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川中暗湧,賈詡離間之策

字數:2273   加入書籤

A+A-


    漢中北隅,白水觀外的香火台已被冷雨淋濕,青牛壇舊道士卻仍在高處布施講道。他口口聲聲稱“天命已變,天師張魯背義忘道”,又揚言得漢王曹操秘詔,要“立正統天道,清洗異端偽道”。
    短短五日,漢中十數處村落已傳遍這等“青牛正道複興”的言論,而教中弟子分流、香客驚惶、民間信眾群聚議論,已如野火蔓延。
    這一切的源頭,來自賈詡之計。
    荊州之內,曹操親手批閱賈詡所送諜報:“白水觀外,香火日減三成,青牛壇擁眾八千。法正調兵鎮壓,反令張魯聲望受損。”
    “好。”曹操點頭,“諸葛亮雖妙策連環,卻也料不得你這條毒蛇鑽入心腹。”
    賈詡淡淡道:“張魯信眾深厚,卻患於根基不穩。他之治民,全仰信仰;他之信仰,卻未立教律。隻要擾亂教序,兵不血刃便可自亂。”
    曹操眉宇微挑:“張魯若倒,諸葛亮會不會趁機入蜀?”
    荀彧答:“未必。蜀中劉璋之地難進易守,若諸葛亮貿然出兵,恐腹背受敵。”
    賈詡再添一計:“可調諜者至益州,散布‘呂布圖蜀’之言,使劉璋驚疑;又促川中士族與廟堂不合,令其自行生變。”
    “妙哉!”曹操起身大笑,“漢中之地,蜀中門戶。既然他呂布貪圖荊襄之利,便叫他腹背焦灼。”
    與此同時,張魯主殿。
    法正怒斥:“又有青牛壇之徒在南山講道,聚眾上千,已逼近郡府!”
    張魯手撫額頭,疲態盡顯:“再鎮,便引內戰;若不鎮,則信眾散盡。賈詡好毒計!”
    “主公,此計不可解。”法正低聲,“惟有一途可走。”
    “與呂布結盟?”
    “然也。”法正鄭重點頭,“呂布雖是兵家梟雄,然荊州之地穩固,諸葛亮亦非賈詡所能輕欺。我軍若能借呂布之勢清亂,再謀益州,尚有一線轉機。”
    張魯沉吟片刻,道:“遣使前往荊州,許以三郡換其援兵。”
    當夜,信使急馳出陽平關,直奔襄陽。
    而在荊州襄陽,諸葛亮手持竹簡,目光如炬。呂布立於窗前,身披鶴氅,眼望星河低語:“曹操之謀,日益縝密。”
    “張魯若亡,蜀川門戶洞開。”諸葛亮輕搖羽扇,“為今之計,唯有速援。”
    “可派何將?”
    “黃權、徐盛。”
    “可也。”呂布頓首,“即刻起兵,渡漢水而西援。”
    數日後,黃權軍隊奔襲入蜀,沿舊道夜行,焚毀青牛壇藏經閣,奪下三處講台,斬亂黨三百,朝野震動。
    而賈詡並不驚惶,隻傳令再散言於川中:“呂布與張魯聯宗欲並吞益州!”
    益州成都,劉璋驚聞,夜不能寐,喚文官費觀、武將楊懷等議事。
    “此言是真是假?”
    費觀顫聲道:“蜀中道遠,不明虛實。但諸葛亮之才,恐圖我益州非虛。”
    劉璋急道:“調兵入廣漢,拒呂布於境外。”
    而這正中賈詡下懷。東拒呂布,西疑張魯,蜀中已如抱病之身,雖未出血,已然氣竭。
    張魯信使歸報呂布:“漢中已亂,青牛諸壇焚毀,川中民心惶惶,張主願以三郡為謝,乞大軍速入。”
    諸葛亮掩卷一笑:“賈詡之計,已到盡處。”
    呂布拍案而起:“那便起兵西伐,趁川蜀動蕩,一鼓定鼎!”
    翌日,西風動旌旗,瀾台大軍破霧而行,入劍閣,連拔六營。
    川中天命,將由刀鋒與火種,再次改寫。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