了無奈和不甘,但唐皇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
聽到明皇那略帶奚落的話語,唐皇心中雖然有些不悅,但他深知自己目前的處境,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拔出腰間的寶劍,朝著前方虛空猛地一劈。隨著這一劈,一股強大的劍氣驟然噴湧而出,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夜空。
這道劍氣似乎打破了某種限製,唐皇感覺身上的壓力瞬間減輕了許多,他趁機向前邁出幾步,終於來到了明皇的麵前。他定了定神,看著眼前這位傳說中的明皇陛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畏之情。
唐皇拱手施禮,說道:“明皇陛下,果然如傳聞中一般厲害,小子我已經竭盡全力,卻依然難以再向前行進一步。不知陛下可有什麽高招可以傳授於我?”
朱元璋聽到唐皇的話,這才緩緩轉過身來,他的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一番唐皇。然後,他伸出右手,掐著劍指,在空中輕輕一劃,仿佛劃開了二者之間的空間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這一瞬間,唐皇突然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如潮水般湧來,原本沉重的壓力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心中一喜,連忙快步上前,來到明皇的身邊,再次拱手致謝。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對唐皇的道謝做出任何回應,他隻是麵無表情地轉過身去,繼續朝著月球的方向走去。唐皇見狀,心中明白明皇看似輕鬆,實際上肯定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所以他並不計較這些,而是亦步亦趨地緊緊跟隨著明皇,一同朝著月球邁進。可以看到地球上一群群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如同烏雲一般出現在地球的空中,雖然分散著,但卻沒有絲毫的喧嘩和擾亂。每個人都緊緊咬著牙關,拚盡全力朝著他們能夠承受的位置艱難前行。
當明皇也不得不停下腳步時,他驚愕地發現月球已經變得無比龐大,從地球上望去,就好像有兩個黑點落在了月球上。明皇深吸一口氣,緩緩拔出腰間的禦劍,將其杵在身前,仿佛這樣能夠給他一些支撐和力量。
他凝視著眼前巨大的月球,心中湧起一股無奈和懊悔。他意識到自己對這次出征的估計出現了嚴重的失誤,即便他和唐皇能夠成功登上月球,距離洪荒仍然遙不可及。這恐怕會讓他們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場鬧劇,成為他人的笑柄。
明皇苦笑著搖搖頭,對身後的唐皇說道:“看來還是朕大意了,此番出征算錯了啊!即便你我能夠進入月球,離洪荒依然很遠,恐怕最終隻能是虎頭蛇尾,徒增笑柄而已!哈哈哈……”
然而,唐皇卻並不認同明皇的看法。他將手中的寶劍橫舉在胸前,目光堅定地說道:“人道之根在於爭!明皇您雄才大略,何必如此悲觀呢?”
明皇雙眼眯起,看著唐皇手中的寶劍,伸手就要拿起,卻是最終收回手,說道:“人皇劍?朕手中之劍未嚐不利!“
唐皇聞此,卻是沒有收回寶劍,反而上前一步,將寶劍收回劍鞘,再次橫舉,說道:“人皇劍!人皇手中之劍才是人皇劍,在我手中,隻得禮劍而已。今日奉劍,非是人皇劍,聊表人族合力之征,還望明皇接劍!“
朱元璋這次穩穩握住劍柄,豪邁的回道:“倒是朱某小器了!“
朱元璋將自己手中劍入鞘,從腰間取下也是雙手平舉,將自己佩劍交給唐皇,甚至稍微躬身,以表之前的慚愧之情。唐皇不敢受禮,側開身位,將寶劍抓在手中。
二皇並立,各自拔出寶劍,隻見明皇手中的寶劍從劍柄開始龜裂,之後‘嘣’的一聲,寶劍如同蛇蛻一般縮短不少,但是龜裂露出的劍身變得金黃,其上一麵有三千玄甲隨太宗陛下橫掃天下的圖畫,另外一邊有血修羅殺戮幽淵族的圖畫,在朱元璋的手中發出清脆的劍鳴,震蕩的地球上空的壓力全消,無數人族開始匯聚,朝著兩位皇者靠近而來。
朱元璋揮劍,幾個踏步就出現在月球之上,唐皇緊隨之後,六耳笑嘻嘻消失不見,等再現身的時候,已經出現在玉璧之上,對著月球上的朱元璋傳音到:“小朱,你很不錯!我還要找我的本尊處理些事,日後再見之日,望你能接續人道,成就人皇!“
朱元璋對於所謂人皇倒是很稀罕的,但是從六耳嘴中說出卻是讓他很不爽利,回身對著地球會出三劍,化解人族進入月球的障礙,倒是傳音回道一句:“朕富有四海,區區人皇之位還不是手到擒來,你安心處理自己的事便是!“
六耳朝著悟空走去,悟空則是一動不動,口稱佛號算作見禮完成,邊說道:“你我之事,不急於一時,還是等人族合流之後再作計較,如何!依我看來,還要你我出手才是!“
六耳看著悟空那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哪哪看著都不舒服,切一聲算是答應。
朱元璋帶領著他的軍隊,以驚人的速度穿越宇宙,將地球上所有應該被接引的人類都帶到了這個藍色星球之上。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後,他沒有絲毫停頓,馬不停蹄地率領大軍朝著月球正麵進發。
當他們來到那條宛如焊縫的玉璧前時,朱元璋的心中湧起一股異樣的感覺。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毫不猶豫地翻越了過去。就在他越過玉璧的瞬間,一股強烈的能量波席卷而來,仿佛要穿透他的身體。
朱元璋隻覺得自己的全身都被這股能量所籠罩,就像是被照了x光一樣,他對自己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根血管都變得異常清晰。這種感覺既奇妙又讓人有些恐懼,因為他從未如此透徹地了解過自己的身體。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當他站在玉璧之上時,他似乎進入了一個時間隧道。他眼前的景象如同電影般快速閃過,展示著他撒手大明後的幾百年曆史。這些畫麵如走馬燈般在他眼前流轉,讓他的心情猶如坐過山車一般大起大落。
他看到了大明的興衰榮辱,看到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們的種種作為,有輝煌的成就,也有慘痛的失敗。這一切都讓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甚至連嘴角滲出血跡都渾然不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旁的唐皇目睹了這一幕,心中不禁為朱元璋擔憂起來。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是應該上前攙扶朱元璋,還是就這樣靜靜地待在一旁。猶豫再三,唐皇最終決定轉身裝作與自己的臣子們商量要事,以此來掩飾自己的尷尬和無措。
朱元璋一步踏下,身上的衣袍開始翻飛,眼睛充血,臉色漲紅,好容易才將自己的心情壓製住,緩了許久才裝作若無其事的繼續前進,知道看到雲海中的六耳和悟空,上前行禮道:“朱某見過鬥戰勝佛!“
悟空麵色慈悲的應道:“現在佛不拜過去佛,朱施主多禮了!“
朱元璋麵色緩和,看向洪荒,大喝一聲:“朱元璋在此,朱明後代子孫,健在者立刻折返鳳陽,朕要行家法!半旬不到者,逐出朱家家譜!“
洪荒,環形山內的商賈、官員、士兵、販夫走卒中朱姓人士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開始努力回憶一些舊時,但是可以說是應著寥寥,無它,經曆過一段文明自我否定年代的人族,祖宗的概念被限定在祖孫三代左右,在往上,那就不好說了。
這一切,月亮上的老朱看不真切,但是他看到的曆史還是讓他破防了,因此重歸洪荒的心思顯得急切起來。六耳雖然不知道原本凡事泰然處之的朱元璋發的什麽瘋,但是預感到有事發生,也就顧不得那麽多,將二中的金箍棒取出,朝著洪荒就捅了下去,一道龍影出現,圍繞著月球轉了一圈,如同龍吸水一般將所有人族吸入腹中。
隨後兩位皇者看見龍魂,本能的跪下,龍影卻是頜首,用龍須捆住兩位,將他們輕輕放在龍影額頭之上,化作利箭射向洪荒。
當朱元璋和唐皇腳踏實地的時候,無數人族出現在洪荒大地上,他們坐在的位置距離環形山不遠,軍陣隨即展開,兩位皇者都有人仙修為,一個閃身出現在環形山內。
當他們身穿龍袍出現的時候,一排排大明和大唐的武將緊隨其後的場景讓環形山內的高層不得不出麵,當兩方會麵的時候。
人道顯化出來一瞬,人皇世民的寶劍飛射進入人道,一道金光照射在洪荒某地,帝辛的人影被無限放大,帝辛見道西遊世界和洪荒世界的人族匯聚的時候,拔出黃金劍,杵在地上,發出猶如天道之音的聲音說道:“人族永昌,人道永存!“
人皇政的虛影出現,傳國玉璽從天而降,落在朱元璋的手中,之後如同堅持不住一般,隨著人道消失不見。
環形山高層見到朱元璋手掌中的傳國玉璽,那層被一神教遮蔽的心智還是回籠,原本身上的怨氣開始被引導朝著一處開始消散起來。
早前離開玉璧的後土進入地府後,將地道大印放回輪回之地,恰好此時業力進入地府,如同啟動了機械一般,地府開始運轉起來。原本空空蕩蕩的地府開始出現無數靈魂,爭先恐後的蜂擁擠入酆都城的地府入口,後土看著這些,頭皮發麻!顫聲叫道:“地藏,你還不出來,我管不來的。。。。。“
喜歡月亮即天宮請大家收藏:()月亮即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