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思想上的優越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A+A-


    第260章 思想上的優越
    感受到城牆下方的氛圍變化,劉宏的臉上,也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想到師父的叮囑,劉宏當即繼續說道:“我大漢乃天朝上國、禮儀之邦,生為漢民,固然值得驕傲,但卻絕不可因此,就對外邦之人多加鄙夷與輕視。
    所謂天朝上國,其意便是天下萬邦之首,凡有國家、部眾,皆為大漢之從屬、皆為大漢之子民。
    縱使有些從屬、子民未曾開化、不識禮數,我們也要做到心胸寬廣,要學會引導、教化他們,使其懂得何為禮數才是。
    我等既生為漢民,在享受大漢榮光的同時,也要承接上天賜予我等的責任,將這份榮光,撒遍目光所及之處才是,怎可對他人極盡鄙夷與排斥?”
    隨著劉宏話落,周圍也隨即陷入一片安靜當中。
    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軍中將士,亦或是朝中的大臣權貴,全都默默的體會著天子話中的含義。
    此前,也有不少人整天嚷嚷著“教化”之道,對待番邦蠻夷,要以仁德感化之,但他們的用意,大多隻是出於內心深處的驕傲,為了向蠻夷彰顯自身的優越而已。
    因此,人們雖然嚷嚷的厲害,但其內心深處,卻依舊滿是對蠻夷的輕視與不屑。
    而今,通過劉宏這一番講述,眾人也從中感悟良多。
    尤其是那句“上天賜予的責任”,更是讓人們如夢方醒一般。
    原來,自己過去隻顧著享受上天賜予的責任,卻忽略了相應的責任。
    這就好比一個大家庭,大漢身為這個家庭的家長,在享有相應的地位和尊榮的同時,也該肩負起教導其他家庭成員的責任才對,不然的話,豈不是太不稱職了?
    就算有些成員不服管教,那身為家長也不該對其鄙夷和排斥才對。
    畢竟誰家沒有個熊孩子?
    小孩子既然不聽話,打一頓不就好了?
    如果一頓不行,那就多打幾頓,給他打怕了,自然也就會乖乖的聽話了。
    想到這些,人們的念頭也瞬間通達了許多,看向那些羌人俘虜的目光,也隨即緩和了許多。
    見此情形,王潛也不自覺的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什麽是優越?
    在他看來,無論是軍事力量也好、還是科技生產力也罷,不過都是一些表麵上的優越而已,縱使有段距離,也早晚都有被人趕上或是超越的那一天。
    因此,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想要保持自身的強盛不衰、綿延不絕,就必須要做到思想上的優越才對。
    何謂思想上的優越?
    簡單來說,就是我始終都站在比你更高的位置上去看待你,無論你做出什麽舉動,於我而言,都不過是一些笑話而已,根本就不值得我去自降身份的跟你斤斤計較。
    思想上的優越,不僅可以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還可以樹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
    隻要有了這份自信心,那麽無論這個國家和民族遇到什麽樣困苦與危難,都能咬牙挺過,並再次重新崛起。
    就好比後世的抗戰時期。
    麵對島國的進犯,為何會有那麽多的熱血兒女,不懼死亡的英勇奮戰?
    是為了守護家裏的妻兒老小?還是為了子孫後代不受奴役?亦或者是為了給遇難的親友報仇?
    以上種種原因,可能都有,但卻絕不是主要原因。
    愚以為,那些熱血兒女,之所以能夠不懼死亡、以血肉之軀去硬撼敵人的飛機大炮,其主要原因,便在於埋藏於人們內心深處的那份自信心。
    在多數人的認知當中,島國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附庸,在幾千年的時間當中,雙方也一直扮演著父與子的角色。
    隻不過,這隻兒子,在後來長大了,變得強壯了一些。
    但兒子始終都是兒子,我堂堂七尺男兒,怎麽可能被兒子打敗?又怎麽可能臣服於的腳下?
    區區彈丸之地,也敢與天朝叫板,簡直就是笑話。
    縱使老子現在打不過你,也絕不可能任你隨意欺辱,就算用牙咬,也得撕下你一塊肉來才行,也好讓你知道,老子始終都是老子,絕不可能任由兒子爬到頭上來胡作非為。
    也就是在這種自信心的加持下,方才使得諸多英烈,即便在麵對死亡時,也沒有絲毫的畏懼與退卻。
    百姓們或許不會在乎他們頭頂上的統治者是誰,也不會在乎國家跟了誰的姓,但他們卻絕不會允許區區一個小兒爬到自己的頭頂上去。
    這也是為什麽,即便是諸多大字不識的百姓,在麵對島國進犯時,依舊也能高聲喊出“誓死不當亡國奴”的主要原因。
    而這,便是民族自信心的一種具象化的表現。
    而王潛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大漢的臣民們,去建立一種思想上的優越感。
    他要讓大漢的百姓們都明白,既然生在了大漢,那麽就要主動承擔起相應責任,以家長的身份,去對周邦蠻夷進行指引和教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要有了這種思想上優越,再輔以責任的加持,那麽今後的人們,便會不自覺的保持著一種奮進的心態。
    這就好比一個原本天天遲到的學生,在某一天的時候,校長突然將學校大門的鑰匙拿給了他,並告訴他,全校的學生什麽時候能進學校,全靠他什麽時候開門。
    第二天,人們就會發現,這個原本天天遲到的學生,突然就比任何人去的都早。
    這,便是責任感所帶來的驅動力。
    當然,此事雖不是絕對,但卻適用於大部分人。
    而今,眼看眾人通過劉宏的一番話,明白了身為漢民的那種責任,王潛心中自然感到開心不已。
    當然,除去大漢的一眾臣民之外,那些羌人俘虜的心中,此刻也是百感交集。
    對於劉宏將他們羌人視作從屬的言論,他們心中並不排斥。
    畢竟,事實就是如此,大漢就是比他們更強、更好,不然的話,他們的祖先也不會選擇內附到大漢境內,來為大漢戍守邊疆。
    真正讓他們感到不可置信的事,這位大漢天子,不僅沒有鄙夷排斥他們,而且還在教導大漢的軍民去接受教導他們。
    這是何等的胸懷,才能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此時此刻,這些羌人俘虜,也終於明白了這位年幼的君主,為何能夠受到大漢軍民的如此擁戴了。
    “可惜,如果我等能夠早點兒遇到這樣的天子就好了……”
    喜歡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請大家收藏:()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