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靖康之恥42

字數:4791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完顏宗望本身身體就比較虛弱,常年被疾病纏身。
    在曆史上,他也是在靖康之變後不久便因病去世,
    如今這一次連月來的逃亡,更是加重了其病情的惡化。
    宗澤命令手下將完顏宗弼等人五花大綁地裝入囚車,
    然後親自率領著一百名精銳騎兵,跟隨著玄甲軍一同返回京城向皇帝述職。
    而他所率領的大軍則由各自將領帶領返回滑州進行休整。
    一路上,宗澤了解到這些時日京師的時局變化,
    他敏銳地察覺到如今朝堂上的局勢異十分不尋常。
    遠在河北東路高唐的嶽飛,和鼓城的韓世忠也收到了相同的旨意。
    邵俊在旨意中命令他們立刻停止對黃巾軍的圍剿行動,
    並授權他們可以在當地招募鄉勇,以隨時參與對金用兵的北伐之戰。
    嶽飛和韓世忠在接到旨意後,心中猛鬆一口氣。
    他們一路前行,目睹了太多當地官員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榨,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然而,當他們提到黃巾軍時,百姓們的臉上卻流露出感激之情,這讓嶽飛和韓世忠感到十分詫異。
    經過一番觀察和了解,嶽飛和韓世忠發現百姓們對黃巾軍的態度並非虛假。
    相反,黃巾軍在當地似乎頗受百姓的擁戴,這與朝廷所描述的形象大相徑庭。
    麵對這種情況,嶽飛和韓世忠對朝廷剿滅黃巾的旨意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抵觸情緒。
    近月來,這兩人仿佛心有靈犀一般,不約而同地開始磨起了“洋工”。
    黃巾軍的影子沒見到一個不說,反而他們的大軍所到之處,當地的山匪、馬賊卻遭了殃。
    這些山匪平日裏橫行霸道,以劫道為生,讓百姓們苦不堪言。
    如今,他們遇到了嶽飛韓世忠這兩個狠人,不知道是不幸還是不幸!
    這也算是給百姓們除去了心頭大患,贏得了一大波民心。
    與此同時,嶽飛在剿匪的過程中,還意外地收獲了一員猛將——楊再興。
    這位楊再興可不是一般人物,
    他在曆史上可是為數不多被寫入史冊的“百人斬”將領,武藝高強,勇猛異常。
    剛知道有聖旨傳來時,嶽飛二人還擔心是因為自己剿匪不力,
    所以朝廷降旨治罪。
    當得知旨意內容後,
    兩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這道旨意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解脫。
    由於他們之前在民間積累了極高的聲望,
    所以在短時間內,他們便輕而易舉地召集起了一支兩三千人的鄉勇隊伍。
    而黃河以北的各地將領們,情況則有些詭異。
    像折可求、種師中等駐紮在北地的老將們,
    看著北麵的衛青率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高歌猛進,
    眼看著就要盡數收複燕雲十六州了,
    而他們卻無法前去分一杯羹,反而還要南下勤王,心中自然是充滿了抱怨和不滿。
    要知道那可是燕雲十六州,數百年來所有漢人武將的最高追求,足以單開族譜的功績,卻隻能白白錯過!
    隨著邵俊黃巾軍首領的身份被揭露出來,
    一個驚人的事實也隨之浮出水麵——那支在北方戰場上把金軍打得落花流水的強大軍隊,
    竟然就是黃巾軍!
    這個消息在軍中不脛而走,引起了軒然大波。
    絕大多數將士對邵俊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般噴湧而出。
    他們驚歎於邵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對黃巾軍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深感欽佩。
    然而,當得知自己的軍隊即將被派去攻打邵俊時,這些將士們的心情瞬間跌入了穀底。
    雖然軍中的大多數士卒可能並不識字,但他們對簡單的道理還是心知肚明的。
    黃巾軍在北方戰場上把金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而金軍則對宋軍窮追猛打。
    如果自己的軍隊去攻打黃巾軍,那豈不是自尋死路?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黃巾軍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色,
    還間接拯救了數百萬北方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其中難免沒有軍中之人的父母妻兒!
    這樣一支正義之師,怎麽能成為自己的敵人?
    於是,隊伍中的抗拒情緒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而且越來越強烈。
    士兵們的行進速度變得異常緩慢,仿佛每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努力。
    他們故意拖延時間,磨磨蹭蹭,使得整個隊伍的前進速度如同蝸牛爬行一般。
    因此,當朝廷旨意送達之時,這支勤王之師距離黃河還有數百裏之遙!
    要是讓趙桓知道自己苦苦期盼的勤王之軍如此墨跡,估計肺都要氣炸了!
    然而,當這些士兵們收到朝廷的旨意,得知要北上討伐金軍時,情況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他們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原本的懶散和拖延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和緊迫感,
    他們仿佛被注入了無窮的動力,腳下生風,能夠日行百裏一般!
    開封城中,
    皇宮四處城門禁軍已經被神機營換防,
    外城也由黃巾軍接管,
    原本的大宋禁軍經過一番篩選,如今隻剩下一萬餘精壯,
    這一萬人被邵俊打散編製,分到黃巾軍各個將領麾下!
    邵俊命人將趙桓命人搜刮而來的財物糧草用來賑濟城中百姓,
    而那上萬名女子也是盡數被送回各自家中,
    邵俊更是將開封府尹拉出來處以極刑,用來平息民憤!
    因此開封百姓對於黃巾軍的印象大為改觀,甚至出現了不少擁戴者!
    底層百姓就是這樣,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附以真心!
    數日之後,
    大宋朝堂之上,
    趙桓下罪己詔,昭告天下,並宣布引咎退位,
    傳位於四歲的太子趙諶,
    封邵俊為燕王,領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殿前都點檢等職,
    同時附以監國攝政之責,輔佐皇帝趙諶處理國家大事!
    奠定了邵俊在朝中萬萬人之上的地位,
    邵俊下令召回以李綱為首的一批主戰派官員,
    貶黜張邦昌、李邦彥、唐恪等一眾大臣,打入天牢,由三法司會審!
    同時宣布設立錦衣衛,將大宋的皇城司並入錦衣衛,授予監察天下之權!
    邵俊覺得大明的文武製度還是比較完善的,於是直接挪用過來,
    首先從文武分家開始!
    大宋的武將在朝堂上實在是沒有存在感,
    武將在戰場上打生打死,卻不敵朝堂上文官的幾句冷言冷語,屬實可悲,
    於是邵俊在朝堂之上設立五軍都督府,
    召回張叔夜、宗澤等一眾武將也正是因為此事!