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家庭的團聚
字數:2449 加入書籤
早春的風帶著青草香,林小溪站在別墅門口,看著遠處駛來的轎車。車窗搖下,母親探出頭來,鬢角的白發在陽光下閃爍:"小溪,可算到了!"車門打開,父親提著行李箱,身後跟著蹦跳的林小寶,少年的t恤上印著"憶仙居小食客"的卡通圖案——那是姐姐送他的生日禮物。
"爸媽,路上累了吧?"林小溪接過行李,目光落在母親手裏的布包上,裏麵露出一角藍花布,那是老家的灶台布。王大牛係著圍裙從廚房出來,手裏端著剛蒸好的桂花糕:"爸、媽,先嚐嚐小溪做的點心,還是當年的味道。"
客廳裏,雙胞胎女兒聞聲跑來,銀鈴般的笑聲打破寧靜。九歲的念溪紮著雙馬尾,拽著外婆的袖子:"奶奶快看,這是我畫的灶台!"她舉起平板電腦,屏幕上是色彩鮮豔的電子畫,灶台上擺著鬆針烤鹿肉和野莓醬。母親摸著屏幕感慨:"咱們小溪當年在村裏,哪有這麽好的條件..."
"媽,現在不一樣了,"林小溪給父親斟上野菊花茶,"小寶不是吵著要學編程嗎?明天帶他去憶仙居的研發中心,讓他看看智能灶台怎麽工作。"十三歲的林小寶眼睛一亮,嘴裏的桂花糕差點掉出來:"真的嗎?表姐說那裏的機械臂能同時炒十道菜!"
王大牛在一旁笑著搖頭,伸手替女兒整理歪掉的發帶。自從孩子們出生後,他便減少了外出狩獵,轉而在憶仙居的生態農場負責食材品控。此刻他卷起的袖口露出當年林小溪繡的平安結手鏈,褪色的紅繩裏纏著一根鬆針——那是他們定情時的信物。
午餐時,餐桌上擺著林小溪特意準備的家常菜:鬆針烤鹿肉、野菌燉雞湯、蜂蜜蒸野菜。念溪和弟弟念牛捧著小碗,認真聽外公講村裏的故事:"你們媽媽小時候啊,為了采野莓摔進泥坑,渾身都是刺..."林小溪笑著打斷:"爸,孩子們還小,別講我出糗的事。"
"我覺得媽媽很厲害呀!"念牛舉著勺子,"上次我在博物館看到媽媽的第一口鐵鍋,老師說那是"夢想的起點"。"王大牛聞言,伸手揉了揉兒子的頭,目光與林小溪交匯,眼底是歲月沉澱的溫柔。
午後,林小溪帶著母親參觀廚房。智能灶台安靜地運轉著,母親卻執意要使用傳統蒸籠:"機器再好,也蒸不出柴火的香氣。"看著母親熟練地鋪籠布、擺包子,林小溪忽然想起穿越初期,正是母親寄來的家書支撐著她。"媽,等小寶放假,讓他跟您學做包子吧,"她輕聲說,"有些味道,機器學不會。"
傍晚,王大牛帶著孩子們在後院種樹。念溪抱著小樹苗,念牛提著水桶,夕陽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這是山胡椒樹,"王大牛講解著,"葉子能去腥,果實可以入藥,就像人一樣,渾身都是寶。"念溪似懂非懂地點頭,忽然指著遠處的星空:"爸爸,陳爺爺會在星星上看我們嗎?"
王大牛愣了一下,抬頭望著漸暗的天空。陳老伯的墓就在老家的山林裏,每年清明,他們都會帶著孩子們去掃墓,在墓碑前擺上親手做的糕點。"會的,"他輕聲說,"陳爺爺一定很高興看到你們這麽乖。"
晚餐後,林小溪在書房整理菜譜,忽然聽見樓下傳來笑聲。她從窗口望去,隻見父親正教王大牛編竹筐,母親和孩子們圍在灶台前包湯圓,小寶捧著手機直播,屏幕上跳動著"憶仙居董事長父母首秀"的字樣。直播間的彈幕飛速滾動:"阿姨的手法好熟練!叔叔編的竹筐能賣嗎?"
手機忽然震動,蘇小小的消息彈出:"家庭直播爆火了!我們的傳統點心線銷量漲了300!"林小溪笑著回複:"多虧你當年教我用社交媒體。"屏幕那頭很快發來一個擁抱的表情:"謝什麽,沒有你,哪有今天的我。"
夜深了,孩子們抱著陳老伯留下的《山林食材譜》入睡,書頁間夾著的野菊花標本輕輕顫動。林小溪坐在床頭,看著丈夫給女兒蓋好被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在溪邊浣衣的自己,怎麽也想不到會擁有這樣的幸福。
"累了就歇會兒,"王大牛低聲說,替她披上外套,"孩子們說,等他們長大了,要開一家"憶仙居兒童餐廳"。"林小溪笑了,窗外的月光灑在菜譜上,那些泛黃的筆記裏,藏著陳老伯的智慧,也藏著他們一家的未來。
這一晚,林小溪做了個溫暖的夢。她夢見青牛村的灶台前,母親在揉麵,父親在劈柴,王大牛帶著孩子們追蝴蝶,遠處的山林裏,陳老伯的獵笛聲與孩子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當她伸手觸碰這一切時,忽然明白——所謂圓滿,不是獨自站在巔峰,而是愛的人都在身邊,灶台的火永遠溫熱,歲月的甜永遠有處可尋。
次日清晨,念溪和念牛捧著自己做的早餐敲開父母的房門。盤子裏是歪歪扭扭的煎蛋和鬆針餅幹,念牛仰著臉:"媽媽,我們學會用傳統灶台了!"林小溪咬下一口餅幹,鬆針的清香混著孩子的心意,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讓人心醉。
陽光透過紗窗,在餐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林小溪看著身邊的家人,忽然想起陳老伯說過的話:"灶台有火,人心就暖。"此刻,她終於真正懂得——她守護的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夢想,而是無數人共同編織的溫暖人間。
喜歡重生之團寵小廚娘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團寵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