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風雲突變,朝堂博弈白熱化

字數:2781   加入書籤

A+A-


    楚塵一邊密切關注著楚風與天元國勾結的動向,一邊加快收集那些與楚風勾結大臣的罪證。同時,李軒那邊的分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已有幾位大臣表示願意配合楚塵,揭露楚風的惡行。
    隨著密探不斷傳來消息,楚塵得知楚風派去與天元國聯絡的人已經抵達天元國邊境,正設法與天元國高層取得聯係。楚塵深知此事刻不容緩,一旦楚風與天元國勾結成功,楚國將麵臨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麵。
    “必須盡快阻止他們。” 楚塵在書房中來回踱步,思索應對之策。他叫來負責情報工作的親信,低聲吩咐道:“立刻加派人手,在邊境密切監視楚風之人的一舉一動。一旦他們與天元國接頭,想辦法截取他們的通信,弄清楚他們的具體計劃。記住,行動要隱秘,絕不能打草驚蛇。”
    親信領命而去,楚塵又將目光投向桌上那疊關於與楚風勾結大臣的罪證資料。這些資料雖已有不少,但還不足以在朝堂上給那些大臣致命一擊。他叫來陳宇,說道:“陳先生,我們需要更確鑿的證據,最好能找到他們與楚風直接往來的書信或其他鐵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朝堂上無法狡辯。”
    陳宇點頭道:“王爺放心,我已安排了可靠之人,深入這些大臣的府邸附近,尋找機會。隻是這些大臣行事謹慎,想要獲取關鍵證據,還需一些時間。”
    楚塵眉頭緊皺:“時間緊迫,我們等不起。你告訴他們,務必加快行動,但也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能暴露。”
    與此同時,李軒前來匯報分化工作的進展。“王爺,已有三位大臣明確表示願意站在我們這邊,其中禮部的張大人,手中似乎掌握著楚風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對我們揭露楚風罪行有很大幫助。”
    楚塵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哦?這是個重要線索。你即刻安排我與張大人秘密會麵,我要親自聽聽他掌握的情況。”
    李軒領命而去,很快便安排好了會麵事宜。當晚,楚塵身著便服,在李軒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宅院。張大人早已在此等候,見到楚塵,急忙躬身行禮:“王爺,深夜勞您前來,實在罪過。”
    楚塵擺了擺手:“張大人客氣了。如今楚國局勢危急,本王也是心急如焚。聽聞張大人掌握著一些關於楚風的重要秘密,還望您能告知本王。”
    張大人猶豫了一下,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給楚塵:“王爺,這是楚風寫給我的信,信中指示我在朝堂上反對您推薦的官員,破壞改革。他承諾事成之後,會給我諸多好處。我一直留著這封信,就是擔心日後楚風翻臉不認人。”
    楚塵接過書信,仔細查看,眼中怒火漸盛:“楚風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結黨營私,妄圖破壞楚國的發展。張大人,您此舉對楚國至關重要,本王代表楚國感謝您。”
    張大人連忙說道:“王爺言重了。我雖一時糊塗,與楚風勾結,但心中還是心係楚國的。如今看到王爺一心為楚國,我也深感愧疚,願將功贖罪。”
    楚塵拍了拍張大人的肩膀:“張大人能迷途知返,為時未晚。接下來,還需張大人繼續配合,我們一起揭露楚風的罪行。”
    告別張大人後,楚塵心中底氣更足了。有了這封信,再加上之前收集的罪證,楚風及其黨羽在朝堂上便難以逃脫罪責。
    然而,就在楚塵積極籌備揭露楚風罪行之時,楚國邊境突然傳來消息,天元國在邊境集結了一批軍隊,做出一副即將進犯的姿態。楚塵心中一緊,知道這很可能是楚風與天元國勾結的初步動作。
    “楚風這是想通過製造邊境危機,分散我的注意力,好讓他在朝中的陰謀得逞。” 楚塵立刻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
    “王爺,天元國此次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加強邊境防禦,以防他們突然進攻。” 一位將領說道。
    楚塵點頭道:“邊境防禦自然不能鬆懈。但我們也要弄清楚,天元國到底是真的要進攻,還是隻是虛張聲勢,配合楚風的陰謀。”
    這時,密探傳來消息,楚風派去與天元國聯絡的人已經與天元國官員接上了頭,雙方似乎達成了某種協議,但具體內容尚未查明。
    楚塵思索片刻後說道:“我們一方麵加強邊境防禦,擺出嚴陣以待的架勢,讓天元國不敢輕易進犯;另一方麵,繼續深入調查楚風與天元國勾結的詳情。同時,加快準備朝堂彈劾事宜,不能讓楚風的陰謀得逞。”
    在楚國朝堂上,隨著邊境局勢的緊張,大臣們人心惶惶。一些與楚風勾結的大臣開始坐立不安,他們擔心楚風的計劃一旦失敗,自己也將受到牽連。
    “大人,如今邊境局勢緊張,楚塵必定無暇顧及朝堂。我們是不是應該早做打算?” 一位大臣的幕僚憂心忡忡地說道。
    大臣皺著眉頭:“再看看情況。楚風那小子做事向來不周全,這次勾結天元國,也不知能不能成功。若他真的把事情搞砸了,我們可就麻煩了。”
    而楚風得知邊境局勢已起,心中暗自得意:“楚塵,這次看你如何應對。邊境的壓力足夠讓你焦頭爛額,我在朝中再稍加運作,定能讓你身敗名裂。”
    楚風立刻召集了自己的黨羽,商議在朝堂上進一步打壓楚塵的計劃。“諸位,如今楚塵被邊境之事纏住,正是我們動手的好時機。我們在朝堂上彈劾楚塵,說他應對邊境危機不力,要求父王撤掉他在改革中的一切職務。”
    黨羽們紛紛附和,但也有人提出擔憂:“殿下,楚塵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我們貿然彈劾,會不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