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謀取第一桶金
字數:6930 加入書籤
                    做事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幹就實幹,幹就幹成!這是上一世秦逸飛的口頭禪。
    現在的秦逸飛依然如是。他抹了一把溢出眼眶的淚水,揮了揮握緊的拳頭!
    他要在兩個月之內,力爭囤積5000噸小麥,一次賺他三百萬!
    然而,他僅僅把拳頭在空中揮動了一次,就停在半空中。
    收購5000噸小麥,至少需要三百萬的資金。如今他囊中羞澀,錢包空空,他又到哪裏去籌集這三百萬的本金?
    到銀行貸款?笑話!擁有一家大型麵粉加工廠的李長安都不容易貸到款。銀行又怎麽會貸款給他一個剛剛大專畢業還沒有領到工資的年輕老師?
    三百萬貸款,即使按月息一分二厘的低息計算,一個月僅僅償還利息就需要三萬六。
    他一個剛剛大專畢業的學生,月工資不過三百多塊錢。一個月的貸款利息,就頂他十年的工資。他拿什麽償還?
    不能囤積現貨,那就購買期貨。
    如果利用最高二十倍的杠杆,購買5000噸的小麥期貨,僅僅需要十五六萬就夠了。
    可是,就是十五六萬,又讓他去哪裏籌措?
    秦逸飛感到有點兒沮喪。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秦逸飛算是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正確性。
    還有,在九十年代,期貨市場還沒有開放交易平台。
    當然,在那個年代,大多數人們也沒有電腦,更沒有智能手機。若想買賣期貨,隻能委托期貨公司來代理。
    秦逸飛猜測,目前整個莆賢市恐怕都找不到一家期貨交易公司。要想買賣期貨,最起碼也得到省城的邊東省證券交易所。
    期貨市場瞬息萬變,受委托的期貨交易公司,為了和委托人及時溝通、交流,委托人起碼要有一部固定電話,最好擁有一部手提電話。
    可是,一部手提電話哪裏就是那麽容易得到的?
    自1987年11月廣東省開通全國第一個移動通信網,首批700部摩托羅拉手提電話投入使用後,僅僅幾年的時間,這個被中國人稱為“大哥大”的東西就風靡到全國各地。
    就是這樣一個半塊磚頭大小,充滿電後隻能維持30分鍾的通話時間,而且除去通話幾乎沒有其他任何功能的笨重家夥,售價居然高達元。
    當然,這其中包括移動公司收取的6000塊錢的“入網費”,還有1000塊錢的預存話費。
    也許在三十年後,塊錢根本不算什麽,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卻是一個天文數字。
    據說,薑麗華她們實驗小學教師集資蓋住宅樓,一套兩室兩廳89平方米的樓房,才需要兩萬五。
    一部大哥大竟然比一套縣城樓房的價值還高。你想,這大哥大拿在手裏能不沉甸甸的嗎?
    可是,即便價格高得如此離譜,手提電話依然供不應求、有價無市。
    據說在黑市買一部這樣的大哥大,竟然需要五萬塊錢。
    秦逸飛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準鄉村教師,他哪裏買得到平價手提電話?如果他有能力搞到平價大哥大,他就不會為啟動資金發愁了。
    單憑倒賣手提電話這一手,賺他二十萬三十萬的啟動資金都不成問題。
    可惜,他隻能想想而已,如果他想擁有一部這樣大哥大,也隻能花五萬塊錢去黑市去買。
    不過,秦逸飛可不會幹這傻事兒。
    別說他現在囊中羞澀,即便腰纏萬貫,他也不會花五萬的冤枉錢去買這麽一個玩意!
    他知道幾年後,體積更小功能更全的摩托羅拉掌中寶328c,售價也不過一萬左右。
    現在有這五萬塊錢,買成小麥期貨,最低也能賺他個四五十萬。難道幾十萬塊錢不香嗎?
    秦逸飛雖然不知道,信陵縣城最近幾年具體要開發哪個地塊,但是拆舊城建新城,這是今後二十多年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現在花費十萬八萬,就可以在縣城買到十來處破舊大宅院。
    幾年後一旦拆遷,就可以置換成二十多套樓房,轉手就能賺到一千多萬。
    也許是因為失血過多腦部供氧不足,也許是自己剛剛重生和原主結合得還不十分融洽,秦逸飛發現自己的精力竟然很難集中,思維老是發散,常常不知不覺就轉換了頻道。
    秦逸飛強行把思維拉回到正常頻道。
    萬事開頭難,隻要自己順利地賺取到這第一桶金,以後的一切事情,就勢必能夠勢如破竹、一帆風順。
    他可以取得一家知名服裝在莆賢市或者省會全城的代理權,采取終生免費幹洗的方式,占據中高端服裝市場,一年少說也能賺一兩百萬。
    他也可以加盟一家著名的重慶火鍋店,搶先一步在莆賢或信陵占領後來火得一塌糊塗的火鍋市場。
    據他所知,搶先占據稷州市場的“小肥羊”和“肥牛大世界”兩家店鋪,每年都可以賺取二三百萬的巨額利潤。
    他也可以創辦一個小型棉紡廠。他知道今後近二十年,是棉紡織行業的黃金時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和秦逸飛關係莫逆的棉紡企業的老板,曾經親口告訴他,說他家當初那個隻有五千紗錠幾十個工人的小棉紡廠,每天都能給他純賺一萬塊,簡直比拾錢還容易。
    後來,他滾雪球,幾年時間就發展到十萬紗錠上千工人的規模。
    巔峰時期,他每一天的純利潤就有三十幾萬。
    秦逸飛知道這個家夥不是吹牛。因為這個家夥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他的座駕就更換了五次。
    從幾萬塊錢的吉利到二十萬塊錢的馬6、再到四十萬塊錢的a6、六十萬塊錢的x5,一路換到二百多萬塊錢的路虎攬勝。
    這家夥換汽車簡直比別人換衣服還頻繁。
    如果不是掙了大錢,怎能經得起他如此折騰?
    如果為了省心省力,他也可以選擇幾支像雲南白藥、伊利牛奶、網易這樣的績優股,僅憑每年分紅和增配股,也能賺取不菲的錢財。
    當然像剛才所說,在縣城或者莆賢廉價購買一些破落大宅院,坐等政府和開發商拆遷也是一個辦法。
    最不濟,每年十二月底,從莆賢化肥廠購買兩千噸尿素貯存起來,等待來年春耕時出售,輕輕鬆鬆就可以獲得20的溢價。
    賣掉化肥收上來的錢,正好趕上麥收後收購小麥。小麥貯存一個月到四十天,大約可以溢價10。
    賣小麥的錢,又可以在十月份收購玉米。貯存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出售,又能再次賺取到10的利潤。
    這樣,隻需投入200萬的成本,一年就大約可以獲得80萬的毛利。
    最重要的是,這個生意簡單易行,在自己的幫襯下,父母完全可以做得來。
    古時候,人家周瑜在赤壁和曹操鏖戰,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現在,他秦逸飛有一百條發財的好路子,隻是差了一筆啟動資金。
    今天是7月23日,距離暑假後正式上班還有近四十天的時間,到九月底十月初購入小麥期貨,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心動不如行動。
    他要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籌措到三十萬資金。
    計劃是否成功,關鍵就看第一桶金到底能賺取多少。自己在這兩個月裏,能夠掙到多少啟動資金了。
    農諺說:頭伏蘿卜二伏芥,三伏天裏種白菜。
    眼下正是農民種植蘿卜、芥菜、白菜,和培育大蔥秧苗的時候。
    他記得阮氏縣隻有縣種子公司一家出售這些菜種。
    種子公司售賣的種子,不僅價格高、包裝粗糙,關鍵是品種老舊、質量還差。農民經常吐槽這事兒。
    他不知道信陵縣是不是也如此?如果也和阮氏一樣,他就到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購買一批蔬菜種子,從中賺取差價。
    吃飯的時候,秦逸飛驚訝地發現,小飯桌上竟滿滿登登地擺了七八個菜。
    不僅有蒜泥茄子、西葫炒蛋、麻汁豆角、粉皮黃瓜四個家常菜,居然還有一個紅燒蹄髈、一盆燒雞公和一條造型漂亮的鬆鼠桂魚。
    秦太遲嘟嘟囔囔地埋怨老婆,沒有留住沒過門的兒媳婦一家三口,白白浪費錢財買了這麽多的硬菜。
    “叫我說,親家不在咱們自己吃正好!這些肉菜正好給咱兒子補補身體哩。”
    陶春英生氣地把筷子“啪”地往桌子上一摔,沒好氣地懟道。
    “再說,親家走了,難道你老秦不會吃?難道這些肉菜就得喂狗?”
    “你說說,到底怎麽才算不浪費錢財?”
    陶春英又不傻,薑延和兩口子堅決不在自家吃飯,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就是不讚同他們女兒和她陶春英的兒子談戀愛嘛!
    論身高、論模樣、論學曆,自己兒子哪一樣不比他們女兒強?
    他們兩口子憑啥瞧不起自己兒子?
    陶春英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氣,隻是咬牙忍著才沒有爆發出來,不承想被丈夫一句話給點燃了藥撚子。
    其實秦太遲也不是真的心疼那兩個錢,他也是知道薑延和兩口子不在自家吃飯意味著什麽。他心裏不痛快,才發了兩句牢騷。
    沒有想到老婆比他火氣還大,說話竟然那麽難聽。
    秦太遲的火氣也被點燃了,黑臉一耷拉,兩眼一立愣,就像一座馬上就要爆發的火山。
    “爸、媽,我問你倆一個事兒。”
    秦逸飛見狀立即岔開了話題。
    “咱們縣裏,除去種子公司出售各種蔬菜種子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出售蔬菜種子的店鋪?”
    陶春英和秦太遲不知道兒子問這事兒幹嘛,倆人稍微愣了一會兒,就分別搖了搖頭。
    “那,你們知道白菜種子、蘿卜種子、黃瓜種子和大蔥種子的價格嗎?”
    “白菜種子,品種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
    “我記得有的三十塊錢一斤,有的三十五塊錢一斤。”
    “去年,我兩個品種一樣要了二兩,總共花了十三塊錢。”
    秦太遲回憶著說。
    “周二家去年買蔥種沒有錢,是找咱家借的。”
    “我記得她說,章丘大蔥種子一斤七十塊錢。隆堯大蔥種子一斤五十塊錢。”
    “誒,沒錯,她找我借了一百二十塊錢,她說兩個品種一樣買一斤哩。”
    陶春英也想起了去年的事兒。
    秦逸飛聽了老爸老媽的話,飯也不吃了,起身跑回自己居住的西套間。
    “兒子,你不好好吃飯,在瞎忙活個啥?”身後傳來陶春英不滿的吆喝聲。
    秦逸飛也不理會媽媽,他著急上火地從抽屜裏翻找出一張二十四開的粉紅色硬紙片。
    紙片正麵是用鋼筆書寫著全州高等專科學校中文係一班第三寢室八名同學的家庭地址和通訊聯絡方式。
    背麵卻印著省農科院“農業科技商貿服務公司”旗下種子門市部各種蔬菜種子的價格。
    和秦逸飛同一寢室的八名同學人手一份。
    硬紙片是和他上下鋪的方小白提供的,他媽媽是省農科院一個實體公司的總經理。說是印刷壞了的價格表,算是廢物利用。
    至於上麵那些漂亮的鋼筆字,自然都是由秦逸飛這個寫字最漂亮的同學所寫了。
    秦逸飛看了這個價格表上的價格,他就“嘿嘿”地笑了。
    喜歡秦逸飛官場之路請大家收藏:()秦逸飛官場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