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市委書記要參加奠基儀式

字數:4920   加入書籤

A+A-


    “登誠,登誠!”
    於登偉連續喊了兩聲,於登誠才宛如從夢中驚醒。
    “登偉哥!”
    於登誠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
    “登誠,來,我給你介紹一下。
    這位女士是省農科院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總經理白晨曦,白總經理。”
    秦逸飛聽著於登偉的介紹有點兒不順耳。
    媽蛋,於登誠發明了一種能夠運用廣泛領域,輕質、高韌、耐腐蝕的新型材料,竟然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或者一家工礦企業出資相助。
    最後一個有投資意向的,竟是省農科院農業科技開發公司,一個農口創辦的企業。
    “這位先生是信陵縣鄉鎮企業局局長秦逸飛,秦先生。”
    秦逸飛正在神遊天外,於登偉已經介紹完白晨曦和關之琳,正在向於登誠介紹他本人。
    “您好,於老師。”
    秦逸飛熱情地伸出雙手,由於他比於登誠高了約莫半頭,在握手之時,腰身自然而然就彎曲了少許。
    於登誠活了接近四十歲,第一次有人如此尊敬自己。
    他心潮澎湃,眼睛濕潤,連忙把自己左手也搭在秦逸飛的雙手之上,緊緊攥住,許久都不肯撒開。
    “於老師,您還沒有吃飯吧?
    若不嫌棄,咱們一塊兒吃點?”
    秦逸飛見於登誠左手食指和中指被煙熏得焦黃,雙眼眼白上布滿了蜘蛛網一樣的血絲,就知道他煙癮很大、經常熬夜。
    看來,為了這項發明,他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我不餓。
    你先看看我製作碳纖維的方法。”
    於登誠說著,就小心翼翼地摘下掛在他脖頸上的帆布包,拉開拉鏈,從裏麵取出一摞厚厚的稿紙,遞給了秦逸飛。
    於登誠知道自己寫在稿紙上那些東西非常專業,他就在一旁給秦逸飛做著詮釋。
    “製造碳纖維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腈纖維。
    英文名字讀作poyacryicfibre,pan。商品名稱一般稱之為腈綸、奧綸,也有人叫它開司米綸,其化學式為 [ch2=ch]n,”
    “早在七十年代,我國就已經能夠自主生產聚丙烯腈纖維,並且廣泛運用在紡織、服裝領域。
    製作碳纖維的原材料很容易就可以買到。
    我們沒有必要再上一個從石油中提取聚丙烯腈的工廠。”
    說到這裏,於登誠滿是皺褶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當然,這樣的化工廠我們也上不起……”
    秦逸飛的專業知識當然遠遠不及於登誠。
    但是他卻比於登誠多了三十年的後世記憶。
    若論見識之廣,眼界之開闊,不要說於登誠,就是執掌十幾億資金的白總、廳局級幹部於登偉,都遠遠不及秦逸飛。
    後世的“秦局”喜愛釣魚,當然對釣魚竿也頗有研究。
    正因為這一原因,他才能清楚地記得,國內第一個碳纖維釣魚竿,是在三年之後的1997年,由山東省威海市一個工廠生產的。
    而且他還知道,即使三年之後,碳纖維也沒有實現國產化。那個釣魚竿生產工廠使用的碳纖維,是從扶桑東麗公司進口的。
    扶桑國東麗公司出售碳纖維,不僅報價高得離譜,還經常無正當理由就延期交貨。
    甚至有幾個階段,還拒絕出售碳纖維給華國。
    國人在進口碳纖維這事兒上,受了不止一肚皮的氣。
    正是因為扶桑等國的刁難,逼迫華國發奮圖強,又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實現了碳纖維國產化。
    秦逸飛不敢確定,是因為自己重生引起的蝴蝶效應,改變了這個世界;還是於登誠本來早在六七年之前就發明了碳纖維生產方法,隻是因為無人識貨而被埋沒。
    秦逸飛知道,壟斷行業是世界上最暴利的行業。
    比壟斷行業更暴利的是高科技。世人皆無,唯我獨有。離了我這棵歪脖子樹,你還真吊不死。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核磁共振機,在華國的售價為3000萬元台。國產核磁共振機量產之後,他們把售價立刻降到290萬元台。
    “於老師,您設計的這個年產20噸碳纖維的工廠,僅購買和安裝機器設備,需要多少資金?”
    “按去年我做方案計劃時的物價,大約需要不到三千萬,具體應該是二千八百六十幾萬。
    考慮物價上漲因素,今年應該在二千九百五十幾萬左右。三千萬應該夠了。”
    “於老師,能不能讓白總和關鄉長幾人,親眼看見一回,你在實驗室生產碳纖維的過程?”
    於登誠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
    秦逸飛這一要求,確實就像廁所裏跳高——有點兒過分。
    如果讓內行看他做一遍實驗,內行回去比著葫蘆畫瓢,很快就能按照他的方法,成功生產出碳纖維。
    自己耗盡三年心血研究出的成果,就會眼睜睜被人在三分鍾之內盜走。
    可是,若讓他拒絕這個十分難得的投資人,放棄把自己心血轉化成現實、服務社會的機會,他又心有不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逸飛眼光何等老辣,他一眼就看穿了於登誠的顧慮之處。
    “於老師,您不用顧慮白總和關鄉長偷學您的工藝。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她們都是十足的外行,您就是手把手教她們,她們也學不會。
    她們一個給您提供三千萬投資,一個給您提供建廠地皮,如果不讓她們親眼看看您的成果,她們心裏也沒有底兒,她們也下不了投資的決心啊!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其實,不僅白晨曦、關之琳不放心,就是秦逸飛本人不親眼看到碳纖維成品,他也不放心。
    “好吧,你們這就隨我去學校實驗室吧。”
    於登誠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秦逸飛。
    十幾天之後。
    1995年3月18日,星期六。
    農曆乙亥年二月十八。
    三月的信陵,草長鶯飛,惠風和暢。
    風水先生說,今天宜修造、破土;忌合婚、訂婚。
    劉濟霖迷信黃道吉日,曾經在信陵鄉鎮長圈裏有“大仙”之稱。
    開鄉黨代會、人代會,為了討個“六六大順”的彩頭,他都選擇帶“六”的日期。
    秦店子鄉工業園兩個大型企業破土動工的奠基儀式,劉濟霖當然要選擇一個好日子。
    風水先生就挑了這個雙“十八”,又適宜破土動工的好日子。
    開始,劉濟霖隻邀請了縣委書記蔣誌鬆和縣長慕容生參加奠基儀式。
    後來,薑懷遠得知信陵縣在年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先後引進兩個莆賢之最。一個規模最大的服裝加工廠,年產值可達三億,利稅超過2000萬元。
    另外一個則是國內第一個碳纖維生產工廠。
    雖然年產碳纖維僅僅20多噸,貢獻gdp才接近一個億。
    但是,這個生產碳纖維的工廠,不僅打破了邊東省紀錄,而且打破了全國紀錄。
    省委書記林正義曾經給薑懷遠打來電話,說他如果不是到中央參加重要會議,他也要來參加這兩個工廠的開工奠基儀式。
    省委書記都如此重視這兩個工廠的動工,薑懷遠當然更加重視。
    代市長項文林跟隨省政府組織的考察團,到外地考察國企改革去了。薑懷遠便通知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鍾延睦,和他一塊兒去信陵縣秦店子鄉工業園,參加碳纖維生產工廠的動工奠基儀式。
    喜歡秦逸飛官場之路請大家收藏:()秦逸飛官場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