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永恒的祝福
字數:2411 加入書籤
臘梅的香氣穿透窗紙,在暖閣裏彌漫開來。林小溪坐在紫檀木桌前,鋪開最後一張羊皮信紙,筆尖在墨水瓶裏輕輕一蘸,留下一圈溫潤的漣漪。窗外,王大牛正帶著孩子們在院子裏堆雪人,小兒子的笑聲混著鐵鍬鏟雪的聲音,如同冬日裏的暖陽。
她低頭看著信紙上方的"永恒的祝福"幾個字,墨跡尚未幹透,在燭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二十年前,她從未想過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與萬千讀者對話——不是在灶台前揮汗如雨,也不是在宴席上驚豔四座,而是以一位過來人身份,分享那些藏在美食背後的人生感悟。
"娘,該喝藥了。"女兒端著青瓷碗走進來,碗裏的紅棗蓮子羹還冒著熱氣。十五歲的少女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間卻仍有幾分兒時的俏皮,"父親說,您要是再熬夜,明日就不讓您去看學徒們的結業典禮了。"
林小溪笑著接過碗,忽然想起女兒剛出生時,自己還在為憶仙居的分店選址發愁。那時她總擔心事業與家庭無法平衡,如今卻發現,當你把真心交給生活,時光自會給出最圓滿的答案。"傻孩子,"她摸摸女兒的頭,"你父親這輩子就會嚇唬人,當年我在皇宮禦膳房熬夜,他不也偷偷給我送夜宵?"
女兒紅著臉跑出去,廊下傳來她與王大牛的嘀咕聲。林小溪搖搖頭,目光落在案頭的《食經》修訂本上。這本書已經傳至第三版,新增了三十國的特色食譜,每一頁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她翻開扉頁,看見父親林大山用木工尺畫的直線,母親李翠花用口紅點的批注,還有弟弟林小寶從東瀛寄來的櫻花標本。
燭光忽然搖曳,門簾一掀,王大牛帶著一身寒氣走進來,懷裏還抱著一個食盒。"知道你餓了。"他打開食盒,裏麵是兩塊金黃的蔥花餅,"小寶剛從西域回來,帶了新的孜然粉,我讓廚房試著撒在餅裏,味道竟出奇地好。"
咬下第一口,酥脆的餅皮簌簌作響,孜然的香氣混合著蔥花的清甜,在口中層層綻放。林小溪閉上眼睛,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個雪夜——她躲在山神廟裏,用凍得發紫的手揉麵,而王大牛冒著風雪送來野果,褲腳還沾著半塊凍硬的蔥花餅。
"好吃嗎?"王大牛的聲音裏帶著期待,像極了當年那個緊張兮兮的少年。
"好吃。"林小溪睜開眼,看見丈夫鬢角的白發在燭光下閃爍,忽然想起係統消失時的提示音。那時她以為失去了金手指,卻不知真正的財富早已握在手中——是家人的笑容,是學徒們的成長,是用美食連接起的萬千溫暖。
子夜時分,林小溪終於寫完了信。她站起身,活動著酸痛的肩膀,目光掃過牆上掛著的各種廚具:父親做的柏木案板,母親用的粗陶醬缸,王大牛送的銀質漏勺,還有孩子們雕花用的木梳。這些物件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歲月的見證,是愛與夢想的載體。
她輕輕吹滅蠟燭,推開房門。漫天星鬥下,文化中心的琉璃瓦泛著微光,像撒了一把碎鑽。遠處的廚房裏,隱約透出幾點燈火——那是值夜的學徒在練習雕花,正如她當年在油燈下鑽研食譜一樣。
"在看什麽?"王大牛披上外衣,走到她身邊。
"在看未來。"林小溪輕聲說,"你看那些燈火,每一盞下麵都有一個懷揣夢想的人。他們或許會成為下一個名震天下的廚師,或許隻是開一家小館子,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在用心生活,用美食傳遞溫暖。"
王大牛攬住她的肩膀,兩人默默望著星空。忽然,一陣輕雪飄落,落在他們的發間,也落在遠處的灶台上。林小溪想起信中的最後一段:"願你在灶台前揮汗如雨時,能看見夢想的光;願你在品嚐美食時,能想起某個溫暖的人;願你在平凡的日子裏,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雪越下越大,卻絲毫不減屋內的溫暖。林小溪知道,當這封信隨著晨霧寄出,她的故事便真正畫上了句號。但有些東西永遠不會結束——比如父親的木工尺還在教導學徒,母親的醬菜壇子還在孕育美味,王大牛的獵弓還在守護著家園,而她的孩子們,正帶著新的夢想,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進屋吧,下雪了。"王大牛輕聲說。
林小溪點點頭,轉身時看見院角的臘梅開得正盛。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農家灶台蒸包子的情景,那時的她頂著"醜女"的名號,卻在蒸汽中看見了希望。如今,她終於明白,所謂永恒的祝福,從來不是空洞的期許,而是用雙手創造的實實在在的溫暖,是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傳的熱愛與勇氣。
她摸了摸腰間的白玉扳指,饕餮紋在雪中泛著溫潤的光。在這個雪落無聲的夜晚,她終於懂得:人生最珍貴的,不是站在巔峰時的風光,而是曆經風雨後,依然能握住愛人的手,依然能聽見灶台前的歡聲笑語,依然能相信,明天的朝陽會照亮新的夢想。
而這份信念,這份溫暖,這份對生活的熱愛,便是她能送給世界的,最永恒的祝福。
喜歡重生之團寵小廚娘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團寵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