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明爭暗鬥的高潮與轉機
字數:3198 加入書籤
楚風點頭道:“好,就按你說的辦。你立刻安排人,在朝堂上繼續造勢,同時派人去偷取或銷毀楚塵手中的證據。”
趙德領命而去,迅速召集了楚風的心腹死士,布置任務。“你們幾個,務必潛入楚塵的王府,找到並銷毀他手中關於殿下勾結天元國的證據。此事關係重大,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若出了差錯,你們知道後果!”
死士們皆是一臉冷酷,齊聲應道:“是!” 隨後,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朝著楚塵的王府潛行而去。
與此同時,朝堂上楚風的黨羽們開始了新一輪的造勢。他們在早朝時紛紛上奏,言辭激烈地指責楚塵在邊境危機處理上的所謂 “不力”。
“陛下,楚塵雖聲稱已做好邊境防禦,但至今仍未解除邊境危機。天元國大軍壓境,楚國百姓人心惶惶,這難道不是他的失職嗎?” 一位大臣言辭懇切,仿佛真的憂心楚國局勢。
楚王麵色凝重,他將目光投向楚塵:“楚塵,你對此作何解釋?”
楚塵不慌不忙地出列,躬身奏道:“陛下,邊境局勢複雜,天元國此次來勢洶洶,絕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但請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邊境防禦固若金湯。天元國若敢來犯,必將讓他們有來無回。至於朝堂上這些無端指責,臣以為,有人企圖借此混淆視聽,轉移陛下對真正問題的關注。”
楚塵的目光有意無意地掃向楚風及其黨羽,心中暗自冷笑。他深知,這是楚風的垂死掙紮,隻要他手中的證據一亮出,楚風的陰謀便會徹底敗露。
然而,此刻他還不想過早暴露證據,他要等到一個最合適的時機,給楚風致命一擊。
在王府中,楚塵也並非毫無防備。他料到楚風可能會派人來偷取或銷毀證據,早已安排了高手暗中守護。
深夜,王府一片寂靜。那幾個死士如幽靈般翻過院牆,小心翼翼地朝著楚塵存放證據的書房摸去。他們身形敏捷,在黑暗中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就在他們快要接近書房時,突然,四周亮起了火把,一群王府護衛將他們團團圍住。
“你們是什麽人?竟敢擅闖王府!” 護衛統領手持長刀,怒目而視。
死士們互相對視一眼,沒有絲毫懼色,瞬間抽出武器,朝著護衛們撲去。一場激烈的搏鬥在王府中展開。
這些死士皆是楚風精心訓練的高手,武藝高強,出手狠辣。但王府護衛們也毫不遜色,他們訓練有素,配合默契,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與死士們打得難解難分。
其中一名死士瞅準機會,突破了護衛的防線,朝著書房衝去。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銷毀證據。
就在他快要衝進書房時,一道黑影從屋頂飛下,如雄鷹撲兔一般,一腳將他踹飛。此人正是楚塵安排的神秘高手,他一直隱匿在暗處,等待著這些不速之客。
“就憑你們,也想拿到證據?” 神秘高手冷冷地說道。
死士們見勢不妙,知道任務已經失敗,紛紛抽身而退。他們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明白,繼續糾纏下去,隻有死路一條。
“想走?沒那麽容易!” 護衛統領大喝一聲,帶領護衛們追了上去。但死士們輕功了得,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楚塵得知此事後,心中更加堅定了盡快揭露楚風罪行的決心。“楚風,你這是自尋死路。既然你如此迫不及待,那本王便不再留情。”
第二天,楚塵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再次上朝,手中拿著那封楚風與天元國勾結的信件,神情嚴肅。
“陛下,經過臣的多方調查,如今已查明邊境局勢突變的真正原因。” 楚塵大聲說道,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楚王微微皺眉:“哦?究竟是何原因,你且說來。”
楚塵將信件高高舉起:“陛下,這封信便是鐵證。大皇子楚風,為了謀取太子之位,竟暗中與天元國勾結。他承諾給天元國諸多好處,讓他們在邊境製造危機,分散臣的注意力,以便他在朝中謀劃陰謀。此等行徑,實乃楚國之罪人,懇請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滿臉震驚。
楚風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沒想到楚塵竟然真的掌握了如此確鑿的證據。“楚塵,你…… 你這是汙蔑!這信必定是你偽造的!” 楚風驚慌失措地辯解道。
楚塵冷笑一聲:“大皇子,你還想狡辯?這信上有你的印鑒,還有天元國聯絡人的簽名,你如何抵賴?”
楚王聽聞,臉色陰沉得可怕。他怒視著楚風:“楚風,可有此事?”
楚風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父王,兒臣…… 兒臣是被楚塵陷害的啊!”
此時,幾位之前被楚塵爭取過來的中立大臣站了出來。
“陛下,臣等也聽聞了一些風聲,近日來楚風的舉動確實可疑。如今楚塵王爺拿出如此鐵證,還望陛下明察。”
又有幾位與楚風勾結但此刻為求自保的大臣也紛紛站出,將楚風之前的一些陰謀勾當一一說出。
楚風見大勢已去,癱倒在地,麵如死灰。
楚王氣得渾身發抖:“楚風,你身為皇子,不思為楚國效力,竟做出此等勾結外敵、禍亂朝綱之事,實在是罪不可恕!來人,將楚風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隨著楚風被拿下,朝堂上支持楚風的勢力瞬間樹倒猢猻散。而楚塵因為揭露了這一重大陰謀,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
然而,邊境的危機依然存在。雖然楚風與天元國勾結的陰謀已被揭露,但天元國是否會就此退兵,還是未知數。
楚塵深知,楚國麵臨的挑戰還遠未結束。他向楚王奏道:“陛下,如今楚風已伏法,但天元國仍在邊境陳兵。臣請求前往邊境,親自指揮防禦,務必讓天元國知難而退,保我楚國邊境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